- +1
在線辦公將成常態!百度入局,以AI賦能中小企業智能辦公
文/楊劍勇
2020年,因疫情給我們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各行各業也因疫情沖擊。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化轉型領先的企業抗壓力明顯更強,例如立訊精密、藍思科技、精研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因自動化生產水平不斷提升,一季度業績逆勢大幅增長。其中,精研科技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8%至2.66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183%,實現扭虧為盈。
在線辦公市場規模超400億,形成群雄逐鹿競爭態勢
在此期間,在線購物、在線辦公、在線教育需求強勁,作為視頻會議創新企業Zoom用戶數劇增,在全球有超過3億人在使用其視頻會議服務,開啟遠程辦公模式。國內具有龐大企業數量規模以及人口紅利,遠程辦公、在線上課等線上需求在疫情期間火爆,千萬企業紛紛選擇采用在線辦公復工復產。

在此背景下,百度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對外開放百度Hi企業智能遠程辦公平臺。如今,這一在線辦公品牌升級為“如流”,憑借在人工智能和20年知識管理能力積累,以此打造具備知識管理能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辦公平臺,助力企業辦公如行云流水一般順暢、高效。
在筆者看來,在以往,不少企業擔心工作效率,但不可抗力的因素迫使企業透過在線辦公形式復工復產,也彰顯出數字化技術價值。企業也從中看到遠程辦公、遠程會議所帶來的便捷、效率,員工也在此期間鍛煉了遠程協同辦公能力。
這種工作文化的形成,就算疫情過后,在線辦公,尤其在線視頻會議將會成為企業常態,蘊藏巨大市場機遇。來自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疫情催化在線辦公市場爆發,隨著在線辦公需求增長及用戶習慣養成,智能移動辦公市場將更快速發展。艾媒咨詢最新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移動辦公市場規模將達到449億元,相比2019年288億元增加161億元,同比增長55.9%。

巨大市場蛋糕,使得當前在線辦公市場呈現出群雄逐鹿的競爭態勢,從阿里釘釘到騰訊,還有華為WeLink、頭條飛書和百度如流,一夜之間,進入巨頭爭霸時代。同時,線上營銷、協同辦公、視頻會議、遠程支持等廣泛應用,對于管理者來說,將需要適應新的辦公管理模式,加大信息化、數字化建設的投入,建立起遠程辦公協同的文化體系,這將有利于提升在線辦公效率的核心。
適應新變化,形成遠程協同辦公文化,打造知識型企業
塑造在線辦公團隊文化、價值觀,增進溝通溝通協作,以此提升工作效能。所以,在線辦公市場不是因疫情所帶來的百米沖刺賽,更像是一場馬拉松,比拼的不是瞬間爆發力,而是綜合實力所帶來的長久耐力。
整體來說,在線辦公玩家的競爭力,不是比拼的速度,而是打造馬拉松的“腿腳”,核心在于培養基礎能力。在線辦公基礎能力核心在于文化體系,從管理角度來說,適應新的變化,使員工適應環境變化,利用新的工具提升辦公效率。
百度在線辦公領域擁有12年積累,此前服務百度遍布全球的數萬員工,因疫情對外開放,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在員工辦公效率的提升上,構建了創新性的音視頻通訊框架,穩定支持520人同時流暢接入,是目前業界支持規模最大的音視頻會議平臺。

此外,如流還具備智能降噪能力,可消除會議中常見的鍵盤敲擊、翻書、關門、開關等噪音,提升通話質量。另外,百度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領先優勢,在音視頻會議中,可以實現三十種語言的自動翻譯。
在協同辦公方面,如流支持在會話中快捷組織會議,還能根據與會各方的日程安排智能推薦會議時間,避免反復溝通中的效率流失。并同步支持日程管理、線上審批、線上面試、訪客申請等協同辦公能力。未來,相信各企業會逐漸提升在線會議使用頻率,尤其跨辦公樓、跨城市的線上會議。需要指出的是,隨著遠程協同辦公、視頻會議使用頻率的提升,員工認識到利用信息技術的價值后,并積累了線上工作能力,尤其減少出差頻率,提升工作效率,從一定形式上來說,達到了降本增效。
除此之外,百度還將借助AI能力,在知識管理方向打造出獨特優勢,這將會成為“如流”的核心功能之一,可為知識密集型行業(如互聯網、傳媒、金融、法律、教育等)的企業提供知識生產、組織、獲取、應用四大環節知識信息服務。需要指出的是,企業知識管理已成為企業競爭力核心一部分,通過學習提升員工主觀能動性,以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與創新能力。
最后
就如前面所說,在線辦公市場爭奪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伴隨5G網絡逐漸商用,與云、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助推線上和線下深度融合,對于企業來說,適應新的時代變化,積極利用新技術推動全面數字化轉型。對于百度來說,激戰在線辦公市場,知識管理則將會成為殺手锏。
因百度20年來積累的優勢知識能力,基于百度自然語言理解、大數據、知識圖譜和深度學習等技術及搜索經驗和大數據沉淀,為企業用戶提供知識全流程管理以及智能搜索、智能推薦等功能,并創新性的將企業知識資源引入到日常溝通和協同辦公中,全面滿足企業知識管理的需求,幫助企業沉淀知識、盤活智力資產。
作者系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福布斯專欄作家、網易簽約作者,連續三年(2017-2019年)獲得網易年度最佳簽約作者。秉持讓人們能重新審視物聯網,并利用其從根本上改變社會去做事情,深度解讀5G、IoT和AI等前沿科技,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