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病難,去醫院排隊要命,醫生告訴你為什么“看病難”
DrX的醫學江湖
全文共 1812 字 , 閱讀需 5 分鐘
▼
《人間世》中有一個這樣的片段,外科主任說道:
現在的醫院看病總是有這樣的現象,病人生病不舒服,這里排隊,那里排隊,家屬不免心煩氣躁。見到醫生,一言不合,語言上就不太客氣。
醫生聽了,心里立刻產生抵觸,把病人當做敵人。
雙方互相防備,造就了現在不斷惡化的遺憾關系。

這也是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希望這些常識可以幫助患者更加“聰明的看病”。
病人是不是一定要來?
有一些患者家屬帶上患者的片子和化驗單就來看病,希望我們給出診斷和建議,其實是不合適的,上級醫院的醫生診斷水平再高也不能代替面診病人,所以首診的話一定帶病人前來。
但是有些復診或者轉診的患者。確實不方便前來的患者,也可以讓家屬帶著片子找醫生看一下。醫生可以通過片子了解初步情況,會告訴你是否需要病人前來治療。
普通號,專家號,
專科門診,如何選擇?
初診不需要掛專家號
其實掛號要把握以下三個原則!
初次就診——普通號
多數情況下,西醫是不會只憑主訴和癥狀就開始治療的,基本都會參照生化指標和影像資料。
主任和主治開的化驗單沒什么區別,做的檢查,正規醫院的實驗室結果互相承認。所以,你可以先掛個好掛的號,做完檢查后,再決定是不是要到上級醫院找專家。
因此,此時即便掛到知名專家的號,知名專家能做的與一名主治醫師(看普通號的醫生)做的是一樣的——為患者開具一系列化驗檢查申請單,囑咐患者等檢查結果出來以后再來復診。

一些患者的病確屬疑難雜癥,在多家醫院就診后仍然不能確診。這些患者往往輾轉很多地方的多家醫院,化驗單、檢查單、病歷都是厚厚一疊,但疾病仍沒有定性。這時,患者才需要找主任醫師級別,甚至知名專家看病,以便盡快確診(初次就診還是要看普通門診)。
有慢性病——專業門診
對于一些常見病、慢性病可以考慮看專業門診。現在很多醫院都開設了專病專業門診,例如脂肪肝專病門診、腹膜透析專病門診、糖尿病門診、盆底疾病門診、高血壓門診等。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確診的疾病名稱,對號入座來掛號。
什么時段去看病最適合?
周一至周三是每周門診病人最多的日子,其中周一或長假后第一天人最多,周六周日患者相對較少。
每天上午就診的病人又比下午多,一般上午9點~10點看病的人比較集中,這跟大家的作息習慣有關系。

網上預約掛號,每家醫院有各自起掛的時間,打聽好各家醫院各個科室的放號規律,提前算好時間,打開手機掛號系統去掛就好。
當天的化驗單,醫生都會幫忙解讀,隔日的檢查結果,需要再次掛號。詢問接診醫生,在哪些APP平臺上可以找到他,請他幫忙解讀報告。這種收費APP,一般價格不貴,比起再掛一次號,坐車來回跑一趟醫院,時間和金錢哪種劃算,自己評估。
跟醫生說什么內容?是否需要找同一個醫生來看?是否需要家人陪伴?這一系列問題經常困擾著去醫院看病的我們!
如果可能,每個人都希望一輩子不和醫院打交道,但就算身體再健康的人,也免不了會有個頭疼腦熱。與其逃避,不如提前做好準備,了解醫院、醫生等這些你必然會遇到的“朋友”。
作為沒有接受過醫學訓練的普通人,你在看病就醫的過程中,一定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惑。比如,生病去醫院究竟該掛什么科?普通號、專家號、專家門診應該如何選擇?傳染病來襲應該怎么做?做手術、住院的流程是怎樣的?應該怎么選擇體檢項目?這些醫生經常被患者問道的問題,是否也曾讓你一度困惑!
千呼萬喚始出來!Dr.X精心編寫的新書——《學會看病》上市銷售啦~不僅能夠在書中找到上面說到的這些看病常識,書中更介紹了醫學發展史中有趣的小故事、冷知識,更加全面地了解醫院、醫生,并從中學到很多醫學常識。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干貨和育兒錦囊~
原標題:《看病難,去醫院排隊要命:知名醫生解讀看病“內幕”》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