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哪些人群不適合喝綠茶?
原創 米醫生 素問軒

清明過后,大量好茶上市了,來今天我們先講講茶
首先,茶在中醫里也是一味藥
比如,我們治小兒外感風寒,內傷積食的午時茶里就有紅茶;還有川芎茶調丸,專門用來治外感風邪頭痛的,它的服用方法就是一定要飯后,用清茶,也就是綠茶來送服
為什么?
因為綠茶清香,香就能散,向上疏散風邪,邪氣
那中醫里,茶葉到底有何功效呢?
綠茶,紅茶,普洱茶又各有什么區別呢?
先說綠茶
好的綠茶捧在手里,聞著就有一股芳香,尤其是那種清明前的“明前茶”,芳香開竅,香味是往上走的,這種茶葉得春生之氣,最能清利頭腦

但,綠茶味苦的,苦味能下,能降,把濁氣往下走
所以在《本草綱目》里寫到——茶苦而寒。。。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虛實,若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
說明撒?
綠茶是苦寒的,可以清實火
如果你年少力壯,脾胃強健,經常大魚大肉,腸胃有積熱了,那么你來點綠茶,“明前茶”,它的香味可以升清,苦味可以降濁,幫你身體滌蕩一下,化化油膩,清清脾胃之熱,刮刮油水,這個是妥妥的
但如果你本來就脾胃虛寒,氣血不足,那就真的少碰綠茶了,因為它的苦寒會耗傷脾胃之陽,當脾胃陽氣損傷后,脾胃運化功能就會變差,還容易生濕,生痰,容易腹脹,嘔逆,一個人脾胃之氣傷了,是很不好的。

若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土不制水,精血潛虛,成痰飲,成痞脹,成痿痹,成黃瘦,成嘔逆,成洞瀉,成腹痛,成疝瘕,種種內傷,此茶之害也。
脾胃虛寒,脾胃氣虛,脾腎陽虛的人是不適合天天多喝綠茶的
包括普洱茶,也是苦寒的
在《綱目拾遺》里寫到:"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澀,逐痰下氣,刮腸通泄。"
普洱茶和綠茶一樣,不適合脾胃虛寒,體虛之人,普洱茶也是刮腸,刮油膩的,也是苦寒傷脾陽的
寫到這,大家肯定想問,那紅茶是不是也苦寒的呢?能不能多喝呢?
紅茶是經過發酵的,它的升清降濁之力遠不及綠茶了,清代名醫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寫到:茶,色紅者,已經蒸庵,失其清滌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飲也。
紅茶不如綠茶來的解渴,而且王孟英認為紅茶容易導致體內水液停滯
其實中國飲茶的歷史十分悠久,從漢代開始就有飲茶的記載,到唐代時,就更不用說了,大家都把喝茶,品茶,作為一種風雅之事。
也許正因為古代喝茶像如今喝奶茶一樣風靡

《本經逢原》:有嗜茶成癖者,久而傷精,血不華,色黃瘁痿弱,嘔逆洞泄,種種皆傷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傷腎氣。
《本草拾遺》:食之宜熱,冷即聚痰。久食令人瘦,使不睡。
喝咖啡會上癮
喝奶茶會上癮
喝茶也會上癮
喝茶成癖會傷精傷血傷腎
那是不是意味著要把茶都扔了呢?
不是的
茶有缺點也有優點,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
因為苦寒,所以它能能消積食,積熱,能上清下濁,但同時也容易傷脾胃陽氣

但,沒必要天天喝,日日喝
尤其是脾胃虛寒的人,不建議
如今冰箱的普及,至少在我門診上,很多患者脾胃偏虛寒,這類患者在喝中藥調理時,建議還是少喝綠茶
最后總結一下:
茶雖好,但不宜久飲,貪飲
經常腹瀉便溏的人不宜天天喝綠茶
失眠多夢易醒的人不宜天天喝綠茶
喝中藥時不要天天喝綠茶
脾胃虛寒不要天天喝綠茶
體虛的人不要天天喝綠茶
氣血虛的不要天天喝綠茶
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