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是亡國之君,卻一人引領(lǐng)了千年之美

北宋 宋徽宗 瑞鶴圖 現(xiàn)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徽宗三章
文/馬龍
(一)
中國文藝中,李后主與宋徽宗皆是一代天命異稟的人物。然而命運卻偏偏將他們放在一個皇帝的寶座上,這皇位雖有無上的尊享,然而若論文論藝,卻是需要與治國安邦全然不同的靈魂性情。就此而言,看其一生所為,是國不幸,民不幸,君王亦不幸。

北宋宋徽宗 梅花繡眼圖 縱24.5厘米,橫24.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藝術(shù)創(chuàng)作需要自由,尤其是精神的自由。
天才之所以會有天才的創(chuàng)造,不在于他如何辛苦與認真,而是他本自具足一種他人所無的感受與表達的本能。

宋徽宗
李后主吟出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人生長恨水長東”是自己內(nèi)心的苦楚,同時也是所有世間人的苦楚。因此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令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這比之宋徽宗的《聽琴圖》《祥龍石圖》《五色鸚鵡圖》《瑞鶴圖》獨絕的技藝與境界,也同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吧?

北宋 宋徽宗 祥龍石圖(局部) 絹本 縱53.8厘米,橫127.5厘米 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二)
第一次看到“瘦金體”的時候,仿佛被一道銳利的閃電擊中。我驚異于柔軟筆鋒所能塑造出的這種堂皇與唯美,這分明是一種帶有高貴血統(tǒng)的冷艷與瑰麗。熊秉明先生在他的《中國書法理論體系》中,將宋徽宗所創(chuàng)的“瘦金體”書風歸入“唯美派”,稱其“一點一畫、一勾一折都敲錘得精致嶄凈,如金釵玉簪,絕無指腕的失誤。”這的確是一種需要高度純化而又敏感靈動的技能。

北宋 宋徽宗 桃鳩圖 橫26.1厘米,縱28.5厘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人間詞話》評價李后主說:“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其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之長處。”又說:“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后主與徽宗是何其的相似。

北宋 宋徽宗 文會圖 縱184.4厘米,橫123.9厘米 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世間人有世間人的手段、境界。長居深宮的一代帝王,在未經(jīng)歷人世風霜的欺凌之前,是否能體會自己筆下的冷峻孤絕呢?深宮之外的塵煩與煙火氣,會消解掉“瘦金體”筆鋒所寫出的伶俐光芒嗎?
書法自帶有書家自己的精神與品格,筆鋒劃過的地方,便是他悄悄留下的人生密碼。

北宋 宋徽宗 竹禽圖 絹本設(shè)色 縱33.8厘米、橫55.5厘米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三)
徽宗是藝術(shù)的天才,他在位的二十多年中,輯古書畫,興建畫苑,重振畫學。《宣和畫譜》《宣和書譜》匯聚無數(shù)世間珍品,甚至御筆親炙的《大觀茶論》亦成為中國茶文化中的靚麗存在,引領(lǐng)一時天下風潮。
徽宗一朝天下藝事昌盛,名作迭出。于是有了我們稱頌不已、嘆為觀止的宋畫之美。

北宋 宋徽宗 聽琴圖 絹本 橫147.2厘米,縱51.3厘米 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然而如今我們所說的宋畫之美,有多少指向它的技術(shù)精絕,又有多少指向技術(shù)之外的心物交融或不可言說呢。大學課程里和美術(shù)培訓班上,十天或是半月,一張臨摹得逼肖原作的宋人團扇,輕松被完成。
宋人在作品中是否為我們今日的創(chuàng)作確立規(guī)范,那高度成熟的程式該如何在眼前的世界里煥發(fā)光彩?出題人與解題人總在一尺絹素中欣然相遇。
請橫直手機欣賞
北宋 宋徽宗 秾芳詩帖全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