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感冒了,該吃西藥還是中藥?
原創 上海藥訊 上海藥訊
感冒是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的疾病,通常在季節變換、忽冷忽熱或自身抵抗力下降時容易發病。感冒后不僅會出現鼻塞、頭痛、嗓子痛,嚴重時還可能出現發熱、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適癥狀,還會破壞心情,影響學習、工作的狀態和效率。

選擇休息還是選擇藥物?
得了感冒后,首先要注意多休息多飲水。
對于感冒患者,應多飲水,每天攝入液體總量在2500-5000毫升之間,有助于退熱發汗,排除毒素等。可飲用開水、新鮮的果汁,如梨汁、西瓜汁、橙汁等,牛奶、豆漿等亦可。有條件的還可以自制一些溫熱的蔥姜水、檸檬水等食療方式緩解癥狀,加速疾病自愈。
但當這些措施收效不大,或出現新的癥狀時,還是應盡早就醫,并針對性地服用藥物。
應該吃什么西藥?
從西醫角度看,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一般來講,普通感冒癥狀較輕,在無并發癥的情況下,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而流行性感冒的發熱、頭痛、乏力、酸痛的癥狀更重一些,治療也應更加積極。
西藥治療感冒主要是對癥治療為主,針對發燒、咽痛、全身酸痛等癥狀,可以選用含有解熱鎮痛藥的單方或復方感冒藥,這類成份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針對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可以選用含有抗過敏藥的復方感冒藥,這類成份包括馬來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
針對鼻塞、鼻粘膜充血等癥狀,可以選用含有減輕鼻粘膜充血藥的復方感冒藥,這類成分主要有鹽酸偽麻黃堿;
針對咳嗽癥狀,可以選用含有鎮咳藥的復方感冒藥,這類成分包括右美沙芬、可待因等;
針對痰液多,不易咳出的感冒癥狀,可以選用含有祛痰藥的復方感冒藥,這類成份包括氨溴索、愈創甘油醚等。目前市售的感冒藥如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嚀、白加黑、泰諾等主要就是由它們組成的。
西藥的優勢和使用注意事項是什么?
西藥在緩解癥狀方面收效更快,但有一些副作用,如頭暈、嗜睡、口干、疲乏等。
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等抗過敏成分的感冒藥,從事車船駕駛、登高作業或操作精密儀器等工作者慎用;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藥應注意超量使用可能造成肝損傷甚至肝壞死。
因此選擇西藥感冒藥時應慎重,建議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用藥。
該吃什么中藥?
中醫認為感冒是四季常見的外感病,尤以春冬兩季常見。
感冒主要分為風寒感冒、發熱感冒和暑濕感冒,是不同體質患者感受不同邪氣造成的,治療上講究辨證論治。
例如,風寒感冒的主要特點是惡寒重、發熱輕,頭痛、關節痛明顯,鼻塞聲重、流清鼻涕、痰白稀、咽喉疼痛不明顯。宜宣肺散寒,辛溫解表。治療上宜選用風寒感冒顆粒、感冒清熱顆粒等;
風熱感冒的主要特點熱重、惡寒輕,咽喉腫痛明顯、黃濁鼻涕、黃粘痰、口渴,治療上宜選用桑菊感冒片、連花清瘟顆粒、雙黃連口服液等;
暑濕感冒則變現出頭暈頭痛、四肢倦怠和惡心嘔吐的癥狀,宜選用藿香正氣類中成藥。

中藥在個體化對癥治療方面具有一定優勢,能夠根據不同患者感冒的類型區別用藥,但是辨證選藥十分重要,因為錯服其他類型的藥物可能會加重病情。
因此,不建議患者僅憑藥品名稱有“感冒”二字就購買,也不建議患者根據自己的癥狀摸索選藥,而應遵循醫生或藥師的意見。
同時,飲食上注意避免油膩、辛辣、肥甘厚味和生冷的食物,宜以清淡飲食為主。
聯合用藥可以嗎?
由于現有市售的西藥和中藥品種很多,其組方成份相同或相近,有的人為了快速消除感冒癥狀,同時吃兩三種感冒藥,這相當于劑量加倍,會增加對肝腎等臟器的損傷風險。
建議患者應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用藥,不宜自己加用藥品。
(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繆文清)
本文版權屬于上海藥訊,配圖來自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原標題:《感冒了,該吃西藥or中藥?》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