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 +112
越睡越累,難道我的身體已經不行了?
原創 六團隊 第十一診室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導言
午飯過后,六團隊的午休狀態各異,有的戴著耳機趴在桌上看綜藝,但又因為怕打擾別人,只能發出只出氣不出聲的「哈哈哈」;有的依然在電腦前坐得倍兒直,認真到眼睛放光,定睛一看原來是在玩游戲……
但最令人矚目的還是午睡的「大軍團」,呼啦啦地趴倒一片,別提有多壯觀:把頭埋進草莓抱枕里睡、全身放空靠在辦公椅上睡、小毯子眼罩裝備齊全地睡……
俗話說,「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在不少人心中午睡是一天中短暫恢復精力的重要活動,時間雖短但睡醒后讓人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日本有一家公司甚至推出了午睡空間外賣服務,把平平無奇的面包車改裝成設施齊全、舒適溫馨的臥室,開到需要休息的人公司樓下或附近。

但也有人認為午睡是在浪費時間,而且會讓人越睡越累,睡醒了之后頭昏腦脹,接下來的半天幾乎都無法集中精力工作,甚至還可能影響到晚上的睡眠。
雙方各執一詞,但看起來都好有道理,那午睡到底好還是不好?別急,聽我們慢慢跟你嘮。
我們必須要午睡嗎?
午睡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古人說的「子午覺」,就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在一天最熱的時候睡覺,不僅避免了太陽強烈的光線,也能通過短暫的休息快速恢復能量。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已讓午睡變得越來越奢侈,雖然午睡曾被認為是生理必需的,但實際上它并非每個人必需的生活習慣。
比利時的研究人員設置了一份簡短的在線調查,搜集并分析了參與者的睡眠習慣和疲勞狀況,他們發現大部分參與者根據睡眠習慣可分為早起型和晚睡型,根據睡眠類型可分為午后型和午睡型。
早起型在早晨起床后最精神,然后越來越困,而晚睡型與之相反。午后型在11:00~17:00最為清醒,午睡型在11:00~15:00會非常疲憊,但15:00過后又清醒且高效。
你看,有人睡眠質量好或生理條件特殊,即使睡得晚也可以一整天都活力滿滿,而有人睡多久都不夠,還有人因處于特殊階段,需要更多休息時間,如老人、孩子和孕婦。
所以,是否午睡主要看個人意愿和精神狀態,要根據自身情況來調整和改變。
午睡會讓人越睡越累?
確實存在這種情況,這意味著你可能是睡多了。
人的睡眠周期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一個周期大概需要1~1.5個小時才能完成,且深睡眠和淺睡眠是不斷交替進行的。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入睡30~60分鐘后就會進入深睡眠階段。
試想一下,你的身體是一個大工廠,當你的工人們都以為可以休息,準備安心入睡了,卻被臨時通知要起來趕工,那怨氣和怒氣可想而知。
因此,人若是在深睡眠時被強行打斷,醒來的確會出現「越睡越累、困乏無力」的情況,有時腦袋還會昏昏沉沉、隱隱作痛。

中午我們為什么容易犯困?
那說到這里,我們不得不說一下,為什么中午容易犯困?
其中的一個原因我不提你們也明白,有些人大晚上的能睡卻不睡覺,抱著手機或對著電腦樂哈哈的,說是「只看一集」「只看一章」「只玩一局」……但真正要睡的時候發現時間已經凌晨兩三點了。所以,睡眠不足這一原因我們就不展開來細說了,在該睡覺的時間睡覺,乖。
你可能會問:我沒有熬夜,也睡夠了8小時,為啥中午還會困?
除了前面提到的個人體質問題,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你吃飽飯了。
江湖上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當你吃飽喝足放下筷子,你的腸胃就要開始營業了。體內的血一股腦兒地火速前往現場支持,但忘了也需要支持大腦。于是大腦因供血變少氧氣不足,你就開始犯困了……
聽起來很有道理對不對?但大腦是誰?哪那么隨隨便便就供血不足啦?
那讓你吃飽后萎靡不振的真正元兇是誰?這就得好好說說我們體內的三種激素了。
膽囊收縮素
膽囊收縮素,是消化系統中的肽類激素,可以促進脂肪和蛋白質的消化。它十分好動,一出現就喜歡去大腦負責睡眠的地方串串門,而且你吃得越多,它也就分泌得越多。因此,人容易產生困意。
食欲素
食欲素,又名下丘腦泌素,能刺激人體攝食,主掌人體的醒覺,使中樞神經處于清醒狀態,換句話說,它越豐富,你就越精神。但它有個克星,那就是血糖,血糖能抑制食欲素的分泌。
不少人愛吃米飯、面條或饅頭等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食用這些食物會迅速升高血糖,血糖一多,食欲素的分泌就會減少,然后就開始犯困了。
胰島素
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激素,它參與調解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可以控制血糖平衡。飯后,尤其是吃了含大量碳水的食物之后,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胰島素會讓色氨酸進入大腦,而色氨酸在大腦中轉變成血清素,會使人感到疲勞,產生困意。
如何避免犯困?
保證夜間睡眠
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質量十分重要。
雖然熬夜在不少人心中稱得上是「快樂源泉」,但身體因無法得到充分休息受到的損害,遠比你收獲的快樂多得多。且不提那些嚴重后果,睡眠不足,第二天就困意不斷。
給自己設定一個必須睡覺的時間,提前一小時關燈上床,在這一小時里,如果一定得玩手機、平板電腦,建議你把亮度調低。讓自己安靜下來,清空大腦,也可以聽聽asmr或白噪音來輔助入眠。
剛開始調整作息可能有點困難,但一定要堅持下來。
調整飲食
剛才提到了,讓身體產生困意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吃飽飯后血糖升高,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避免犯困。
在午飯的時候少吃含大量碳水的食物,多吃一些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蛋、豆制品等,或少食多餐,中午少吃一些,在午飯和晚飯的中間來一點健康的小零食。
適當運動
適當的運動能讓人保持清醒,同時也有利于改善夜間睡眠。但并非讓你一吃飽飯就馬上去跑步、擼鐵,而是四處走走,散散步。
借用咖啡因的幫助
對有些人來說,咖啡因能有效地防止犯困,但不能攝入太多,否則會產生依賴,還會影響夜間睡眠。如果你對咖啡因敏感,就不要采用這個方法了。
如何科學午睡?
最后我們來說說,當上述4種防困的方法對你來說沒用,午睡又擔心越睡越困,那么,科學午睡就十分有必要了。

科學的午睡有三點:
時間
不能一吃飽就午睡,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飯后15~30分鐘再進行小憩。最好不要在下午三點后進行午睡,睡得太晚會影響夜間睡眠。
姿勢
最佳姿勢是找個地方躺著睡,其次是靠在椅子上,最不推薦的就是趴著睡。
趴著睡會影響血液循環,增加脊椎壓力,壓迫眼球和面部神經。如果只能趴著睡的話,建議你買個午睡枕。
時長
時長最好控制在25分鐘左右。在進入深度睡眠前醒來,可以快速恢復體力和活力,避免醒后頭昏腦脹、無法快速投入工作的情況。
完
六運助上幼兒園時,園內會強制小朋友們午睡,如果不睡覺、講話或四處亂跑被老師發現的話,免不了一頓訓,而我就是好幾次不睡覺被訓斥的小朋友之一。
當時我一直有個疑惑,我一天天精力那么飽滿,永遠也用不完,該撒歡的時間為啥要躺在床上睡覺?
從初中開始,到高中、大學,直到現在工作了,午休也慢慢地成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時間雖短,但為了保持精力充沛,該瞇一會兒我還是會瞇一會兒,而我有些朋友會選擇看視頻、玩游戲、看書來放松身心。
午睡到底好不好、有沒有必要,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是存在個體差異的。不管午不午睡,也不管是怎樣的休息方式,只要能讓自己活力滿滿、健健康康的,那就是好的。
最后強調一遍,大家晚上一定要好好睡覺啊,熬夜的危害真的可大了!
希望我們每天都能有高質量的睡眠和甜甜的夢。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Yasemin Saplakoglu. Night Owls and Morning Larks, Make Room for 'Afternoon People' and 'Nappers'[EB/OL]. (2019-06-11)[2019-09-13]. https://www.livescience.com/65688-afternoon-person-nappers-chronotypes.html.
[2]維基百科. 膽囊收縮素[EB/OL]. (2019-03-08)[2019-09-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6%BD%E5%9B%8A%E6%94%B6%E7%B8%AE%E7%B4%A0.
[3]維基百科. 食欲素[EB/OL]. (2019-06-10)[2019-09-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3%9F%E6%85%BE%E7%B4%A0.
[4]維基百科. 胰島素[EB/OL]. (2019-05-03)[2019-09-13].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8%83%B0%E5%B2%9B%E7%B4%A0.
[5]Sleep.org. How the beloved nap got its start[EB/OL]. https://www.sleep.org/articles/history-of-siesta/.
[6]科普中國. 為什么吃飽了就會犯困?真的不是因為懶嗎?[EB/OL]. (2018-11-04)[2019-09-13]. https://mp.weixin.qq.com/s/G5qxn9okhEti96fXCVyPdA.
[7]顧中一. 午睡時間不能超過多久?如何才能不午睡?[EB/OL]. (2019-09-07)[2019-09-14]. https://weibointl.api.weibo.cn/share/92336331.html?weibo_id=4413910113395213.
閱讀原文
原標題:《「越睡越累,難道是因為我身體不行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