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萬物復蘇!逛公園、看展覽……上海人熟悉的城市生活又回來了

冬去春來,萬物復蘇。
人工湖畔,櫻花樹下,三三兩兩的人們,在公園里牽手漫步;博物館里,美術館內,或細品文物,或欣賞藝術畫作;登上東方明珠塔,俯瞰整座城市,體會魔都之美……這些曾經再也尋常不過的生活場景,終于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身邊。
這是一次與春天的約會。3月13日起,上海動物園、辰山植物園等公園向市民開放;上海博物館、中華藝術宮等部分文化場館開門迎客。前一天,東方明珠等22家景點已率先開放,健身房等體育場所、KTV等娛樂場所也正在陸續開放。
各公共場所有序開放的同時,疫情防控更為重要。鑒于疫情尚未結束,上海此次恢復開放的城市公園、景點、文化場館等都將采取一系列嚴格的防疫措施,包括限時限流、提前預約、戴口罩、量體溫,排隊保持“一米”距離等。
而上海人的樂觀、守序,也是上海恢復城市正常運行的底氣。“逛公園、看展覽、去圖書館看書,這些習以為常的事情,如今竟如此珍貴。”不少市民感慨,經過這次疫情,會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上海,這座沉寂了一個多月的城市,正在明媚春光中全面復蘇,逐步有序地恢復正常運行,重新煥發它的生機與活力。

公園重開:新版“游園須知”強調疫情防控
3月13日一早,上海天空陰沉,不時飄些小雨。盡管天氣不好,但7歲的陽陽仍然按奈不住心里的渴望,央求媽媽帶他去了離家不遠的上海共青森林公園。在公園里,陽陽全程戴著口罩,臉上的開心笑容,透過口罩洋溢出來。
當天是上海多數城市公園重新恢復開放的第一天。雖然天氣不是很好,但各公園仍迎來了不少市民游客。為了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確保安全,各公園均在開園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他已經好多天沒有出門了,最近在家里動不動就發脾氣,今天能來公園玩玩,開心多了。”陽陽的媽媽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最近天氣暖和了,櫻花也開了,陽陽一直問她,公園什么時候能開,哪天才能去公園里玩,“現在終于等到公園開門了,就趕緊帶他來排解一下”。
事實上,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這些天都“悶壞”了。草長鶯飛的季節,春暖花開,卻不能如往常一樣,去公園里走走逛逛。如今,大家終于等來了公園恢復開放的好消息。
3月12日,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下發通知稱,鑒于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為滿足市民群眾對公園綠地賞花及游憩健身的需求,決定自3月13日起對城市公園逐步實施有序開放工作。
隨后,六大市屬公園陸續發布開園公告,明確將自13日起有限開放;當天,部分區綠化部門也相繼明確了各區屬公園的恢復開放時間。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為了嚴格落實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恢復開放的各公園均制定了詳細的管控措施和游園須知,采取了限時開園、限流入園、部分展區關閉、出示綠色“隨申碼”、體溫監測、佩戴口罩、聯防聯控等多項舉措。

文化場館:暫時不接待團隊游客
13日當天,與城市公園同步恢復開放的,還有上海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華藝術宮、上海劉海粟美術館等文化場館。這些文化場館在恢復開放的同時,也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重中之重。
“有朋來兮,盛情歡迎,我心悅之,蘭芷滿汀。”當天上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楊宇在朋友圈發出一對夫婦參觀一大會址紀念館的照片,并配上這段詩意的文字。她說:“終于重新開放了,歡迎大家來。”
這對來自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夫婦,是當天紀念館恢復開放后的首對游客。在經過測溫、取票、安檢三道關卡后,這對游客走進紀念館一樓大廳。在這里,副館長徐明早已等侯在大廳門口,歡迎開放后第一對游客的到來,并為他們送上一大會址紀念館手繪明信片。
當天開館前,工作人員已經進行了反復檢測、消毒。為了防止人員聚集,目前紀念館暫時不接待團隊游客,也暫時取消團隊講解。同時,紀念館限流參觀,每日接待量限額1000人次,瞬時接待量不超過50人。以往,場館開放后,中午不休息。但目前,紀念館的開放時間分成了上下午兩段,中午關閉的時間同時也是館方再次消毒的時間。
與一大會址紀念館一樣,上海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中華藝術宮目前也都只面向散客開放,團體游客和團體講解暫不開放。參觀當日,游客都須出示本人有效證件原件和綠色“隨申碼”,并全程佩戴口罩。入館前須接受體溫測量,如有體溫異常(≥37.3℃),或有咳嗽、氣促等異常現象的觀眾謝絕入館。
當天上午9時許,記者在上海博物館看到,雖然天下著小雨,但已經有人在排隊等候進場,不同于往日,排隊人群之間均隔開1.5米的距離。等候入場的觀眾都是提前網上預約的,現場也提前準備好身份證,自覺出示“隨申碼”,入場顯得井然有序。進入大門后,比往日安檢多一道程序,觀眾需要經過體溫檢測。
上述三大文化展館開館后都將限流。上海博物館每日限流2000人,瞬時接待量不超過300人;上海歷史博物館每日限流3000人,瞬時接待量不超過600人;中華藝術宮限流5000人。疫情防控期間,建議觀眾參觀時間控制在2小時內,以免造成封閉場所人員聚集。

景點游客:“隔了這么久從高處看上海,怎么這么美!”
此前一天的3月12日,包括東方明珠、楓涇古鎮、東方綠舟等一批景點剛剛恢復開放。
“隔了這么久從高處看上海,才感覺到,上海怎么這么美!”3月12日上午,上海市民黃女士帶著5歲的女兒進入東方明珠,成為當天恢復開放后的第二組游客。
“昨天看到說開放了,我馬上就預約了。”黃女士告訴記者,她以前曾來過,但女兒是第一次來。這次雖然約的是晚上7點看亮燈,她依然一早就帶著女兒從虹口坐地鐵趕到浦東陸家嘴。
在黃女士看來,這一天是個特殊的日子,預示著這次和疫情的戰斗快要勝利了。“我們經歷了一個難忘的春節,景點都關閉了那么久,終于開放了。”她說,東方明珠是上海的高度,也是上海的溫度,她希望和女兒一起登高,來為全國戰勝疫情加油。
當天開放的各景點,游客量并不多,但疫情防控依然一絲不能放松。在東方明珠,游客除了實名預約,進入前要進行個人信息登記,出示綠色隨申碼,兩道關口檢測體溫正常后才能入內。安檢排隊要做到1.5米以上,崗位員工都戴著護目鏡手套口罩,原先可承載20人的電梯如今一次只放一人,開過一次即要進行一次消毒。
在上海中心,目前每小時客流量要求不超過500人。根據預約,全天從早10點到晚8點設置了5個時間段,可以即時看到預約人數,方便游客錯時預約。觀光廳所有區域展示設備每40分鐘消毒一次,118、119層每2個小時進行整層消毒。
根據上海市文旅局下發的通知,各景區都要求實行預約制參觀,日接待量不超過日最大承載量的50%、瞬時流量不超過最大瞬時流量的50%,景區應在入口處對游客測量體溫、對體溫高于37.3℃的游客予以勸返等。
體育場所場館:部分項目、活動暫停
除了公園、文化場館、景點等處,與上海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還有健身房、體育館等體育場所,以及KTV、網吧等娛樂場所。而這些公共場所,目前也正在陸續有序恢復對外開放,市民可以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走出家門,或強身健體,或娛樂身心。
在3月12日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體育局局長趙光圣介紹說,截至當天上午11點,本市登記在冊的,包括經營性體育場所和公共體育場館在內的2792家體育場所單位中,1090家單位提交了復工備案,588家已復工開放。
早在3月6日,上海市體育局就發布了《本市體育場所復工工作指引》,為公共體育場館和經營性體育場所陸續復工提供可操作性手冊;3月11日,為進一步推動上海體育場所有序復工,上海市體育局又發布了8條補充通知。
工作指引明確,室外體育場所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開放。室內體育場所實行分區域、分項目有序開放。暫時不宜開放的是室內游泳池、在密閉場所或利用地下空間開設的通風條件較差的體育場所,如密閉的健身房、單車房、瑜伽館、各類室內球場等。另外,各類線下人員聚集的體育賽事、團體操課、體育培訓等活動也暫緩舉行。
娛樂場所也已開始恢復。澎湃新聞記者多方采訪獲悉,3月12日、13日,上海第一批報備的網吧、游樂園、KTV等場所恢復開放,涉及的品牌包括東方網點、網魚網咖、好樂迪等。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上海市民所熟悉的那些城市生活,將很快重返申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