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部沒有動作戲的諜戰片,是韓國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
這可能是一部最不走尋常路的“特工”電影。

那一年在上海,來自北韓的趙明愛和南韓的李孝利在廣告中一起唱著笑著,正如這個系列廣告的名字。她們《相見》、《同唱》,代表著朝韓年輕人雙方團結的《希望》。

“希望通過南北年輕人的相聚,能夠生動地展現出擺脫過去的對決格局,認可相互間不同性質的文化,并團結在一起的景象。”當年制作廣告的第一企劃常務劉正根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這個對朝韓關系破冰意義非凡的廣告,13年后在一部電影里再次重現。為了這一幕,導演尹鐘彬特意把退隱已久的李孝利請出山作為特別客串。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特工》。它有可能是你看過最不走尋常路的“特工”電影。

一個特工的至暗時刻
成為一個特工需要多少個步驟?
首先需要改頭換面拋棄過去,從一個有機會高升前途無量的軍人漸漸墮落,酗酒賭博借錢不還跑路出國,成為一個唯利是圖滿嘴生意經的銅臭商人。
然后需要對掌握朝核機密的物理學家利誘下套,從他口中套出核武器的研發是最高級別權力核心才能掌握的機密。
最后定位能夠接觸到朝核研發機密的關鍵人物,對朝鮮對外經濟委的審議處長李明云下手,他是唯一能直達朝方最高“BOSS”的人。

這三個步驟完成后,《特工》的主人公樸哲映正式擁有了他的秘密代號——黑金星。The Spy Gone North,北上的特工偽裝成商人與朝鮮進行貿易往來,這是電影開頭前十分鐘的信息量。
從傳統意義上的諜戰片來說,《特工》并不是一部典型的特工電影。沒有寶馬香車,沒有美人在懷,甚至連最基本吸睛的打斗動作戲都沒有,但這依然不妨礙它是一部優秀的諜戰片。
貫穿《特工》全片的文戲,每一場對話都值得思考回味。在這部電影里,話術才是一個特工最有用亦是戰無不勝的利器。
比如樸哲映和朝鮮諜報機構“保衛部”的鄭武澤處長的第一場對手戲。樸哲映需要取得對方的信任,而“特工熟手”鄭處長則需要識別樸哲映是不是他的同行。

為了處理這個場景,電影選擇了讓鄭處長問樸哲映一個問題。“既然你只是為了賺錢,不如你直接賣韓國軍方的情報給我吧”。
如果樸哲映答應提供情報,那么對方就會判斷他是間諜。如果他粗暴拒絕提供情報,談判破裂,對方也會判斷他是間諜。
樸哲映的反應非常精彩。他當場就發飆,表明自己只是來賺錢的不是來當間諜的,罵罵咧咧著“毫無誠意的赤色分子”然后拎包走人,最后被李明云的約飯電話喊回。

在《特工》里,每一場文戲都經過細思熟慮的精心推敲,沒有無意義的對話。樸哲映就這樣過五關斬六將,用資本主義的龐大利益打開了朝鮮的交流大門,用拍攝廣告為由包裝著他的“特洛伊木馬”,甚至跟朝鮮最高領導金正日會面。
“朝鮮人一旦開始信任你,就會信任到底。”像臺詞所說取得了朝鮮核心權力信任的樸哲映,很快就一步步接近目標,借搜集文物之名深入寧邊核試驗軍事區。然而他并沒有見到核設備,只看見了朝鮮底層人民的慘烈現況。在朝鮮,有300萬人民因為饑餓和寒冷只能走向死亡。
于是他開始思考,選擇了特工這條路的他,究竟是為政客而戰,還是為國家和人民而戰?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朝韓關系反正在過去40年來一直是凍結著的。冰的厚度本來就厚,稍微再凍結一點,你覺得會有什么影響嗎?”
《特工》最重要的轉折點,是樸哲映監聽朝韓雙方高官談判的一場戲。韓國適逢大選,安全部要員人心惶惶,如果李會昌輸給金大中,那么他們的地位將不保,安全部也將變為國家情報院。
為了執政黨的權利和一己私欲,安全部向朝鮮方高層行賄讓其在非軍事區域武裝示威,進行軍事行動干預,阻撓金大中當選。

他們給出400萬美元的“酬勞費”,要求“不要單純進行武裝示威,只要看到新聞的一個場面,就能讓國民們驚醒過來”。
上一次讓金大中競選失利的“板門店行動”,安全部只用大米白面就獲得了朝鮮高層的幫助。現在,這種示威方式在他們眼中“國民已經看膩了”。
朝鮮真的有核武器嗎?
有沒有不重要,只要在韓國總統大選結束前,讓韓國民眾認為朝鮮有核武器就可以了,而朝鮮外部也要有敵人才能挺下去。

暗通款曲的朝韓雙方高層達成共識,笑稱這一切都是為了“朝韓雙方的共同利益”。
被安全部高官打上“共產主義者”標簽的競選對手金大中,原來在朝鮮也不得到支持?!肮伯a主義政權為何反對共產主義者?”在和上司的爭吵中,樸哲映無力而又憤怒的質問,他心知肚明這個問題的真相。
竊聽的樸哲映無法接受,有底線的李明云也無法接受。在這二人心中,花費了3年時間心血的廣告生意不再單純是賺錢的問題,而是要以廣告為契機,證明韓國和朝鮮有必要接觸,也有必要尋求改變。
他們在乎的是半島局勢穩定,民族的統一,于是他們選擇了聯手。在金正日的會客廳里,他們抓住委員長的心理要害火力猛攻,成功勸阻朝鮮對韓國大選的軍事行動。

另一邊,金大中順利當選,成為韓國歷史上評價最高的總統,積極開啟了朝韓雙邊一系列的破冰行動。
2000年金大中成功促進朝韓首次領導會談,獲得當年諾貝爾和平獎。別名“忍冬草”的金大中,一生致力于民主斗爭,在韓國人心中是堅忍不拔意志的象征。當然這都是電影外的題外話了。
在《特工》這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里,沒有人知道最終的那只黃雀究竟是誰,又躲在了哪里。樸哲映和李明云最后都選擇跳出這個吊詭的框架,這正是他們的“隱秘而偉大”。
從一開始的“我相信你是別無選擇”到最后的相贈信物,把他們變成生死之交的是他們為人民而活的使命感,是一腔浩然之氣。


特工背后其人其事
扮演樸哲映的黃政民說:“我在接觸電影前,根本不知道有這樣的事,然而拍這部電影激起了我的使命與責任感。”
朝韓之間的特殊關系為韓國影視界提供了近乎無窮的題材庫。從比較早的《生死諜變》、《雙重間諜》,到現在的《嫌疑人》、《柏林》、《仁川登陸戰》、《鐵雨》等,可謂層出不窮。
自1954年《命運之手》至今,描述韓朝關系的電影在表達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初期韓國拍攝的韓朝關系電影,片中朝鮮人的形象陰險狡詐,機械地執行著各種反人類的工作,只有目的沒有情感。

從1999年《生死諜變》起,韓朝關系電影開始了由冷戰時期濃烈的意識形態向民族情懷轉變。曾在朝鮮半島制造分裂和對立的重要一極蘇聯已解體近十年,遺留的影響力消散殆盡,韓朝不再受大國綁架,得以片刻喘息并思考去向。
《特工》的原型“黑金星”事件正發生在那個風云變幻的年代。
現實中的“樸哲映”是前韓國陸軍少校和代號"黑金星"的特工樸采書,是1992年最早得知朝鮮研制出兩枚低級別核彈頭的幾個人之一。
當時,他參與了韓國軍方情報機構搜集朝鮮核武能力情報的行動,期間曾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特工共事。

樸采書回憶當年自己去朝鮮時的感受:“每次進入朝鮮,就等于把自己的一切交到了他們手里。他們隨時可能識破你的偽裝,割開你的喉嚨。”
2010年“黑金星”受到指控,稱他脫離韓國情報部門后向朝鮮出賣韓國軍事情報,樸采書被判監禁6年。
法庭裁決他是雙重間諜,即使樸采書聲稱自己是從未做過這樣的事。在情報界,雙重間諜是最骯臟的一個詞。
出獄后接受BBC采訪的樸采書說,他無怨無悔,對祖國沒有憤恨之情。"我愛我的國家。我勤奮工作。”

“跟敵人作交易,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民眾的愿望之上,太荒謬了?!彼缓蠡?,他只是做了正確的事。
現實中的樸采書并沒有像電影一樣去說服金正日,而是將消息透露給金大中陣營,他還說服了朝鮮官員不要在非軍事區搞武裝行動。
最后,金大中以微弱多數當選總統,實施頗具爭議的“陽光政策”,開啟了朝鮮半島南北關系的新局面。
而在《特工》的結尾,正是李孝利和趙明愛拍攝廣告的現場?,F實中廣告的結局是兩個女孩手牽手奔跑著,畫面從黑白變成彩色。
電影里闊別多年的樸哲映和李明云再度重逢,李明云借著解領帶的動作舉起手,露出了樸哲映當年送他的高仿勞力士。樸哲映解開西裝的紐扣,向對方展示他領帶上的領帶夾,那正是當年李明云送他的“浩然之氣”。

原標題:《這部沒有動作戲的諜戰片,是韓國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