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14
為什么你記不住做過的夢?睡覺時,腦神經會偷偷刪除記憶
原創 餃子姐 餃子姐的健康八卦
餃餃腦洞奇大無比,做的夢也都十分驚心動魄,有頭有尾有邏輯,堪比好萊塢大片。遺憾的是,餃餃經常一覺醒來之后就把做的夢忘得差不多了,或者只記得幾個片段,像一個中了“沉睡魔咒”的失憶患者。
“要是能都記下來拍成電影就好了......”每次這樣想,餃餃都覺得自己錯過了幾億票房。

人們正常的睡眠結構周期分兩個時相: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期(REM)。NREM與REM交替出現,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周期,兩種循環往復,每夜通常有4~5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90~110分鐘。
國際睡眠醫學將睡眠階段分為五期: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動期,而做夢這一現象,最常發生在“快速眼動期(REM)”。

根據睡眠周期,人在醒來之前會重復REM睡眠,即“輕度睡眠”,與之對應的非快速眼動期也就是“深度睡眠”。在REM期,腦電波和清醒時相似,且眼球出現快速跳動,這表示此人正在做夢。
去年10月,名古屋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的山中章宏教授及其團隊發現,大腦中產生黑色素濃縮激素的神經——MCH神經,會在快速眼動睡眠期消除記憶,導致人們醒來之后忘記自己做過的夢。
MCH神經軸突延伸到海馬體,影響人們記憶
那么,日本的山中教授是怎樣發現大腦MCH神經會刪除“夢境檔案”的呢?

為了證實MCH神經與記憶力的關系,山中教授對一只患有MCH神經脫落的大鼠進行記憶力測試,發現這只大鼠的記憶力果然明顯強于它的同類們。因此,山中教授作出推測:MCH神經與記憶刪除有關。

1、清醒狀態下激活
2、僅在REM睡眠期被激活
3、在清醒時和REM睡眠期都被激活
到底哪種激活類型對實際記憶有影響呢?山中教授檢測后發現,只有在REM睡眠期抑制MCH神經時,記憶力才會變好。因此,山中教授認為,在REM睡眠期,MCH神經活動在海馬體中被激活,記憶功能被抑制。

做夢,是為了鞏固重要的記憶
說到這里,餃餃有一個小疑惑:
“既然做了夢也記不住,干脆從一開始就不要做夢好了,干嘛費勁吧啦地先營造一個夢境再毀掉它呢?”
在弄清為什么會“忘記夢境”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人為什么要做夢。先說結論:做夢,是為了鞏固重要的記憶。

例如,你今天遇到一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兩人相談甚歡。你很重視這位久別重逢的朋友,并在潛意識里把與該朋友有關的事情都記了起來,在你睡著時,大腦將和老朋友有關的線索以“夢”的形式呈現出來,用以鞏固和這位老朋友有關的記憶。

餃餃有過這樣的體驗:周末睡太多,會做許多亂七八糟的夢,以致于分不清夢境與現實。這又是為什么呢?
前面已經提到過,做夢,是為了鞏固重要的記憶;但是在此過程中,夢境里呈現的內容并非全是重點,我們會自發地產生一些不相干的聯想,這些聯想相當于“緩存”,不僅對我們記住重要的事毫無幫助,還會干擾我們的正常記憶,是我們所不需要的。而且,如果人們能記住自己做過的所有夢,久而久之,人們就會把夢境和自己的真實經歷混淆,分不清夢境和現實,帶來許多困擾。

看到這里,餃餃又有個疑問:“為什么我經常能記住自己做過的夢呢?”
其實這是“幸存者偏差”,我們只能記住自己已經記住的夢,而那些被忘掉的夢,我們根本不知道它們存在過。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醒來之后大腦中還會殘留一些夢境的碎片,如果立刻回顧那些夢境片段的話,它們會變成真實的記憶保存下來;但如果置之不理的話,這些夢境碎片很快就會消失。

目前,MCH神經的相關研究只用大鼠進行過實驗,目前還不能應用于人類。而且,人類基因和實驗倫理更加復雜,山中教授認為很難對人類進行完全相同的研究。目前只能基于動物實驗作出推測:MCH神經相關基因異常的人,會更容易記住夢境。
MCH神經與記憶的關系,可用于PTSD治療

所以,只要讓PTSD患者忘記那段痛苦的記憶,病癥也就迎刃而解了。
山中教授認為,REM睡眠期MCH神經“刪除記憶”的功能,可以用于PSTD治療中。雖然目前的科技發展還無法人為地增強或減弱記憶,但通過靶向MCH神經所作用部位來刪除記憶是有可能的。
此外,科學家目前還沒有研究出MCH神經在刪除記憶時釋放了什么物質,如果將來能夠搞清楚這一點,就能將這種物質應用于藥物研究,研發出可以增強或減弱人類記憶的藥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