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小調查|同人文學為什么會打動人?

閆力元
2020-03-09 16:31
來源:澎湃新聞
? 翻書黨 >
字號

近日,肖戰事件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同人文學就此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而這些討論中,有很大一部分公眾的態度是“費解”、“迷惑”,好像一個小眾文化突然就“出圈”了。但另外一面,我們需要看到,同人文學早就不是一個小眾的文學形式,它在全世界都有大量的讀者,同人小說數據庫網站AO3的訪問量就多次在文娛類網站里名列前茅。我們再難想象另一種文體,能在當代世界有如此多的擁躉。因此,在公眾的理解層面,同人文學可能還屬于小眾和邊緣,但從實際的閱讀量來看,同人文學恰恰是非常大眾的。

而在“漠視”、“費解”、“迷惑”,甚至謾罵的情緒的另一端,我們應當意識到同人文學必然有著獨特的魅力,才能引起如此多的共情,它曾在不同時空打動著無數讀者。這不該被忽視,也需要被理解。

因此,我們需要提出這樣的問題,同人文學何以動人?

HY:

其實同人圈子內部有很大的差異,我只能說說我接觸的這個圈子的情況。AO3和Lofter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個tag的分類概念,不同的文會打上不同的tag,比如《哈利·波特》的同人就會打上#哈利波特這個tag,又或者這次事件的起因是王一博和肖戰CP(指人物配對)的同人,他們的tag就叫#博君一肖。所以很多時候讀者都是在tag里面看文,找文。因此,tag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作者的義務就是按照實際情況打好tag。

Lofter上的博君一肖tag

我一般常去的tag是#TSN,是一部歐美電影The Social Network(《社交網絡》)的衍生。很奇怪的是,這部電影完全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傳記片,但是在歐美同人圈中,跟《哈利·波特》、《復仇者聯盟》這樣的系列大片可以媲美。而且它只有一部,已經十年了,還是有人在上船(我們把這個圈子叫做“幽靈船”,因為它沒有任何后續,但一直有人喜歡)。

這個電影主要講的就是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和愛德華多·薩維林的故事,而且它是由一部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改編的,所以我們看的其實是同人小說的同人電影的同人。

在電影故事里,馬克和愛德華多本來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一同創立Facebook,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分道揚鑣并且對峙于法庭。整個故事沒有任何“愛情”的部分,但是導演和編劇留下一點點的暗示,就是這一點點的暗示,才讓人有了種種聯想。

電影《社交網絡》劇照

很多時候,我們圈子寫文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讓他們再次相遇,由此可以想象出種種人生際遇,豐富多彩。而且這兩個人物現實中是存在的,時常有新聞,就像Facebook的隱私泄露事件,就被“太太們”(“太太”指同人寫手)寫進了同人。

而且有一些“太太”會通過同人中的梗,對于現實發表一些看法。其實這也是一種表達自己想法的途徑不是嗎?現在這個環境下,找到表達自己的途徑其實很難。同人也不失為一個載體。

有些時候就是“亦幻亦真”。

這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時候被同人文打動是因為一種情感的共鳴吧。因為那部電影真的拍得太好了(當年奧斯卡提名一大堆),而且這個故事是“散伙人”故事原型的代表(微博上有一個“散伙人bot”,匯集各種各樣“散伙人”的故事),兩個最好的朋友并肩創業,可事業成功了,朋友卻走散了。就像這個故事里,Facebook成為改變世界的社交網絡,馬克和愛德華多卻是合伙人變陌路人。這樣的故事生活中也會有啊,有一些朋友,就是這么慢慢疏遠的,而且這是一種多么尖銳的“難兩全”, 很多時候你選擇了事業,選擇你想要的東西,但是你得到了之后,可能會后悔離開那個人。同人文有時候就是這樣一種“遺憾”的延續,或者說“意難平”的延續吧,在故事里實現未竟的夢想,讓失去的遺憾圓滿?!耙怆y平”就是我們這個圈子成立的基礎。所以大部分的創作也都是HE(Happy Ending,圓滿結局)。

最后,同人圈子也是一個社交圈啦。同好們會形成一個小的社群,大家因為一個愛好相遇,然后分享彼此的人生。我們圈有一個“太太”,努力考上了哈佛(了不起),可以去故事發生場景中生活,大家都很羨慕,整個圈子也引以為豪,算是我的無聊生活中的一點慰藉和動力吧,確實像精神家園一樣。

#The Social Network這個tag在AO3上有兩千多篇文章,現在很難看到了。這個網站雖然是非盈利性的,全由志愿者運營,但是穩定、自由、有秩序,給全世界的同好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像烏托邦一樣。中文創作在AO3占到很大一塊,因此這個事件對于其他地區的同人愛好者也有一定影響。

Z1:

現在回想起來,接觸同人其實是在對“同人”這個概念形成認知之前。小學時喜歡網絡小說,讀完仍覺得不滿足,于是就開始在貼吧里找所有以小說里的世界觀、人設為基礎的文看。其中質量當然參差不齊,但因為有自己喜歡的人和世界做基礎,也不會太挑剔文的質量,似乎總能找到一些寫得稱心意的片段。因而一直覺得同人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幾乎可以觸及所有圈子。也正是因其涵蓋內容之廣,讀同人是一個自我選擇的過程,各個圈子的人都能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選擇一片屬于自己的風景。

比如我更喜歡歷史向的文,那么就找到那些詩書在腹的寫手,把一個時代幾個人細細寫來,甚至不必言明,其中幽微的情感只留給讀者自取自賞。于我而言,讀同人是在我的理想國之上添磚加瓦,為自己尋找一處緣于生活又脫離生活的更圓滿的屋檐,低落時永遠可以在這里尋求庇護。

月纏獸目:

我已經寫了十年同人文,作為非盈利用愛發電的同人,別人賺的是錢,我們賺的是愛,不僅僅是自己對原著的愛,也是讀者的愛。

對我來說,同人文本身不動人,我從來不是覺得同人文本身有趣而去創作,開始寫東西的理由自始自終只有一個,就是對原著的愛,準確來說是對某個特定原著人物的愛。從延伸作品的角度來說,越是喜歡這個人,越是會對角色塑造有嚴格的要求,不ooc(Out Of Character,是指作者創作中的角色設定相比原著有明顯變化)是不可能的,但變化應該合理,不能讓人覺得你是套個皮寫完全無關的故事,這就要求作者做相應的考據和豐富的想象。小到人物的動作細節,比如吃飯。所以自己吃飯的時候會想象人物喜歡吃什么、什么動作、什么場景下吃等等,怎么把這個過程寫得有趣,能夠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劇情是否有關聯……往大了說,整個世界觀的合理重新構造也都是必須考慮的事情,比如像我這種把低齡少女漫畫寫成重口獵奇正劇向的。

我寫文章是基于自己對特定人物以及多多少少對原著的一種不滿足,更確切的表達是“這種可能性能不能有”,比如男主角原著中是反派中的boss,劇情工具人,我會想更多人來發掘他的魅力。別人來看我的文章,也是因為喜歡原著作品,看了我的文章之后能喜歡上這些人物,或者發現他的這種可能性我會很開心。

創作同人也會對我產生影響,因為原著是寫超能力的,所以會考慮很多超人類主義的問題,怎么把握世界觀的平衡等等。此外,從高二開始一直在寫一個關于先婚后戀的故事,逼我去思考了很多關于婚姻的事情。如何運用自己在現實世界的知識是極為重要的,為了精益求精不得不去尋求知識這一點,同人文和現實中的文學大概沒有什么區別,寫作本身就是這么一回事吧。

這個過程還是蠻有趣的,要說同人文自身的魅力可能就是指這點吧。

和讀者的互動也常常帶給我感動和驚喜。偶爾會收到同人圖和千字文評,我好友“太太”上次我生日的時候送了我6000字文評,她們真的很認真地看,很認真地討論,會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和故事中的人物共情,有時會控訴我“把狗騙進來殺”,因為我總是騙她們是甜文,其實是虐文——我是寫不了甜文的體質。我覺得虐沒什么,生活本來就是殘酷的,我只希望虐和BE(Bad Ending,悲劇結局)都合理,合理的悲劇所產生的美是極其深刻的,這個大家興趣不一樣,很多人都會比較喜歡輕松小甜餅,我比較喜歡半夜睡不著會想起來感慨的文章吧。

粉絲的留言評論區是同人文寫作者獲得愛的地方

喜歡的同人文其實比較多,各有千秋,比如《OVERLORD不死者之王》有一篇同人文《屬于我們的瓜達露佩》,巧妙地將宗教梗和人物形象結合在一起,因為我喜歡宗教元素所以很加分,而且這篇文章的文筆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絕贊。另外比如我的好友“太太”,她對于行政系統和世界觀的考據真的很厲害,時常給我一種比原著還原著的感覺,不過這大概是圈內才能欣賞得了的……謝謝她一直和我在冷圈底部互相喂糧。作者們的聯系其實對圈子的活力是很重要的,偶爾大家也會約好就某一個題材一起寫文交流,也是讓大家長久保持對某個作品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葉祁:

同人創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水平必然參差不齊,思想立意深淺肯定也有差別。讀者口味不同,偏好的創作就必然不同。許多公眾號宣傳同人是彌補缺憾,溫暖人心,當然不可能這么美好,除了給BE的角色們HE,讓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也有讓HE的角色們BE的。與其剛才那樣說,毋寧說同人是讀者以某種方式參與進作者的創作,以不同的視角表達自己理解的角色,同時也表達自我,構建自身(這里創作同人以消費同人獲利的就不算了)。同人的立足點是角色。

最早看的一篇同人是小學時候看過的《名偵探柯南》的“續作”,講柯南消滅了黑衣組織,小蘭卻為他死去,柯南借助貝爾摩德的藥物讓小蘭沉睡,之后苦苦等待十年讓蘭醒來,經歷許多終于在一起的故事。這一篇我反復看了好幾遍,很難說人物和原作有多相似,故事也很簡單,文筆在我那時看來已經不算好,但原著中小蘭為了柯南等待那么久,最后卻為他而死,甚至在故事的最后想起他的真實身份又因為生病遺忘……一旦把原角色代入故事,不可能不感到心痛。

《名偵探柯南》同人圖

原作的背景和人設,不可謂不重要。引起大部人注意的,必然是原作,但作者夠優秀,種種創作達到部分文藝的要求時,讀者便不會只是看過原作或者喜歡原角色的群體,而是作者本身的創作能力,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火出圈”,“反哺”原作——我看的大部分作品其實都屬于這個。有時候會感嘆“這么好的作者怎么不去寫原創啊”,好的作品甚至可以顛倒和原作的依附關系,我是這么認為的。“正?!钡叵矚g好的創作,這當然很好理解了。同人為人詬病的很大一點是有性愛描寫,甚至純性愛描寫——純性愛也是建立在原作上的,可以認為純性愛yy角色達到自我滿足,和看色情電影差不多,但也必然有好的性愛描寫讓人感到心靈的震顫。

崔舒婷:

其實我沒有在同人文寄托什么特別深厚情感,如果跳出愛好者的視角來看,閱讀同人文也不過是一種娛樂消遣的方式。同人文和一般網絡小說一樣,質量有高有低,故事有好有壞,我不想把它拔高到什么層次,不過我更不會覺得它要比其它形式的作品低劣。不太了解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個神秘的小眾圈子,但我想說同人創作真的是很平常的事。

我自己閱讀同人,一開始的出發點很多時候是“意難平”。有時候原著作者構建了一個完整的世界,塑造了十分有意思的次要人物,可故事是為主角和主線劇情服務的,配角在故事講述里被犧牲掉了;有時候原作是以悲劇結尾,讀者在惋惜的同時,會想著有沒有挽回的可能;有時候讀者會想這個故事發生在平行世界會是什么樣的……我覺得同人文是讀者(或者觀眾)“參與”原作的一種方式,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對作品和角色的理解補充了作品的缺憾或者留白的地方。

同人文最有名的侵權糾紛是江南《此間的少年》,他用金庸作品中的人物名字講了個大學校園故事。法院判決結果表明,這并不構成侵權,我看新聞報道里判決書說“新作具備新的信息、新的審美,能與原作形成良性互動,亦可作為思想文化傳播而豐富市場”。

神奇動物:

我印象中最早讀同人文是在初二,跟追星也有關系,當時看的是EXO成員的同人文,那時候有個貼吧叫“exo王道吧”,里面都是EXO粉絲的創作,質量參差不齊,大部分比較小學生文筆,我記得當時公認的神文應該是《48小時》。不過我對《48小時》講的什么已經比較模糊了,當時這篇文比較神的原因是偏現實一點以及作者文筆相對成熟。

我在Lofter上看文的契機是2015年《老炮兒》上映,有好多人在迷《老炮兒》里面的譚小飛和張曉波的CP,這種電影衍生CP的特點就是只有三個月的熱度,除非出續集,不然“太太們”就沒有寫文章的動力了。

其實這個事之前我從來沒想過同人文的“精神家園”這個屬性,因為我看同人文只是為了消遣。所以平時看文也不太注重有沒有內涵,只要人物人設不要崩塌就行。這幾天我看到很多把同人文的意義抬得很高的微博,就覺得很迷茫,我看同人文簡單來說就為了爽,只是因為看電影的時候覺得這兩個人物的關系很有張力,所以看同人文滿足一下想象,沒想過從中能讀出什么內涵。

Lofter上的熱門影視榜

Astoria:

我從大概初一的時候開始看同人文,到現在已經有小十年,從一開始的紙片人CP到現在嗑RPS(Real Person Slash,指真人耽美同人),同人和我喜歡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明星幾乎都密不可分。

我覺得喜歡紙片人(我擅自把非真人的一切動漫書籍角色、影視劇角色等都歸為紙片人)CP的朋友們會更加認同同人是精神家園這一點,畢竟紙片人的結局都是既定的,假若你對他的經歷不滿意,覺得他并沒有在作品里找到自己的幸福,就可以來創作,給你喜歡的角色賦予新的生命。但是真人CP又和紙片人不一樣,RPS往往和明星分不開,我個人覺得嗑RPS的CP粉應該有兩種來源,其一是從未接觸過同人文的追星一族,其二則是有嗑紙片人CP的經歷。真人CP與紙片人CP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的糖是持續性的,不像紙片人CP,作品完結了就是完結了,RPS更加刺激,或許某一天兩位正主老死不相往來,但或許他們的故事會變成真的。

對我而言,同人文除了可以帶給我快樂、為他們的美好愛情落淚之外,看同人也可以了解別人對這對CP的理解(畢竟每個人的嗑法都不一樣),從而補足自己對這個角色或者這個人的印象和感受,不過更多的還是著眼在CP雙方的關系上。

與親友們做的物料  供圖:Astoria

動畫《凹凸世界》里的雷卡CP(雷獅和卡米爾)  供圖:Astoria

同人作者為什么有這么多粉絲,其實很多還是蹭了原作/正主的熱度,粉絲喜歡的不是你的文字,而是原作故事或正主真人。不過有粉絲吹捧就會有粉圈存在,同人圈“太太們”的愛恨情仇、粉絲們的互相掐架也很有趣,這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后記

同人文學是一個包蘊廣泛的概念,描寫對象既可能是書中、電影中的角色,也可能是現實中的真人。固然存在著許多水平堪憂的作品,但也不乏精品。故事的類型也多種多樣,風格更是形形色色。

受訪者的構成中,我們也能明顯看出這一特征,幾位受訪者中有資深的同人文創作者,有真人耽美同人的愛好者,也有非真人同人文的愛好者。同人文對于他們,有的是精神家園理想國度,有時候也只是日常消遣的讀物。而這次小調查所涉及的,也必然無法包含同人文閱讀群體的方方面面,但僅從這有限的描述中,已經能夠看出同人圈的參差多態。

我們需知同人文本身是一個如此復雜的概念,太容易產生片面的印象,“一葉蔽目,不見泰山”,也因此學會不再輕易下斷語,保持一份寬容的態度。我們在言論場上見到了太多撕裂的場景、偏執的言論,以及由此產生的傷害和失去,這時候僅僅談論理解和包容或許顯得無力,但理解將始終是一把鑰匙,我們應當保留這一點希望。

    責任編輯:顧明
    校對:欒夢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免费百家乐规则| 至尊百家乐年代| 百利宫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赌场分布| 真人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24山辅星水法分阴阳|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分析解码| 大发888188| 蓝盾百家乐官网赌城| 网上真钱娱乐| 大发888下载安装包| 百家乐官网双面数字筹码怎么出千| 威尼斯人娱乐场官网48008| 百家乐官网怎样下注| 百家乐官网网上投注文章| 马牌娱乐城| 永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星期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 游戏平台| 百家乐导航网| 百家乐官网倍投工具| 百家乐官网投注网中国体育| 亿博国际| tt娱乐城网址| 百家乐官网站| 网上百家乐开户送现金| 百家乐官网庄闲必胜规| 澳门百家乐官网技巧经| 百家乐官网投注技巧建议| 菲律宾云顶国际| 大发888 赌博网站大全| 百家乐视频多开| 做生意门口禁忌| 澳门百家乐心理| 百家乐庄家的胜率| 百家乐官网博彩破解论坛 | 久久棋牌评测| 有钱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顶| 澳门百家乐官网必赢技巧| 百家乐官网庄闲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