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華南理工大學|大灣區如何解決民營科創企業融資難問題

于孝建 徐維軍
2020-03-07 14:58
來源:澎湃新聞
? 全球智庫 >
字號

2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2020年“一號文”印發,方案推出建設“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作為建設大灣區的兩大驅動,金融創新和科技創新相互支撐賦能,是將灣區建成國際科創中心和國際金融樞紐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去年2月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充分發揮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功能,合作構建多元化、國際化、跨區域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

民營經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優勢。為民營科創企業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和更低的融資成本,就是更好地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民營企業數量龐大,融資需求大,雖然政府對民營企業貸款不斷增加,但是融資難問題仍然存在。我們建議,大灣區應充分利用三地制度優勢、區域優勢、資金優勢,持續金融服務創新,推進金融機構創新,探索金融監管創新,通過金融創新支持和促進灣區民營科創企業發展,最大程度上激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活力,最終將粵港澳大灣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

民營經濟發達,但民營企業融資依舊存在困難

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統計,2019年,廣東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3616.1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6%,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53.4%,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84.3%。民營經濟增加值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并成為推動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廣東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60%左右的投資、75%以上的創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95%以上的市場主體。

民營企業是粵港澳經濟增長最具活力的群體。民營企業快速發展過程中,融資需求大。

近年來廣東省對民營企業貸款不斷增加。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統計,截至2019年末,廣東民營企業貸款余額4.56萬億元(不含票據融資),同比增長17.2%,相比2018年末增加了0.67萬億,占企業貸款比重55.1%,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但同時也大量融資需求難以滿足。廣東銀行機構“訪百萬企業,助實體經濟”專項行動中,截至2019年末,發現有融資需求企業12.33萬家,但已發放貸款的僅有2.66萬戶。

此外,相比國有大中型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民營企業面臨的信貸門檻較高。對于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銀行多采用信用方式提供融資支持,但對于民營企業,由于其信用等級達不到規定,往往要求提供足額的抵押擔保,無形中提高了民營企業的信貸門檻。

其次,民營企業缺乏抵押物。尤其是科技創新型企業多數為輕資產企業,可用于貸款的抵押物不足,自身發展存在“高技術、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征,核心競爭力主要來源于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在信貸融資過程中,因傳統抵押物的缺失導致難以從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進行有效融資。

第三,民營企業缺乏征信數據,信息孤島現象仍然存在。民營企業在發展初期主要采用內部融資,缺乏信貸記錄數據,企業經營時間短、信用記錄不健全,多數企業財務報表不完善。而且不同渠道、不同部門之間存在數據壁壘,信息不對稱、風險難把控,導致商業銀行難以收集和甄別民營企業有效信息并據此進行信貸決策。

充分發揮港澳優勢,服務民營科創企業跨境融資創新

金融創新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灣區的制度多樣性,充分發揮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個核心城市的引擎作用,通過不斷的金融創新增強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實現灣區民營經濟與科創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第一,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吸引海外風險投資基金對灣區內科創企業投資。鼓勵金融機構在香港創新資產支持證券發行模式,將優質民營科創企業的資產打包發行資產抵押債券,如應收賬款等,在香港公開市場上發行以供境外投資者認購,利用香港的人民幣成本優勢,降低民營科創企業的直接融資成本。

同時,通過公開發行也促使民營科創的企業管理更透明,提升國際認知度,開拓海外市場。

第二,充分利用澳門交易所建立的機會,將其建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支持粵港澳民營科創企業到澳門交易所上市,將澳交所打造成為大灣區內科技企業向國際社會的重要融資平臺,并發揮人民幣的中心結算作用。

加強大灣區與葡萄牙和巴西等葡語國家的商貿交流,推動葡語國家大的金融機構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分支機構,引進國際資金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營科創企業的發展。

鼓勵大灣區金融機構在中國人民銀行與澳門金融管理局《貨幣互換協議》下,充分利用澳門岸人民幣業務優勢,實現灣區民營科創企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進一步助力澳門“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臺”的建設。

健全金融服務體系,加快供應鏈金融發展

第一,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港深兩地資本市場和境內外金融資源,加快推進“商行+投行”“境內+境外”“融資+融智+融技+投資”“貸、債、股、資”四位一體的科創金融服務市場體系建設。

建議引入粵港澳更多社會資本,積極培育和發展創業投資、科技企業孵化器、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等,加大推動科技支行建設力度,鼓勵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吸引國際知名會計、審計、資產評估、知識產權服務等金融服務機構集聚,為科創企業提供從初創到成熟,從上市前到上市后,從產業發展到并購成長等全周期、全流程、跨市場、智能化的創新金融服務。

第二,建設科技金融專業服務平臺。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完善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體系,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個性化、特色化、全方位的金融部門,鼓勵地方政府、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構建總行級的科技金融中心等專業機構,為大灣區科技型企業提供精準金融支持。

截至2019年9月末,轄內22家銀行機構共在14個地市設立科技(園)支行83家,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浦發銀行廣州分行、華夏銀行廣州分行等先后設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支持銀行面向科創企業構建專門的客戶準入及信用評價體系,同時深入挖掘企業各方面的金融服務需求,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綜合金融服務。如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與政府部門合作,為大灣區中小型科技企業提供信貸風險補償或貼息業務申報服務,讓更多的科技企業享受融資政策優惠。

第三,創新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企業發展的債務融資工具。重點支持灣區內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科創企業。推廣落實普惠性科技金融政策,完善科創企業與先進制造業企業貸款利率定價方式。

2017年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推出的“技術流”專屬評價體系通過考察企業的知識產權、科研團隊實力、企業所處的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和政府支持力度等,解決了知識產權在金融領域的“信用化”“數字化”問題。建議由監管部門牽頭聯合大灣區金融機構建立科創企業授信標準,構建以知識產權、科技研發能力、科技行業前景等創新要素為核心的評價體系,開發科創企業信用貸款授信模型,實現科創企業融資輕資化、信用化,使得企業貸款更加便捷化。

第四,加快大灣區供應鏈金融發展,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為區域供應鏈金融中心。供應鏈金融已成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突破口。粵港澳大灣區擁有300多個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聚集著中國80%供應鏈企業,物流運輸體系發達,經濟發展迅猛和消費潛力巨大。

2019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城市把促進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作為推動供應鏈產業的重要途徑。廣州、深圳、橫琴等地紛紛出臺供應鏈金融政策。粵港澳大灣區可依托區位、產業與金融優勢,打破地域、行業壁壘,建立高效、專業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加速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相互融通,提高金融供需對接效率。

第五,數據平臺管理規范化。支持傳統金融機構依托互聯網,探索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搭建統一管理平臺,將數據整合并上升為具有安全保障的系統平臺規范化管理,打破數據孤島,提高數據質量,實現數據集中化管理和信息共享。

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和民營科創企業統一征信平臺,解決科創企業信息跨境不對稱問題,推進粵港澳三地跨境征信標準一體化,為企業開展跨境投融資活動提供有效保障。

建立統一的流程監控管理機制,實現“統一管控、專業審核”,實施跨區域、全流程的數據集中化管控和專業化服務,在管控風險的同時提升服務效能,更好地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保駕護航。

成立大灣區科技保險公司、大灣區科技銀行

通過區塊鏈等創新技術,革新產品和服務模式,推動科技賦能保險,實現大灣區內“金融+科技”的雙輪驅動,更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發展。

加快審批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保險公司,或鼓勵保險公司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科技保險專營分支機構。鼓勵保險公司開發涉及技術轉移、自主研發、專利技術、知識產權等領域的專屬保險產品,在大灣區開展專利執行保險、專利侵權責任保險、專利質押貸款保險等產品試點,促進企業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同時鼓勵保險公司在績效考核中強化對科技創新類企業風險控制、保險承保、保險理賠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成效。允許在粵保險公司通過港澳再保險,分散保險風險。

支持建立大灣區科技銀行。由政府牽頭引導大型銀行,特別是大型國有銀行聯合成立專門的科技銀行,專門開展科技貸款業務,加強與其它科技金融主體和高新區政府部門互動,從而推動各方風險控制及信用評估方面的合作,積累科技金融業務經驗,提高針對科技金融的風險控制能力,達到重點解決灣區內民營科創企業的融資和融資風險管理問題。

支持粵港澳三地政府出資成立大灣區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支持金融機構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展信貸,分擔金融機構對當地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信貸的損失,同時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

風險準備金方面,使用風險共擔的模式。如金融機構承擔50%,風險準備金承擔50%,在補償金融機構對科技企業貸款風險損失的同時抑制金融機構的風險追逐行為。在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上,粵港澳政府可以借鑒日本政府的做法,建立完善的融資信用擔保體系和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制度,從信用保證和信用保險兩個角度為中小科創企業增信,形成對中小微科創企業的雙重融資擔保。

(作者于孝建系華南理工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與貿易學院金融學系副教授,徐維軍系廣州市金融服務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決策科學系教授。)

    責任編輯:王琳杰
    圖片編輯:施佳慧
    校對:張亮亮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皇马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技巧方法| 威尼斯人娱乐城活动lm0| 豪享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隆昌县| 大发888真钱棋牌| 澳门百家乐游戏皇冠网| 百家乐官网博彩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广平县| 大发888娱乐城客服电话| 杨公24山日课应验诀| 百家乐官网投注限额| 太阳城棋牌| 百家乐技巧技巧| 百家乐预测和局| 网络百家乐官网公式打法| 从江县| 娱网棋牌大厅下载| 百家乐网开服表| 中西区| 博狗备用| 真人游戏 豆瓣| 郑州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娱乐天上人间| 百家乐官网游戏试| 百家乐官网是否有路子| bet365备用bd| 大发888客户端的软件| 威尼斯人娱乐城老lm0| 威尼斯人娱乐 老品牌| 水果机榨汁机| 大发888官网多少| 二八杠技巧培训| 大发888官方df888gwyxpt| 大发888娱乐城官网| 大发888怎么下载| 尊龙百家乐娱乐城| 大发888娱乐城下载lm0| 免费百家乐统计| 百家乐玩揽法大全| 鼎龙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