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門一線成抗疫“火線”,上海海關踐行“疫情當前海關不退”
在抗擊疫情的日日夜夜里,上海海關近萬名關員的勤勉奉獻,在普通崗位上抒寫家國情懷。其中,在國際性客貨運輸樞紐守衛國門的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本文圖均為 新華社 圖
“戰斗”,在除夕夜打響!
1月24日(農歷除夕)晚9點半左右,忙完一天工作、正在回家途中的浦東國際機場海關副關長王慧峰,突接報警電話:“有幾十名重點地區旅客從境外乘機回國,其中有發熱乘客……”
王慧峰在浦東國際機場海關分管衛生檢疫工作,她聞訊迅即返崗,在旅客通道現場指揮“戰斗”。一名名正與家人吃年夜飯的備勤關員接到命令,同樣迅即返崗“參戰”。按照預案程序,測量體溫、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負壓室篩查、救護車轉運……等全部工作完成,已是大年初一凌晨3點半。
正是除夕那個不眠之夜,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正式啟動防控疫情應急戰備。正是在那批回國旅客中,篩查發現了上海口岸第一例和第二例疑似染疫人員。以此為標志,浦東國際機場從國門一線變成了抗疫“火線”。
平時,浦東國際機場每天有650多個航班進出境,出入境旅客總數超過11萬人次,旅檢及登臨檢疫的關員總數不過300人,相關監管工作已處于飽和狀態。從國門一線變成抗疫“火線”,上海海關一聲令下,各隸屬海關上千名工作人員紛紛報名,分批支援機場,真正踐行“疫情當前、海關不退”的國門衛士承諾,力爭“絕不漏放、也不錯留”一名旅客。

機下寒風刺骨機上挑戰重重
胡駿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值機處的一名關員。疫情當前,當他與同事全副武裝,如同動畫片中的“大白”一樣登上一架架“重點航班”,都要鄭重告知旅客:“我們是中國海關,將對此次航班實施登臨檢疫……”
“登臨檢疫的壓力不可能不大。但這個時候,我要告訴乘客,海關登機檢疫,就是對大家健康最大的保證!往往這樣的溝通之后,我們收獲的是旅客理解、支持的掌聲。”胡駿說。
老關員孫明沁這樣描述近20天來登臨檢疫經歷:防護服里只能穿薄薄的內衣,站在機坪上,寒風刺骨。遇到下雨,更是濕冷,防護面罩瞬間就會被打濕,視線模糊中進入機艙,又要經受陡然升高的艙溫,待完成檢疫走下飛機,防護服里的衣服已然濕透……
關員李晨陽新婚燕爾,原計劃春節回老家過年。出于衛生檢疫工作的敏感性,她與夫君商量決定,取消休假、留在工作崗位。近20天特殊的工作經歷,讓她印象最深的既有深夜才有空閑吃到的晚飯――那個微波爐加熱了又因緊急登臨檢疫任務不得不放下的快餐盒,還有一些旅客的支持與配合。

快速驗放,傳遞抗疫全球力量
浦東國際機場海關物控查檢二處副處長賈文浩向新華社記者講述了一個小故事:1月29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中國捐贈的一批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控物資,空運抵滬后快速通關。一箱箱貨物體積較大,取貨方開來了一輛2噸卡車,根本裝不下。海關關員馬上跨前一步,現場協調了東航運輸隊3輛8噸卡車,將捐贈物資免費運送至相關存放點。
據物控查檢一處處長王偉軍介紹,浦東國際機場圍場內坐落著6個貨棧、121個倉庫。近期由于事出緊急,運載疫情防控物資的境外貨機常常半夜抵達,一些收貨方辦好通關手續后卻還不知道貨在哪里。防控疫情應急戰備期間,浦東國際機場海關不僅承諾全天候通關保障,還主動協助相關收貨方報關、尋找,“有時候過了半夜12點還在打電話溝通”。
浦東國際機場海關綜合業務處副處長宓鴻燕告訴新華社記者,2月以來,每天都要辦理二三十票有關疫情防控捐贈物資的報關申請。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捐贈物資由浦東國際機場海關入境,不僅用于上海,更多的是運往湖北等全國各地,從而匯集起一股中外團結互助、共抗疫情的“全球力量”。
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承諾,裝載疫情防控物資的進境貨機抵達前即可提前申報,一落地馬上驗放,海關在整個通關流程中所用時間不超過1個小時并盡可能縮短,甚至可以達到“秒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