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當全家都在發熱咳嗽,一個醫生家庭是這樣做的
呼吸頻道
以下文章來源于朵姐 ,作者朵姐

朵姐
這是一位醫生妻子講述的真實故事,她本人也是醫生。
時間: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早晨9點
女兒還沒醒,摸摸她額頭,還是有點熱,我內心不安。
刷了下手機,全國又增加了700多例,內心越發焦灼。
10點,老爸老媽等著外孫女的體溫測量結果,只能去給還有些迷糊的女兒量體溫,36.5度,立刻給老人打電話匯報讓他們放寬心。掛了電話,我的情緒略為放松,但是內心清楚知道,這是在昨夜吃了退熱藥后的結果,體溫的真實進展仍然還需要等待。
情緒莫名煩躁。
因為在昨天早晨,我們得知女兒發熱了。這時節,大家都敏感,意味什么都知道。
用“得知”而不是“發現”字眼,是因為女兒在前一日晚間已經自覺不舒服而早早睡覺,夜間起床三次找體溫計、喝水,迷迷糊糊燒到早晨八點,才在微信中呼喚我們,我倆醒來后才看見女兒微信上發的SOS字樣,還在想她又搞什么幺蛾子。電話問她,“我發熱了”,我驚得床上跳了起來。
待我下樓去看她,量體溫,38.4度,女兒說昨晚迷迷糊糊做了夢,夢到和本省省長一起上了電視新聞,因為她被作為了冠狀病毒的新型樣本,對醫學研究發展做了貢獻(說明女兒心理壓力還是蠻大的)。
已經大四的女兒什么都懂,大學專業又是新聞專業,對外界信息的攫取和吸收比我們理性和冷靜的多。她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她知道她有“武漢同學接觸史”:在1月20號和一武漢回來的同學一起見面吃飯聊天,我估計她們見面時間也就是鐘南山院士在武漢的時間。事后女兒和同學再三確認,同學是3號從武漢回來的,按照診療方案早已經過了14天的潛伏期,我們便安心了。昨晚一發熱,女兒估計是想著說不定她的病情會對疾病潛伏期的確定提供新的證據。
先生顯得比我還要焦慮,他擔心的疾病和女兒想的一樣,但是兩人對于疾病來源想的不一樣,因為——他咳嗽好幾天了。
時間:
2020年1月22日,小年夜前一天
先生是肝膽胰外科醫生,一般每周出一次專家門診。那天又是出門診的日子。
晚上回家,就有些咳嗽了。他有些緊張,我安慰說所有病例都有武漢接觸史,你就是普通感冒。他拼命回憶最近接觸的患者有沒有從武漢回來的。
1月23日,小年夜繼續上班,回家說科室一位病人術后發熱了。醫生問了病史,說是11月份去過武漢。我安慰說,絕對沒事,沒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時醫院照樣發熱咳嗽病人不斷。
大年夜一天,他在家自我隔離,待在樓上不下樓。吃年夜飯時經勸說后勉強下樓,帶了口罩,自己不夾菜,拿了碗讓我夾菜給他吃。我笑說:你很像皇帝嘛,我是宮女專門給你布菜的。
時間: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
一早醒來告訴先生,我也咳嗽了。他很難過,覺得自己罪過不小。沒想到幾分鐘后,我們得知女兒發熱了!
先生情緒顯然有些失控了。追問著女兒各種癥狀:有無咳嗽,乏力;有無胸悶呼吸困難;有無腹部不適等等等等,要帶女兒去醫院查血,查胸部CT。雖然我也有些驚疑不定加小小恐懼,但我知道這時候我必須冷靜。我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對疾病的敬畏只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對家庭對妻兒的愧疚,覺得是他的原因使得全家被感染了。
我首先把我們大家的發病癥狀梳理了一下,覺得女兒生病和先生的相關性不太大。此時先生也恢復了冷靜,我倆分頭采取措施:我和醫院醫務科的同事通了電話,首先目的是匯報了我家的情況,咨詢最新診療方案意見,一致覺得現有證據不支持為新冠病毒的疑似病例;先生電話咨詢了醫院感染科的同事,獲得了抗擊新冠病毒肺炎一線醫師的意見和建議。
首先是和外界的隔離。我電話老爸老媽,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單方面卸任我春節假期大廚的職務,讓他們不要再來我家吃飯了。然后,我倆坐下來好好分析現在形勢,先生還是傾向于去醫院做檢查排除一下。
我權衡了一下采取不同措施的可能結果和應對方法,覺得不管是否會被確診,女兒現在只有唯一的發熱癥狀,其他無一咳嗽胸悶等肺部癥狀,顯然是屬于輕癥患者,采取的診療方法也就是對癥治療,和普通感冒沒有任何區別,我兩個都是醫生,完全能夠勝任基本的居家診療。
要知道,醫院已經有五位同事出征支援武漢,人手已經很緊張了,我們就不要增加醫院同事的工作量,耗費寶貴的醫療資源了,何況,就診過程還會增加自已和他人相互交叉感染的風險。
在說服先生后,我們決定不帶女兒去醫院了,我們自行去醫院以最快的速度配藥回家。于是一家三人開始認認真真在家實行隔離,自我監測,自我治療。
在家中,我們實行的分級防護:我和先生之間癥狀相似,都是喉嚨疼痛,咳嗽咳痰,屬同類難兄難弟,相互之間無需防護了。女兒和我們屬于不同種類的病友,進女兒房間都是帶好了口罩的。
女兒沒有胃口吃飯,吃下去的藥還全部都吐了出來,堵塞了水池。先生化身管道工人,徒手清淤。中飯和晚飯我倆也就隨便對付一下。只是到昨夜間,女兒體溫又升至38.5度。我只能再次給女兒吃了退熱藥,回房間睡覺。因為,我和先生還在咳嗽,我知道必須確保自己得到足夠的休息。
現在,女兒體溫降了些,除發熱沒有出現其他癥狀,我咳嗽仍在持續似有加重,先生的咳嗽似乎有所好轉。
刷手機發現本地出現了一些搶購的跡象,默默想了想,家里的物資還可以支撐一周,就繼續和外界隔離。
恢復些精力的女兒說,科比走了。
官宣的病例數在猛增,正在刷手機的先生說,他們陸軍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出征在武漢的同學,發回的消息也顯示防控形勢嚴峻。
2020,悲傷的事件已經很多了,我想,物極必反,離春天繁花盛開時越來越近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