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比去世,炒鞋黨斂財
原創 杜莉莉 PingWest品玩
因為熱愛,所以被收割。
2020年1月26日,美國NBA球星科比·布萊恩特在卡拉巴薩斯因直升機事故喪生,終年41歲。當球迷在為科比的意外身亡悲痛時,有些人則在利用這份悲痛斂財。

Undefeated x Nike Kobe 4 Protro”Lakers” 聯名紫金,1月26日,這款球鞋的42碼的售價是¥1999,在科比逝世的消息爆發后,1月27日最高炒到了¥19999。24 小時不到翻了10倍。
Nike Kobe 5 Protro“Chaos”小丑2019版,1月19日時這款球鞋的41碼售價是¥3499,到1月27日下午就漲到了¥9999,而更熱門的42碼則被炒到¥19999。

科比·布萊恩特曾帶領湖人隊5次獲得NBA總冠軍,2次總決賽MVP,1次常規賽MVP,4次全明星賽MVP,共18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他于2016年4月14日正式退役。“凌晨四點”的故事更是激勵著無數后輩。
回顧他短暫的41年人生,我們自然能夠理解在他的光環之下,與之有關的產品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購買和收藏。這次科比的忽然離世,更是推動了相關產品價格的上漲。

得物App并非唯一一個因為炒鞋販子炒鞋而導致球鞋價格不理性上漲的平臺。
淘寶上也有大量科比鞋款被炒鞋販子拍下,這些商品頁面顯示“已拍完,但還有人未付款,待會兒來看看!”正如字面含義,這些商品已被拍下,但消費者尚未付款。拍下但不付款的這種行為,經常出現在炒鞋販子炒鞋時。

淘寶上的商品價格不是隨市場價格自動調整,而是人工修改,所以當球鞋價格波動劇烈時,經銷商會因為無法及時跟隨市場動態而付出大量無效的勞動力。
“炒鞋熱”從2019年爆發,這團火至今未滅。
沒有絕對的清白
炒鞋流程是一個混亂的鏈條。
我們會看到 Nike、Adidas 等品牌方,跟品牌合作的制造商、跟品牌合作的經銷商、得物App、nice和斗牛等平臺方、炒鞋方和消費者等。一雙鞋從制造到出售,每一個環節都是不透明,鏈條上的每個角色都可以隨機轉換成另一個角色。
此前有品牌官方合作的經銷商告訴記者,除了自營渠道外,他們會把銷量不佳的鞋款賣給下級商家,以減少庫存;也會保留少量限量鞋款,以高于原價的價格賣給下級商家,以謀求更高收益。
此外,他們也會給得物App和nice等平臺的“極速”服務供貨。平臺對合作方有倉儲量的要求,這對原本就經營線下店鋪和天貓旗艦店的經銷商來說,不算是高要求。對他們來說,平臺只是其中一個銷售渠道。
品牌合作制造商也會制造假鞋。有制造商告訴記者,前幾年和某球鞋品牌合作時,會多做一批球鞋,這部分鞋會賣給下級商家。他認為,這是同套模具,同樣材料,只是銷售渠道不同。
作為平臺方,得物App、nice和斗牛等在“炒鞋熱”中的收益最大。得物App創立3年,估值已達10億,躋身獨角獸。nice有4年沒有拿到過投資,轉型后拿下數千萬美金的D輪融資。雖說現已申明“只穿不炒”,也下線了寄售、極速PLUS、成交曲線、漲幅榜等服務,但在它們崛起的這一路上,都是在借力,甚至助力“炒鞋”。
無論中間有多少博弈,球鞋作為一種商品,最終還是要落入消費者手中。可想而知,這些產品幾經轉手,水漲船高,但最終還是會在真正熱愛的人手中。因為熱愛,所以容易被收割。
平臺的選擇
針對此次科比相關商品的價格劇烈波動,得物App決定下架相關商品,并且對37名違規用戶采取 “下架全部出價,封禁賬號7天”的處理措施。違規賬號在被封禁期7天內無法再在平臺上以主動出價方式出售任何商品,但此舉不影響已下訂單。目前科比相關產品上架時間尚未確定。
得物App官方表示,平臺是競價模式,買家看到的價格是當前的最低價。現在官方主要通過調整保證金比例打擊惡意炒賣,將階梯加絕對值的收取方式,變更為比例收取,大幅提高保證金比例,提高賣家惡意違約的成本,以加強制約。
2020年1月2日,毒App正式宣布品牌升級更名為”得物“。官方表示,新更名的得物App將專注打造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不斷擴充球鞋服裝之外的潮流單品品類,為年輕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潮流網購體驗。
品牌升級是平臺必須做的選擇。即便得物App一直強調自己是球鞋交易平臺,且倡議“球鞋只穿不炒”,但由于它原本就是借助“炒鞋”吸引到大批消費者和資本關注,所以“毒/得物=炒鞋”這個形象很難在短期之內被取代。
對資本來說,當平臺被資本認定是炒鞋平臺時,它就很難吸引資本繼續投入。任何炒作都有一個生命周期,如果大家都認為這是個炒作平臺,就證明他的生命周期快要結束了。對消費者來說,他們對炒鞋平臺沒有忠誠度,哪個平臺能夠讓他用更低的價格買到產品他就會去那個平臺消費,但他會對品牌有忠誠度。
得物App在風口上吸引到資本和用戶后,就必須更新自己的品牌,培養品牌忠誠度。有從業者向 PingWest 品玩記者透露,得物App已經在接觸多個國內一線的潮流品牌,希望能促成收購。收購潮流品牌,用潮流社區的新定位,替換自己炒鞋的舊形象,是得物App為了做一門長期生意必須做的選擇。
但目前“毒/得物=炒鞋”的形象還是牢牢占據了消費者心理。消費者一想到炒鞋,就聯想到得物/毒App。
*本文版權歸“PingWest品玩”公眾號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章已于修改閱讀原文
原標題:《科比去世,炒鞋黨斂財》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