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連睡覺都戴著耳機的你,小心被失聰纏上
如今耳機成為了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不管是走路,坐地鐵都會看到人們耳朵上插著它。

而近年來出現和普及的無線耳機,更是取代了有線“耳環”成為年輕人耳朵上摘不下來的東西,那么長期聽耳機會給耳朵造成負擔嗎?又有哪些危害呢?跟著小摩一起來看看。
1.損害
臨床上出現最多的,首先是耳機給外耳道造成的損害,比如引起疼痛、濕疹等。

戴耳機會造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耳道里面空氣不通暢,容易潮濕,容易誘發外耳道炎癥以及外耳道濕疹。

外耳道的損害經過治療一般可以恢復,但長期帶耳機對于聽覺的傷害卻是不能逆轉的。

為什么戴耳機聽到的聲音容易損害聽覺,而正常生活中的聲音卻不會呢?主要還是因為耳機塞到耳道里,聲音能量會更集中地向中耳和內耳傳遞,過大的聲音刺激會對內耳的毛細胞造成不可逆性的損害。

2.高頻聲音
人耳可以感知20赫茲至2萬赫茲之間的聲音,常戴耳機造成的損害往往從高頻聲音的感知能力退化開始。這些高頻聲音并不在我們正常生活的語言交流頻段中,因此患者往往已經聽力受損,卻未能感覺到,有的患者會僅僅表現出耳鳴的癥狀,若不及時檢查就醫,等患者感到聽力變差時再去醫院就診,往往為時已晚。

據專家說,戴耳機雖然會對各個頻段的聽覺毛細胞有影響,但對感知高頻段聲音的毛細胞更容易造成損害,所以不正確地使用耳機,往往會表現為高頻耳鳴或高頻區的聽力下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當聲音超過85分貝時,長期收聽會嚴重損害聽力,而許多人的使用場景是上下班通行時,比如地鐵里、大街上這些環境噪音本身就在75-90分貝以上的地方,想要聽清耳機里的音樂,音量一定會超過安全標準,此時佩戴一副降噪耳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許多人塞著耳機睡覺也是不可取的,專家說就算后面音樂會自動停止,但耳塞還是持續塞住耳朵,對外耳道的刺激會一直存在,這樣會引發外耳道相關疾病;如果睡著了而音樂一直播放著,一定會超過戴耳機的安全時間,那會更進一步地損害內耳毛細胞和聽神經。

3.專家建議
戴耳機一定要控制使用時間,因工作需要戴耳機時間較長者,可選擇耳罩式耳機,對聽力的損傷要小一些。

專家說聽力下降特別是高頻區域下降的人容易出現耳鳴,如有此癥狀一定要去醫院做正規檢查,來了解內耳毛細胞、聽神經有沒有功能受損;如果感覺聽力下降,或在嘈雜的環境下,雖然能聽到聲音但聽不清楚,也要去醫院就診。

王璟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耳內科主任
門診時間:
周三全天(汾陽院區)
周一全天、周四上午(浦江院區)
策劃:施玉華
記者:李佳運
編輯:施敏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