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癌癥第一次沒切干凈,還要做第二次手術,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
原創: 小曾先生01 普外科曾醫生
術中快速病理沒有發現癌細胞,術后發現有癌殘留,算不算醫療事故?
前兩天,曾醫生在網上收到一位患者的咨詢,她是一位乳腺癌的患者小李,今年只有25歲,還沒有結婚生子。體檢發現的乳房腫物,腫瘤大約有3*3厘米,穿刺活檢證實為癌癥,在當地醫院做了保乳手術,就是單純的切除癌癥腫塊,保留乳房。

醫生建議小李再次手術,有可能無法保留乳房了,小李非常的傷心,她還沒有結婚生子呢!她有這樣的疑問,手術中是如何確定手術范圍的,需要切除多少正常的組織?為什么術中的快速病理檢查,沒有發現癌細胞,但是最終病理檢查發現了癌細胞。
今天曾醫生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做完手術之后,外科醫生會把切下來的腫瘤組織,送去病理科,病理科醫生把腫瘤組織固定,染色,制作成病理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癌細胞的形態,浸潤范圍,有沒有淋巴結轉移等等。其中有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觀察切緣有沒有癌細胞。
什么是腫瘤切緣呢?
做手術的時候,不僅僅是切除肉眼看得見的腫瘤團塊,還需要切除一些周圍的,看似“正常”的組織。請注意,我這里用的是雙引號的正常,因為單個的癌細胞非常小,肉眼是看不見的,需要在顯微鏡下,放大幾十至幾百倍才能看得清楚。

那做手術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切除一部分周圍的“正常”組織,確保癌細胞都被切除了,達到根治,切除的邊界,就是腫瘤的切緣。
怎么確定腫瘤切緣?
需要切除范圍多大的正常組織?這個并沒有定論,沒有統一的標準。因為每一種癌癥的生物學行為不一樣,發生周圍浸潤的程度不一樣。在臨床上面,我們是根據臨床經驗,根據既往的病理結果,來判斷應該切多少。
對于乳腺癌,一般認為只需要切除腫瘤團塊周圍0.5厘米至1厘米的乳腺組織,就可以保證90%以上的患者,切緣是陰性的,沒有癌細胞。

是不是切得越多越好?
有些患者會說,那醫生可不可以多切一點,這樣就可以保證切緣陰性了。從理論上說是這樣的,但是不能切得太多,以乳腺癌為例,如果你要做保乳手術,切得太多,那么乳房的外形就會受到影響,保乳的效果就不好了。
所以,醫生需要平衡美觀和治療效果,選擇合適的切除范圍。
術中快速病理可以100%確診嗎?
為了確定是否切干凈了,了解切緣有沒有癌細胞。做手術的過程中,醫生可能會把切緣的組織送去病理科,讓病理科醫生快速檢查,看看有沒有癌細胞。這種檢查叫做冰凍病理,大概30分鐘左右出結果。

癌細胞累及手術切緣,是不是沒切干凈?
如果病理科醫生在手術切緣的組織中發現了癌細胞,那就是沒切干凈,說明切緣陽性。一般來說,切緣陽性,說明癌細胞的浸潤性很強,惡性程度比較高。
切緣陽性應該怎么辦?
如果切緣陽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追加手術,再切除一部分看似正常的組織,保證切緣陰性。
如果患者身體條件較差,不能耐受再次手術,那應該怎么辦呢?那應該進行局部放療,用放療殺滅局部的癌細胞,同時配合化療,殺滅潛在分布的癌細胞。
所以,小李的這種情況,是可能出現的,盡管發生率不高,但確實可能出現,現在醫學存在這樣的局限性,全世界都是如此。希望以后會有更發達的醫學檢測手段,可以更加準確的判斷切緣有沒有癌細胞,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
原標題:《癌癥第一次沒切干凈,還要做第二次手術,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