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先睹為快| 東山魁夷巨作揭開面紗,上博再現唐招提寺御影堂

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 陸林漢
2019-12-12 19:37
來源:澎湃新聞
? 古代藝術 >
字號
展覽內容策劃,上博展覽部金靖之導覽,介紹東山魁夷隔扇畫和《東征傳繪卷》。(01:52)

“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鑒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將于下周一(12月16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展出描繪鑒真弘揚佛法、壯烈人生的《東征傳繪卷》(日本重要文化財)等5組該寺珍藏的與鑒真相關的珍貴文物,尤其引人矚目的則是日本名畫家東山魁夷受托為唐招提寺御影堂繪制的68幅巨型隔扇畫。

目前布展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澎湃新聞今天到上博展廳先睹為快,此次展覽有別于以往文物陳列于展柜或畫作懸掛于墻的展陳形式,而是仿照御影堂內的空間布置,分割為五個空間,依序陳列了東山魁夷《濤聲》、《山云》等五個主題的巨幅隔扇畫,整個展廳顯得渺遠而空靈。

東山魁夷描繪鑒真大師的家鄉揚州風光隔扇畫《揚州熏風》(局部) 
展覽現場的東山魁夷隔扇巨作《濤聲》 (上海博物館供圖)

上博展廳重現唐招提寺“御影堂”

唐招提寺 御影堂

唐招提寺中的御影堂是供奉鑒真和尚像的地方。據悉,御影堂始建于康平三年(1060年),原是奈良興福寺別院內的建筑,后數度重建。在1962年,花了三年移建至唐招提寺。御影堂位于唐招提寺后部,鑒真大師的墓在御影堂東邊的小樹林中。

據本次展覽的內容策劃、展覽部金靖之介紹,此次展覽分為兩大部分,步入展廳后從東山魁夷作品開場,沿著展廳一路走到唐招提寺文物。御影唐1960年代移建至唐招提寺后,四壁一直空白沒有作品,唐招提寺囑托日本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為御影堂作隔扇畫。1971年,東山魁夷答應為御影堂作畫,距離他接到創作之邀已是三年之后。

東山魁夷

“環顧御影堂,可以發現其實這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金靖之說,東山魁夷曾自述:“鑒真和尚雖然經歷了那般苦難,仍然堅持渡海來到日本,或許也是因為憧憬日本國土之美的緣故吧。遺憾的是,當和尚踏上日本時,卻早已失明。每每思及于此,便越發感覺到繪制日本國土之象征的山巒和大海的意義了。”

展覽現場(上海博物館供圖)

因此之故,東山魁夷在御影堂的宸殿大殿和上段廳堂的隔扇,繪制了日本的大海和山巒,名為《濤聲》和《山云》。《濤聲》以東海里掀起的巨浪撞擊礁石時的景觀和此起彼伏的層層海浪為主題,以近乎單一的色調描繪出一個層次的空間。《山云》以群山為主題描繪初夏雨過天晴、郁郁蔥蔥的叢山峻嶺中煙云繚繞的景象。畫家遍訪東海沿岸觀察大海的姿態,聆聽海浪的旋律,又遍訪日本名山大川,用朦朧而幽遠的表現手法描繪胸中日本的山海景象。

《濤聲》和《山云》于1975年5月制作完成,意在表現鑒真懷著弘揚佛法的壯志,初次登上日本列島時的感受。那時他雖已雙目失明,但耳畔響起了海浪的歡呼身體感受到了海風拂過時的溫柔。
東山魁夷 《山云》御影堂內部
上海博物館展廳內,東山魁夷 《黃山云曉》題款部分與觀眾的影子

上博在展廳內仿照“御影堂”內的空間布置,分割為五個空間,依序陳列了東山魁夷《濤聲》、《山云》……甚至搭建出了日式榻榻米。

上博展覽現場《揚州熏風》(上海博物館供圖)

隨著步履的變換,展現在眼前的畫作也依次發生著變化,之后是巨幅《黃山曉云》、《揚州熏風》、《桂林月宵》。這三幅對應的是供奉鑒真坐像的佛龕青松齋和左右兩側廂房,繪制的是鑒真故鄉中國的風景。《揚州熏風》則是畫家對鑒真大師的家鄉揚州瘦西湖風光的描繪,讀之一片空靈。

鑒真和尚坐像和佛龕,佛龕內部是東山魁夷創作的《瑞光》 

公元763年(天平寶字七年)鑒真大師圓寂,享年七十六歲。弟子們預知鑒真即將圓寂特制作了大師的生前肖像(干漆?國寶),安放在山內開山御影堂。“揚州是鑒真的故鄉,鑒真從揚州出發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最后長眠于日本。畫家在供奉鑒真坐像的佛龕以水墨畫的形式描繪了揚州的風景。瘦西湖兩岸煙雨蒙蒙,輕柔的楊柳在風中飄然起舞,空氣清新而又寧靜。在兩側廂房中分別描繪了云海中的黃山和月光下的桂林山水。”金靖之說。

為了繪制中國風景,東山魁夷曾三次去中國寫生收集素材,不僅僅是鑒真的家鄉揚州,也去了北京、西安、洛陽、上海等地,以及桂林和黃山,甚至是新疆烏魯木齊和吐魯番。歷時10年完成了御影堂內的隔扇畫。

《東征傳繪卷》再現鑒真6次東渡終成行的曲折

從“御影堂”步入下一展廳,銜接的是展覽的第二部分,來自唐招提寺的鑒真文物,展出描繪鑒真弘揚佛法、壯烈人生的《東征傳繪卷》(重要文化財)等5組該寺珍藏的與鑒真相關的珍貴文物。相較展示東山魁夷畫作展廳的空靈,這個展廳更為緊湊而肅穆。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五條町,公元759年,日本天武天皇的皇子新田部親王的舊宅邸地被賜予鑒真并建成了唐招提寺,現保存有國寶十七件,重要文物二百多件。
《東征傳繪卷》(局部)
《東征傳繪卷》(局部)

日本重要文化財《東征傳繪卷》是日本本土繪畫的代表“大和繪”,描繪了鑒真從出家到東渡日本建立唐招提寺的輝煌一生。大部分故事情節根據日本奈良時代(710-794)著名學者淡海三船(722-785)編寫的《唐大和上東征傳》繪制。1298年由唐招提寺的下屬寺院,地處鐮倉(今日本神奈川縣鐮倉市)的極樂寺僧人忍性(1270-1303)負責規劃制作,進貢給唐招提寺。作品由鐮倉的畫工六郎兵衛蓮行繪制,書法大家藤原宣方等人分別書寫敘文。當時共有十二卷,十五世紀后期已經演變成五卷的形式。

《東征傳繪卷》(局部)

此次上博展出兩卷,卷二(展出時間2019年12月17日至2020年1月12日)和卷五(展出時間2020年1月14日至2月16日)。

唐招提寺初建之時日本孝謙天皇(749-758年在位)題寫的敕額

此次展覽還展出了唐招提寺在唐代初建時的木匾額,唐招提寺”四個大字為豎排雙鉤體,刻于木制匾額上。據寺院文獻記載此匾為唐招提寺初建之時日本孝謙天皇(749-758年在位)題寫的敕額,掛在講堂或者中門之上。以行書書寫,字體纖細,略有王義之的風格。當時匾額應該是上了顏色的,現已不存。

15世紀的日本《鑒真像》(局部)

另外還有日本國寶金龜舍利塔、日本重要文化財唐招提寺藏《一切經》和《鑒真和尚像》。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特辟了一個“友誼之橋”版塊,展示中國佛教領袖、書法家趙樸初為促進中日文化交流所做的貢獻。據金靖之介紹,1980年“鑒真和尚坐像”曾唯一一次回到中國展出,當時就是趙樸初力促,一周內參觀人數達到21萬人次。趙樸初還為東山魁夷來中國取材寫生奔走相助,架起了中日兩國之間的友誼之橋。

趙樸初先生贈日本唐招提寺書法
    責任編輯:錢雪兒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足球| 太阳城百家乐口诀| 百家乐官网对打反水| 大发888充值 在线| 风水24山向| 皇冠百家乐官网客户端皇冠| 大发888老虎机下载免费| 百家乐赌场破解| 百家乐官网不锈钢| 百家乐官网博娱乐网| 游戏机百家乐官网作弊| 欧洲娱乐场| 蒙特卡罗娱乐网| 大发888娱乐城充值| 博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实时路单| 百合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凯旋门百家乐技巧| 高尔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官网技巧经| 百家乐官网最佳投注法下载| 赌百家乐官网的体会| 桐梓县| 新世纪娱乐城信誉怎么样| 大发888东方鸿运娱乐| 百家乐五湖四海娱乐| 百家乐游戏规则玩法| 百家乐出千技巧| 属鼠跟属虎做生意| 百家乐官网的最佳玩| 百家乐官网筹码免运费| 百家乐官网在线赌场| 百家乐官网出庄几率| 百家乐官网真人娱乐城陈小春| 百家乐官网统计| 百家乐官网赌博公司| 广东百家乐官网桌布| 百家乐官网怎样看点| 百家乐官网庄闲机率分析| 百家乐官网的连庄连闲|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