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蘭州獸研所多人布病抗體陽性,中國農科院其他所組織學生體檢

12月6日晚,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他們針對蘭州獸醫研究所出現的多人疑似感染布病情況,在例行體檢中,加入了布病檢查項目。6日下午,該所組織了部分學生進行布病檢測,“(暫時)沒有(發現)感染布病的學生。”接下來,該所會陸續組織更多學生做相關檢查。
該工作人員表示,上述安排原本是按照中國農科院危險化學品管理專項整治要求進行的,主要包括實驗室設備檢查、組織考試、普及科學認識等工作。
澎湃新聞注意到,11月8日,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官網發布一則《蘭州牧藥所開展突發實驗動物生物安全事件應急演練》消息顯示,本次演練活動模擬普通級實驗動物發生1例疑似急性傳染病事件(Ⅱ級);工作人員受到實驗室內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的感染或侵害等7個場景開展。
6日晚,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學習的學生朱齊科(化名)告訴澎湃新聞,該所日前也組織學生進行了布病項目的體檢,現在學生們正在等待檢測結果。
蘭州獸醫研究所所內公告欄內張貼的一份加蓋公章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關于成立疑似布魯氏菌感染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的方案》顯示,11月28日和29日,該所同一課題組連續上報兩起、共四人疑似感染布魯氏菌事件。隨后,該所另一課題組也上報一起類似事件。陽性報告數量逐漸增加。
約一周后,12月6日下午,蘭州獸醫研究所官網通報稱,已發現該所65人呈布魯氏菌血清學陽性。個別人員身體不適。
該通報未提及從首例布病抗體陽性,何以快速蔓延至65人。他們是否都接觸了感染有布魯氏菌的動物,如何接觸的?該通報未提及該所內可疑的傳染源或傳播途徑。
該通報稱,“首例陽性發生后,11月29日組織學生進行診治。”具體的疫源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該通報同時提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疾控中心、甘肅省疾控中心、甘肅省獸醫局、蘭州市衛生健康委、蘭州市疾控中心、城關區和七里河區疾控中心等多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介入。
6日晚,蘭州獸醫研究所學生吳涵(化名)告訴澎湃新聞,他沒有感染布病,也不擔心自己會被傳染,“布病沒有那么嚴重,很多人對布病歧視太大了”。
但該所另一名學生王武秉(化名)表示,他很擔心被傳染,“我們課題組就做布病研究,我經常要采集布病羊的血液。”他還稱,“(因為前述65人疑似感染事件)想過暫時離開所里一段時間。”
布病抗體呈陽性的學生張培德(化名)向澎湃新聞提供了自己的檢測報告。他說,12月6日上午,校方組織學生前往醫院,“大巴車50多個座位,基本上都坐滿了。”“做了一些常見的身體檢查,醫生開了利福平和四環素等抗生素藥物。”
蘭州獸醫研究所學生提供的一份視頻稱,該所相關領導5日與學生就布病疑似感染事件溝通。有學生在溝通會上大聲問,“他說的,我們都學過,我們也知道……”“你們是做了很多努力,但我們什么時候開始治療呢?”
國家衛健委官網顯示,布病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由布魯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傳染源,布魯氏菌可以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徑傳播。急性期病例以發熱、乏力、多汗、肌肉、關節疼痛和肝、脾、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慢性期病例多表現為關節損害等。
中國疾控中心官網信息稱,布病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病情輕重差異也較大,尤其近些年非典型病例頗不少見。該中心官網發布的《布魯氏菌病診療指南》(試行)指出,男性病例可伴有睪丸炎,女性病例可見卵巢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