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8
上海自然博物館探秘,人能在自然里找到答案
原創: 咆哮德 上海有腔調
人對于世界的未知,
總有一種天生的奇異向往。

到隨手塞到嘴里的物件兒,
從撿著紅葉后不住的追問,
到某個傍晚蹲坐在路邊逗弄蟻群的認真勁兒。
之于自然,
我們有太多的疑問需要被回答。

坐落于靜安雕塑公園內的上海自然博物館,
自然有著足夠的底氣接納更多的探索。

回溯自然界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演化歷程,
剖析生命演化的內在機制,
又或者,
只是解答你藏在心底的那個小小的迷惑。

它到底有多大?
它的未來是什么?

最早的生命何時出現?
地外生命是否存在?

不斷提出各種學說與假說,
有的被證實,
有的則被推翻。

忠實記錄了地球幾十億年的演化與變遷。



巖石、土壤、礦產、地貌也細微緩慢的變化著,
為生命提供著舞臺。

共同繪就了一幅絢爛的生命畫卷。





她們閱盡滄桑卻生生不息,
她們有聲有色也無處不在。



歷經孕育、變異、繁盛和衰亡的跌宕起伏,
周而復始。

卻走向絕滅,
凝固為化石。

但歷經滄桑,
繁衍至今。


渺小的還是巨大的,
它們都是生命長河的見證者。

經過億萬年的演化,
有了屬于自己的繁衍生息的智慧。



方才造就了生機勃勃又風云莫測的自然界。




從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到簡單的多細胞生物,
再到紛繁復雜的動植物。





足跡遍布海洋和陸地。

物種是如何演化成現在的模樣?
古人類與今天的人類又有何不同?

到刀耕火種,
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也就是認識自然的歷史。
自然給予饋贈,
智慧凝結人類的文明發展。


產生的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和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

地域環境極復雜的國度,
歷經數千年的傳承與演變,
形成的絢麗多彩、和而不同的中華文明,
詮釋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是中國海岸線的中點,
襟江帶海、依河傍湖。

見證滄海桑田的變遷,
記載了由海成陸的歷史。


魚類洄游的家園,
守望著生靈的來來往往。

如今已是繁華的大都市,
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是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關于生命,
關于自然,
我們渴求探知。
自然給與的回答,
或許在繁復的生命里,
或許在沉積的土石中,
或許在浩瀚的星空上,
又或許,
就在這座靜靜矗立的自然博物館里。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北京西路510號(靜安雕塑公園內)
公交線路:36路、19路、64路、136路、955路、41路、109路、301路、927路、324路、104路等
軌道交通:軌道交通1號線新閘路站(1號口)、軌道交通2號線南京西路站(2號口)、地鐵13號線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為上午8:50至下午5:15,遇周一閉館(假日黃金周期間除外)
售票時間:上午8:40至下午4:30。
成人參觀票:30元 18周歲以上成人
老年參觀票:25元 60至69周歲老年人
學生參觀票:12元 1.3米以上兒童以及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
原標題:《上海自然博物館探秘之旅:人能在自然里找到答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