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一場跨越千年的時裝show

2019-11-07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在中國古代,衣冠服飾非等閑之事

它承載著禮制的觀念

具有政治和文化的象征意義

 

歷史上服飾的演進

無不與生產(chǎn)力的進步、文化的發(fā)展

以及政治制度的更迭緊密聯(lián)系

 

1930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的

龍骨山古人類遺址中

發(fā)現(xiàn)了一枚用獸骨制成的骨針

在當時的生產(chǎn)力條件下

制作這樣的一枚骨針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骨針

這是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

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縫紉編織工具

這說明,在大約兩萬年前

我們的祖先已能夠通過“穿針引線”

縫綴簡單的衣著了

 

1972年,河北磁山文化遺址出土了一件紡輪

這證明了,大約七千年前開始

人類制作服飾的材料

不僅限于獸皮和禽羽

而是可以利用植物或動物纖維

通過紡紗織成布帛

再經(jīng)裁剪制成衣服了

 

紡輪

關于漢服的最早起源

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是在黃帝時期

《史記》曰:

“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

經(jīng)過秦朝的發(fā)展

到了漢代逐漸臻于成熟

 

我們在說漢服的時候

它已經(jīng)不再是簡單的一套服裝

而是包含著一整套的冠服制度

 

左至右: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北朝

左至右:魏晉南北朝,南北朝,隋朝

左至右:唐朝,唐朝,唐朝(中晚期)

左至右:宋朝,元朝,明朝

到了清朝,滿族入關后

下令漢族“剃發(fā)易服”

取而代之的旗袍

原為清朝滿族的一種傳統(tǒng)服裝

 

左至右:明朝,明朝,清朝

雖然實行了大規(guī)模的

甚至是嚴酷的服飾改革

但清朝在許多方面仍沿用或繼承了

明代及以前的服飾制度

 

反映了滿漢文化的相互影響、交融

 

左至右:清朝,1911-1920s,1911-1920s

左至右:1930s-1940s,1940s-1960s,21世紀

“江南三織造”

(江寧織造局、蘇州織造局、杭州織造局)

是皇家的御用織造機構

他們在工藝上追求完美

不惜工本

 

如今,十幾萬件的清代宮廷服飾

是故宮博物院最具特色的

古代文物收藏品之一

是保存完好的、獨特而珍貴的

古代歷史文化遺產(chǎn)

 

據(jù)宮廷檔案記載,目前故宮所藏十幾萬件織繡產(chǎn)品,一半以上來自蘇州織造局

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宮廷書畫中

著名的《雍正妃行樂圖》

描繪的正是雍正妃子身著漢服的日常

足見雍正對漢族服飾的喜愛

 

燭下縫衣

博古幽思

裘裝對鏡

立持如意

清代是我國服飾文化發(fā)展的巔峰時期

而宮廷服飾更以其

完備的典章制度、獨特的服飾風格

精湛的工藝水平、豐富的實物資料

代表著中國服飾文化的最高成就

 

自順治初年頒布剃發(fā)令開始直至清末

可以說,整個清代兩百余年

基本上沒有停止對冠服制度的修訂和完善

足見其重要性

 

清代冠服制度的基本內(nèi)容分為

禮服、吉服、常服、行服、甲胄、官員補服等

是中國歷史上最完整、最全面

最詳細的服飾制度

也是清代森嚴的封建專制制度的重要內(nèi)容

 

古人認為黃色為五方正色

故以黃為貴

清代將黃色又分為

明黃、杏黃、金黃、鵝黃數(shù)種

以明黃為至尊

皇帝登基、“三大節(jié)”等慶典

皇帝均著明黃色朝袍

 

康熙 明黃色緞繡云龍紋鑲海龍緣貂皮朝袍 此朝袍做工精良,為清早期皇帝朝袍中的精品。

清代宮廷服飾的最大特點

是保留了由于游牧、騎射

所需而形成的緊身窄袖的服裝樣式

其中無領袍領衣、缺襟袍、披肩

馬蹄袖、旗鞋以及兩把頭等

是清代宮廷服飾中最鮮明的滿族特色

無領袍、領衣

——

清代的袍服在早期絕大部分

都是沒有領子的無領袍

在穿著這種袍服時

要在袍服里面加穿一個單獨的衣領

也就是“假領子”

 

康熙 大紅色水波紋羽紗雨服 在故宮所收藏的清代宮廷服飾中,這件大紅色水波紋

羽紗雨服為僅存

缺襟袍

——

缺襟袍是清代行服的別稱

這種袍子前襟右下比左邊短約一尺

為的是使騎乘時上下馬更加方便

 

康熙 油綠色云龍紋暗花緞行服袍 此袍紫貂皮領,右衽,馬蹄袖,前后開裾,右裾短一尺。

披肩

——

帝后及官員們朝服中的重要飾件

為清代宮廷服飾獨有

據(jù)推測披肩的這種樣式可能與

滿族祖先為游牧民族、崇尚騎射有關

 

清代服飾制度對于佩戴披肩

有嚴格規(guī)定

非宮廷舉辦的重大典禮

即便著禮服時也不得加飾披肩

披肩均為石青色地

 

雍正 月白色云龍紋妝花紗夾朝袍 提花精準,色彩豐富 是雍正時期江寧織造云錦工藝最高水平的代表

箭袖,又稱“馬蹄袖”

是在清代帝后、皇親國戚

及文武官員的朝袍、龍袍、常服等袖口處

另外接上的一個半圓形飾物

 

箭袖的形成,源于滿族長期處在

北方寒冷地區(qū)的游牧狩獵生活

 

雍正 雪青色八團云龍妝花緞綿龍袍 據(jù)考此龍袍為雍正皇帝生母孝恭仁皇太后烏雅氏所用

由于滿族先民不論男女均用箭袖

進關之后,清代帝王為遵循滿洲遺風

將箭袖在朝袍、龍袍、行服袍及常服袍中

予以保留,并明確寫入《大清會典》

清代宮廷服飾里大量使用毛皮

滿族先祖女真世居北方嚴寒地帶

非穿毛皮而無法御寒

女真族有習俗

“厚毛為衣,非入室不撤”

再加上他們以“衣其皮,食其肉”的

騎射狩獵為生

各種獸皮資源豐富

 

嘉慶 明黃色綢里黑狐皮端罩 這件端罩上身用黑狐皮,袖及下身續(xù)接雪貂皮 做工精細、選料精良

嘉慶 明黃色綢里黑狐皮端罩 這件端罩上身用黑狐皮,袖及下身續(xù)接雪貂皮 做工精細、選料精良

在中國古代冕服中

向有“大裘而冕”的遺風

尊崇祖制,清代將端罩

作為皇帝禮服的一種

當冬季舉行大典時

皇帝將端罩穿于朝袍之外以抵御寒冷

清代宮廷服飾以其制度詳盡完備、分類細致明確、款式多種多樣、色彩及紋飾多姿多彩,成為服飾史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作為服飾文化主要載體的絲織和刺繡藝術,以及各種配飾和首飾的設計和制作,在這一時期都達到空前的水平,并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運用和發(fā)揮。

本文清代服飾照均出自《清代宮廷服飾》

(漫畫圖來源于網(wǎng)絡)

了解清代宮廷冠服制度

鑒賞巧奪天工的織繡紋樣

感受后宮小主的穿搭美學

《清代宮廷服飾》

本書依據(jù)清代冠服制度,詳細介紹了禮服、吉服、常服、行服等十二類宮廷服飾的特征,并從服飾的制作流程、織造品種、工藝技法、服飾紋樣,以及古代織繡服飾藝術品的鑒別收藏等角度出發(fā),參考宮廷服飾藏品的實際情況,對中國服飾文化(特別是清代宮廷服飾)的發(fā)展演變進行詳細梳理。書中收錄大量精美清代宮廷服飾高清照,具有較高的觀賞性。

作者馮林英,1978年起在故宮博物院工作,先后擔任保管部織繡組副組長、組長。長期從事宮廷織繡服飾類文物的整理及研究。出版有《清代宮廷服飾》《紫禁城百題》《故宮——歷史文化瑰寶》《走進紫禁城》等著作,并發(fā)表多篇服飾專論。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
            澳门百家乐打法百家乐破解方法| 24山龙合向向合水秘诀| 大发888代充| 三元风水24山水法| 通城县| 百家乐网址讯博网| 百家乐官网赌博博彩赌博网| bet365 备用网址| 百家乐九| 赙彩百家乐游戏规则| 百家乐官网技巧头头娱乐| e世博备用网址| 大发888娱乐场网页| 百家乐技巧平注常赢法| 百家乐游戏机图片| 疯狂百家乐官网游戏| 百家乐官网强弱走势| 金赞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大发888游戏平台 送1666元礼金领取lrm| 赙彩百家乐游戏规则| 单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投注网中国体育| 皇宝娱乐| 丰禾娱乐城开户| 大发888-大发娱乐城下载| 申博太阳城娱乐城| 明陞百家乐娱乐城| 免费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网上百家乐有人赢过嘛| 百家乐路单破解器| 悦榕庄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怎么下载安装| 云鼎百家乐作弊| 百家乐有送体验金| 百家乐庄闲规则| 大家旺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宜宾市| 洪湖市| 互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有电脑游戏吗| 百家乐官网视频软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