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衛哲:很多5G一線技術應用會在中國誕生,未來可能輸出標準

10月30日,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基金小鎮,在元禾控股舉辦的“2019東沙湖創投嘉年華”活動間隙,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衛哲與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媒體對談時,做出如上表述。
衛哲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在5G以前,有很多行業標準不是中國公司制定的,甚至在某些創新領域,一些投資機構會懷疑,為什么這樣的創新會誕生在中國,而不是誕生在美國或者歐洲。
“但5G由于中國政府的快速的推進和主導,真的有很多一線的技術應用會在中國誕生,”衛哲解釋道,“很多歐美高校、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在當地是沒有機會轉化的。包括我們現在很多投資的項目,也大量回歸到中國。這個回歸不再因為他們是華人而已,而是因為在美國真的沒有用武之地。”
衛哲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有可能在5G領域,中國短期來看有技術突破,長期來看會形成標準,未來還可能對海外進行輸出。4G、3G我們一直在追趕,追趕永遠是很累的事情,但5G我們真的有可能領先。”
談到科創板,衛哲表示,科創板真正的改革意義是改變了三件事。第一,對盈利要求放開了。第二,相對上市的時間可確定性:六個月。第三,對發行定價市場化,而不再是二三倍的統一定價。
衛哲介紹,這三個變化中對投資人來說意義最大的就是放寬了對盈利的要求,這讓投資人敢于去看更多早期不盈利項目。
“因為基金是有年限的,不可能在這個年限內,馬上要求某家公司發展到符合A股上市的標準,這限制了中國的VC/PE對早期不盈利項目的積極性。放寬這個要求確實是讓很多VC/PE敢于去看更多。”
衛哲有近20年的投資和運營管理的經驗。2011年創立創立嘉御基金,任創始合伙人和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1993年,23歲的衛哲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大學,并進入萬國證券成為“證券教父”管金生的秘書。只用了3年,他成為萬國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的副總經理。經歷了1995年震驚業界的“3·27”事件后,衛哲進入普華永道。3年后,29歲的衛哲成為普華永道史上最年輕的合伙人之一。32歲時衛哲出任百安居中國區總裁。36歲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一年后帶領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2011年,衛哲因為身陷供應商欺詐事件,從阿里引咎辭職。此后,他成立了“嘉御基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