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
上海|數據融合與都市圈建設
主講人:張學良(上海財經大學講席教授,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成員)
陳杰(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嘉華教授、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長聘教授)
時間:2019年10月24日周四12:00-13:30
地點: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新建樓238室
主辦方: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嘉華大數據中心
內容摘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展開:一、數據驅動與都市圈發展的動態趨勢;二、都市圈建設與規劃需要數據融合發展;三、上海大都市圈的規劃方向。
上海|數字化轉型如何影響買方驅動的生產網絡:剖析中國電商在東南亞的發展

時間:2019年10月24日9:30
地點:復旦大學智庫樓203室
主辦方: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
內容摘要:這項工作旨在圍繞“買方驅動”的生產網絡中的技術變化建立知識,這些網絡將低資本密集型生產的公司互連到區域和全球購買者中。它專注于電子商務,該電子商務正在通過數字平臺轉變由買方驅動的網絡,以及分銷和互動在線客戶關系的數字化。
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跨境電子商務是該領域的領先舉措之一。它之所以特別重要,是因為它包括許多將來可能形成電子商務規范的試驗和實驗。在本演講中,我將探討當前活動的含義,包括中國實驗性跨境區域的演變,亞洲物流樞紐的性質以及區域商務平臺和“最后一英里”物流的發展方式。
北京|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
主講人:劉守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教授)
時間:2019年11月8日(周五)18:00-19:30
地點:中國人民大學明德主樓728
主辦方: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數學雙學位實驗班
內容摘要:通過分析中國近百年結構轉變及其由此帶來的人地關系與鄉村制度變革,我們發現中國已經從以農為本、以土為生、以村而治、根植于土的“鄉土中國”,進入鄉土變故土、告別過密化農業、鄉村變故鄉、城鄉互動的“城鄉中國”。在城鄉中國階段,一方面是農民的高度異質化及其與鄉村的經濟社會關系發生分野,農二代引發代際革命,農業走向勞動集約和多功能化;另一方面是要素在城鄉間配置活躍,城鄉分工與融合增強,鄉村在分化的同時也邁向業態、產業、功能多樣化。“城鄉中國”有必要成為理解轉型中國結構形態的一個重要范式,任何基于“鄉土中國”或“城市中國”的公共政策都不利于中國完成偉大的轉型。本次講座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鄉土中國的本質;二是城鄉中國的特征;三是如何從鄉土中國轉向城鄉中國。
北京|中國貨幣70年

時間: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19:00-21:00
地點: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文化大廈3層多功能廳(人大東門往北100米)
主辦方: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北京|中國銀行業70年

時間:2019年10月27日(星期日)19:00—21:00
地點: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文化大廈3層多功能廳
主辦方: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北京|中國精神與《中國精神讀本》
主講人:王紹光(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時間: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19:00-21:00
地點: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一層報告廳
蘇州|城市化加速主義下的城事

李明超(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羅小茗(上海大學當代文化研究系副研究員)
時間:2019年10月27日14:00-17:00
地點:蘇州市姑蘇區廖嘉巷28號
內容摘要:今天,高鐵作為快速交通的代表,展現了新的國家速度。中國城市化發展的加速過程,高鐵只是其中的一個表征。除此以外,還包含很多其他領域的“加速”現象。
本次論壇以加速和壓縮下的中國城市化為主題背景,從商業空間、生產要素、都市人文等角度,探討中國城市化的加速進程,揭示人與空間、時間、基礎設施的復雜關系。
廣州|中國區域和城市體系40年的空間政治經濟學
主講人:陸銘(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時間:2019年10月25日(周五)下午15:30-17:30
地點:珠海校區教學樓F317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