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吃錯東西要靠胃外翻清空,不能嘔吐的動物們太難了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青蛙把整個胃從口中翻出的畫面驚悚;鯊魚嘴邊懸掛著整個胃擱淺了;老鼠嘗試嘔吐卻活活被“嘔吐物”弄得窒息……
作為人類,我們還是應該感恩,祖先賜予我們嘔吐的能力。


不過幸好,人類早已在險惡的自然界中身經百戰,演化出嘔吐和腹瀉這兩大生理優勢。沒錯,這兩種生理反應雖然極其折磨人,卻是強勁的自我保護行為。
嘔吐和腹瀉能最高效地清空腸胃里的食物,包括混雜其中的致病毒素或寄生蟲,也就不必麻煩免疫系統出動攻擊了。
在腹瀉之前,人們通常感到腹部疼痛。而在嘔吐之前,人們感受到的是一種惡心的情緒。在狀況百出的漫長人生中,人類可不只是在吃錯東西時,才會發生嘔吐。也不只有在吃了不好的食物后,才會感到惡心。

即使我們沒有嘔吐,當看到別人的嘔吐物時卻也會感到惡心,還有諸如骯臟的公廁中殘留的糞便。
這一類不衛生的東西之所以讓人作嘔,是因為人們會聯想到潛在的病原感染危險,并且下意識地避免。于是大腦傳達出類似“身體中毒”的信號,腸胃隨即產生準備嘔吐的惡心反應。
除了不衛生的東西之外,還有動物和害蟲、性行為、不規則或奇怪外表、病變或可見的感染跡象、腐爛或腐爛的食物都會讓人感到惡心。
這種感受早已根植在人類的基因中,充當人體的直觀生物學家,幫助我們遠離這些事物,避免感染危險。就像動物被捕食產生了恐懼,人類對激發惡心的事物也是出于恐懼。

但是最常見的嘔吐,既不是吃錯了東西,也不是被惡心到了,而是暈車暈船。這次可就是大腦對真實情況作出誤判,造成的大烏龍了。
耳朵和眼睛是大腦的兩個情報接收站,時刻向大腦反饋看到和聽到的情況。但是當人坐在飛馳的交通工具上時,這兩個情報站就容易打起架來。
比如最容易暈車的情況之一,就是在車上玩手機了。這時眼睛向大腦傳輸的情報是“幾乎靜止”,而耳朵還能從外界的聲音中判斷并上報“快速移動”。人類大腦雖然聰明,但這種情況下也陷入了“迷糊”狀態。
大腦:“眼睛情報站和耳朵情報站怎么傳回了完全不一樣的信息?這很像是中毒的跡象啊,不管了,先吐一吐總是沒錯的?!庇谑撬{動中樞神經,決定讓你嘔吐。

還有一種情況,有的人常常在情緒劇烈波動的時候會產生嘔吐的欲望。在極度緊張、壓力巨大、瘋狂喜悅等心境下,大腦和胃腸道會同時釋放一種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CRF)。
由于情緒來得太突然,胃腸道細胞接受到大量的CRF信號,卻還沒收到大腦解釋原因的指令。于是細胞群的反應只能是以防護為主,先讓人吐了再說。
人的一生中苦于各種措手不及的嘔吐,吃錯東西了要吐、運動太刺激要吐、懷孕了又會有孕吐反應……每一場腸胃的翻云覆雨都將迎來狼狽的下場,但這也不能抹殺嘔吐的積極保護意義。

比如海燕就并不抗拒嘔吐,反而當成了一種防御手段。當它們遭遇危險時,第一反應就是嘔吐,如此一來,攻擊者也就因為嫌棄臭烘烘的惡心嘔吐物而走開。
如果它們在空中交戰,兩只海燕之間會還出現一些橙黃色的“子彈”,這是它們嘔出膽汁制成的彈丸。

膽汁“子彈”還不算什么,禿鷹的嘔吐物那可是可以當做腐蝕性武器的。
禿鷹胃內的酸性比要比人類的胃酸高十倍,具有很強的腐蝕性,這也是它們以食腐肉為生的消毒滅菌訣竅。
除了消化食物,禿鷹在戰斗中還會巧妙地嘔出極具殺傷力的胃酸,灼傷侵犯者的眼睛和鼻子。

它們的胃和食道之間有強大的屏障,無法憑借肌肉力量來打開,所以嘔吐物也無法從胃中進入食道,嘔吐出來。而且嘔吐需要經過大腦神經復雜的協調合作,嚙齒動物缺乏這種“嘔吐中樞”,也無法實現嘔吐。
如果它們妄想強行嘔吐,最終可能只會造成死亡??茖W家曾對一只死去的大鼠做尸檢,發現它有部分胃內容物返流到了食道附近。但由于內容物太濃稠,反而塞住了食道,造成窒息死亡。
不會嘔吐對于它們來說是個致命缺陷,而人類,卻恰好利用了這個生理漏洞,研制出老鼠藥來消滅生活隱患。老鼠吃下劇毒的老鼠藥后并不會嘔吐,也就能輕易被毒死了。

然而,這道閥門被基因巧妙地設計成了單向閥。也就是說,食物只能從食道進入胃,而不能從胃返回到食道中。馬也就沒法嘔吐了。

青蛙也沒有嘔吐的能力,但相應的,它們具備了另一種奇葩的排毒能力。人類嘔吐是為了清空胃腸道中的食物,避免其中的毒素危及健康。沒法把食物嘔出來的青蛙,也是有辦法可以清空腸胃的,而且它們的方法還更徹底。
如果青蛙吃了有毒的東西,它們將會把整個胃從嘴中翻出來。等到翻出來的胃在水中清洗完畢,它們再重新塞回到原本的位置。這種像翻口袋似的胃外翻看似驚悚,其實比嘔吐還有效,能最大程度地吐出有毒食物。

胃外翻堪稱動物的自助式洗胃,這也不是青蛙特有的技能,而且也有風險。翻口袋能隨意地翻出翻進,但碩大的胃,如果掏出來后翻不進去了怎么辦?鯊魚也是胃外翻型動物,而其中一條就遇到了這尷尬的意外。
2017年出了一則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一位漁民在海灘上發現了一條奄奄一息的鯊魚。鯊魚顯然是被沖上海灘,擱淺了。但奇怪的是,這條鯊魚隨便懸掛著一個肉紅色的東西,這是鯊魚的胃。
幸好漁民還有些知識儲備,他知道鯊魚是在胃外翻。但是通常鯊魚胃外翻只會持續短短一秒鐘,這鯊魚是翻出來后再沒有力氣靠自己翻回去了。于是漁民用鉗子,幫鯊魚把胃重新塞進嘴里,推到海里放生了。


雖然不會嘔吐的動物各有各的難,但會嘔吐的動物……有些是要被抓來做嘔吐動物模型的。
人類腫瘤化療中,有多達3/4的患者都會出現惡心嘔吐的副反應。這就需要強效的止嘔藥物輔助使用,以減緩嘔吐作用。
為了篩選符合要求的止嘔藥物,人們找到了與人類惡心嘔吐過程相似的動物模型。也就是把止嘔藥物給這些動物模型服用,觀察其反應機制,類比人體體質再做實用性分析。其中雪貂、家鴿、貴州小型豬等都是理想的動物模型。

研究發現,在藥物和運動刺激下,竟然可以誘導大鼠成為異食癖。異食癖大鼠會自覺攝入某些非營養性物質,比如高嶺土,于是大鼠也就產生了嘔吐反應。
然后,科學家再讓大鼠服下止吐劑,測試藥物效果。

是否嘔吐本質上并不是區別動物是否更高級的指標,但缺乏嘔吐的能力,則更容易在自然界中被淘汰。想到這一點,以后嘔吐時是不是就能更好受些呢?
Cecile S , Val C , Rachel M M .Evolution of pathogen and parasite avoidance behaviours[J]. 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8,373(1751):20170256-.
趙序茅. 為什么人會感到惡心?其實是進化上的自我保護. 科普中國, 2018.07.09.
KatherineFoley. Why Do We Barf? It's Complicated. VICE, 2014.11.15.
Charles Q. Chol. Why WoodchucksDon't Upchuck. Live Science, 2013.04.16.
Why rats can't vomit. RatBehavior.
April Holladay. Why horses can'tthrow up. USA Today, 2001.05.03.
Colton Kruse. These AnimalsLiterally Puke their Guts out to Clean up. Believe It or Not, 2018.01.06.
王靜, WANGJing. 嘔吐動物模型研究進展[J]. 實驗動物科學, 2010, 27(5):66-67.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