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年30余家培訓機構“消失”,上海正研究破解“套路跑”
報培訓機構最怕突然“關門”。
不僅如此,培訓機構“跑路”還有了套路:由一家空殼公司收購經營不善教育機構,賺取賬面余額和報名費用后一走了之,消費者維權無門。近日,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記者多方走訪發現,2019年這樣的現象較為“多發”。
據上海市消保委透露,2019年已有30余家培訓類機構“消失”。這些消失的,既包括正常倒閉的機構,也不乏涉嫌惡意欠費、被物業強制關門的案例。
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透露,目前,上海正研究將教育培訓行業納入單用途預付卡管理事宜。如果通過,培訓機構不僅開辦門檻提高,還將接受全領域監管。
“套路跑”在業內已不是秘密
給孩子在培正逗點報了托班,沒上幾次課就關門了;轉到寶知成,沒幾天也關門了;再轉到凱瑞寶貝,竟然也關門了……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幾家培訓機構關門前一兩個月,有著相同的“套路”:被同一家空殼公司收購,賺夠賬面金額和轉手后消費者報名費用后,人間蒸發。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位于銅川路上的弘基時尚生活廣場一樓的“創造力星球樂高STEM中心”,于9月24日悄然關門。10月10日,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屬地市場監管所約談該機構負責人黃崢。其表示,該店現有學生80余人,涉及費用約30萬元。
這家機構“關門”的背后,同樣有操盤的影子。
工商信息顯示,“創造力星球樂高STEM中心”位于普陀區銅川路68號1號樓一層115-9/115-11室,經營者為上海寅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胡立佳。
天眼查信息顯示,上海寅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企業性質“小微企業”,由上海潛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2日100%投資,全資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上海潛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不包括教育培訓,但通過實際控股,收購了3家教育相關公司。這3家教育相關公司的相同點,是都有收購相關培訓機構,而在收購之后,這些培訓機構相繼關門。
因此,有媒體稱,這是同一撥人惡意所為,在歷次“套路跑”中,用一家空殼公司先將教育培訓機構的股權收購并變更法定代表人往往是第一步操作。其目的,是收購之后,賺取商家留下的賬面資金,以及“關門”前收取的學員報名費用。
而之所以說是“空殼公司”收購,是因為這些公司,基本不開展業務,只在收購時出現,培訓機構“關門”后,收購公司也隨之成為“僵尸企業”。
據上觀新聞報道,粗略統計,2019年上海被一家名為“BO教育聯盟”的企業以“套路跑”運作關門的教育培訓機構已多達14家,包括培正逗點、馨哈早教、巧恩美語、寶知成、凱瑞寶貝、花園寶貝、維樂教育、梓音藝術空間、創造力星球樂高STEM中心等。受害家長數以千計。
外語培訓類機構“消失”最多
上海市消保委數據顯示,2019年1月1日至10月11日,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教育培訓服務投訴8237件,其中,投訴量最多的,就是英語類培訓。
與此同時,上海市消保委透露,2019年以來,消保熱線已知的,已有30余家培訓類機構“消失”。這些消失的,既包括正常倒閉的機構,也不乏涉嫌惡意欠費,被物業強制關門的案例。不管是哪一種,消費者都是最終的受損害群體。
而培訓機構的付款方式,明顯成為消費者被套的主要原因。
投訴顯示,培訓機構大都將課程周期設置為1至2年,少數長達4年,相應的培訓費用高昂,而多數培訓機構要求消費者一次性付清費用。
為消除消費者支付顧慮,有些培訓機構通過“引導推薦”或“涉嫌強制”等方式,要求消費者向與其合作的金融機構進行貸款,使消費者以信用風險換取資金保障。有的機構把貸款包裝成“免息”、“分期付款”等福利,對貸款限制性條款及風險只字不提,迷惑性較大。
涉及貸款支付的消費者普遍反映,僅提供姓名、身份證、聯系方式、銀行卡或信用卡即可申請貸款,整個流程“簡易快速”。這其中,有近8成的消費者通過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手機下載相關應用軟件,從注冊、申請、提交材料,整個流程僅需幾分鐘。
部分消費者甚至反映,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在他們未充分了解貸款注意事項的情況下,主動幫助完成整個手續,致使消費者“被貸款”。不成熟、不合規、不理性的貸款交易極易引發資金和個人征信風險。
有望納入單用途預付卡監管
培訓機構接二連三“套路跑”,為何這么難治?
一名不愿具名監管人員透露,原因在于“套路跑”鉆了監管的空子,當事人在運作中對于法律責任和賬目往來均進行了“切割”。操盤人、法定代表人,甚至最后收款方,都是不同主體。即使找到實際操盤人,也缺乏證據指證。機構關門后,變更的法定代表人列入“失信名單”,但這法定代表人,原本也只是花錢找來“頂包”的,甚至人都不在上海。
對培訓機構“收錢、變老板、關門的套路跑”現象,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上海恒建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潘書鴻分析認為,這樣的行為已經涉嫌詐騙犯罪。
潘書鴻稱,判斷是否成立詐騙與否,有個基本條件,就是看其有沒有違背誠信,虛構事實和非法占有財產。一個公司借培訓之名,向不特定的民眾收取培訓錢財后,又不履行承諾,反而變更老板,又關門跑路,這在法律上,就屬于詐騙了。
“這種打著培訓為目的公司在設立當初就需要加強監管。”潘書鴻表示,要防范培訓機構的“套路跑”,更需要加強“常態監管”。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四維樂馬律師事務所律師厲明認為,可以借鑒航運界貨運代理的辦法,機構進入之前,先評估,押一筆資金做誠信擔保,并實施更嚴格的市場管理。
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透露,作為《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的配套規范性文件,2019年4月1日,上海市政府印發《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實施辦法》,并于5月1日正式實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