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資深檢察官評醉酒在小區開車不算道路醉駕:應提高入刑門檻
醉酒后廣場、公共停車場挪車,或者由他人駕駛至居民小區門口后接替開車進入小區,或者開車出公共停車場、居民小區后即交由他人駕駛的,不屬于“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
日前,浙江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三部門聯合發布一份會議紀要,引發熱議。

10月10日,江蘇省檢察院召開依法正確行使不起訴權新聞發布會。會上,一位資深檢察官對于浙江新發布的會議紀要評論稱,當前,醉駕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占比最大,這與我國喝酒的飲食文化相關。與此同時,目前醉酒入罪的門檻低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未來很可能調整酒駕入罪的門檻,否則將造成被追究刑事的人過多,過多占用司法資源。
江蘇省檢察院另一位資深檢察官表示,刑法是確有必要使用的時候才使用的法律,不可輕易使用。如果涉案人員罪行輕微,采用不起訴的方式往往能達到更好的社會效果,通過其他教育方法幫助其回歸社會、服務社會,修復社會關系,“能體現出法律的包容和溫度”。
當談到醉駕案件時,該資深檢察官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透露,江蘇省檢察機關曾將醉駕作為一個課題進行研究。去年,江蘇省檢察院到基層檢察院進行調研,抽取了蘇北、蘇中、蘇南2017年—2018年6000份案件樣本作分析。
根據法律規定,酒駕入罪的標準是駕駛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過80mg/100mL。在江蘇省檢察院相關檢察官的調研中發現,當駕駛者的血液中酒精含量100mg/100mL以下,通常導致交通事故的損失在1000元以下,大多數情況下沒有財產損失,也較少出現人身傷害。當駕駛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140mg/100mL以上時,輕傷以上的人身傷害以及財產損失會顯著增加。從時間段來看,在深夜時分,醉駕引發交通事故的概率也較低。
數據顯示,在江蘇近年醉駕案件高發,在所有刑事案件中占比最高,涉案人員占所有刑事案件的20%,占用了大量的司法資源。
上述資深檢察官認為,如果醉酒在公共停車場挪車,或者在小區里開車,如果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極低,在刑法上應當受懲罰的程度也相對降低的,這個時候應體現刑法的溫度,不能簡單地追究刑事責任。
因此,多名資深檢察官認為,醉駕入刑的標準應作出相應的調整,以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