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文化講座|撲朔迷離的曾國之謎
北京|底層編碼——熱賣影片的編劇之道
時間:9月28日(周六)14:00-17:00
地點: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233號優農中心1層天工藝彩
主講人:劉立春(導演)
在這個課程中,劉立春老師將為你揭示《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無名之輩》、《我不是藥神》、《尋夢環游記》、《摔跤吧!爸爸》等近年來的爆款影片,它們的劇本究竟通過怎樣的操作而成為熱賣影片的,這里的底層密碼是什么,在具體的創作中究竟是以怎樣的做法和步驟來加以實施的,這些實質的問題都將在這堂課為你一一解決。
北京|國際翻譯日:翻譯家展示——現場翻譯和討論小說《孔雀島》
時間:9月2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2號數碼大廈B座17層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
主講人:丁君君(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學院副教授)
9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翻譯日”,我們很高興再次與“世界閱讀舞臺”協會合作,舉辦“翻譯家展示”活動,并在歌德學院慶祝這一節日,現場翻譯和討論小說《孔雀島》。

上海|碎片,體系?——從語錄體的《論語》勾勒完整的孔子哲學
時間:9月2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3樓·融書房
主講人:楊立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孔子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他究竟有沒有哲學?我們今天讀《論語》有什么意義?9月27日,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北京大學哲學系“男神”楊立華教授,為我們從語錄式的文體里,勾勒出完整、恢弘、微妙的哲學,重現一個真實、深刻、復雜的孔子。

上海|我不是翟小梨——付秀瑩《他鄉》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付秀瑩(作家)、金理(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黃德海(《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
自發表和出版之后,《他鄉》得到了批評界和讀者的廣泛認同。全書通過大量豐富可信的生活細節,用感性的敘事寫出了理性的思考,寫出了女性的真正覺醒,不僅寫出了物理的現實,而且寫出了心理的現實。最終,小說主人公翟小梨從盲目的尋找和寄托中停下了腳步,開始眼含熱切,回望來路。誰是翟小梨?何處是“他鄉”?讀者可以從付秀瑩本人的解讀中,獲得各自的答案。
上海|品讀菲利普·羅斯
時間:9月2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創·新空間/產業圖書館
嘉賓:吳其堯(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馮潔音(上海圖書館參考咨詢館員)
菲利普·羅斯在五十余年的創作生涯中,共出版了三十一部作品,上海譯文出版社將其全部作品的版權都收至麾下,預備在2025年前出齊,目前已出版八部。本次活動,我們一起跟隨兩位嘉賓品讀菲利普·羅斯。

上海|在一個物質世界創造人的生活:波伏瓦作品《告別的儀式》分享會
時間:9月2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南京西路456號科勒體驗中心3樓
嘉賓:張閎(作家、文化批評家、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念(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2019年10月,上海譯文出版社即將推出《告別的儀式》中文版。9月28日,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張閎教授、張念教授,將在科勒體驗中心與讀者們面對面,分別從薩特與波伏瓦的角度出發,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哲學對談,把《告別的儀式》所呈現的情感、思想、記憶的交互,延續到現實之中,直觀呈現在現場觀眾面前。

上海|市廛展卷:歷代《清明上河圖》中的城市與建筑
時間:9月2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F明珠美術館·心廳
主講人:南蕭亭(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
宋畫《清明上河圖》首次全方位、全景式地描繪了中國古代的市井空間及日常生活,后世托名《清明上河圖》的各種仿本、偽本和再創作本又將之擴展為一種繪畫題材。本次講座,我們從歷代各版本《清明上河圖》的比較中,將看到近千年來中國城市和建筑形態的變遷。

上海|為何讀《巴黎評論》?怎么讀《巴黎評論》?——《巴黎評論》“超級讀者”分享會
時間:9月28日(周六)14:00-16:30
地點: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層朵云書院
嘉賓:btr(作家、書評人)、胡桑(詩人)、陳以侃(翻譯家、書評人)、索馬里(圖書編輯、書評人)
《巴黎評論》新書出版之際,曾參與翻譯該系列的四位明星譯者(作家/書評人btr、詩人胡桑、青年翻譯家/書評人陳以侃、出版編輯/書評人索馬里)將集體亮相朵云書院,分享他們與《巴黎評論》之間的故事。除了同為“《巴黎評論》譯者”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他們都是《巴黎評論》的“超級讀者”,陳以侃老師甚至直言他“所有的閱讀其實都是讀《巴黎評論》訪談的延伸或準備”。9月28日下午,這四位“超級讀者”將首次聚在一起,與讀者進行面對面的分享和交流。

上海|不同的視角,另一個好萊塢——《黃金黑白:好萊塢電影靜照藝術》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浦東新區張楊路2389弄2號LCM置匯旭輝廣場4F庫布里克書店
嘉賓:湯惟杰(同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孫哲(上海財經大學助理研究員)、伯樵(影評人)
英國電影學者、影評人、電影靜照收藏家喬爾·W.芬勒將傳奇的好萊塢黃金時代,用424幅靜照勾連起來,寫成《黃金黑白:好萊塢電影靜照藝術》。這不僅是一本藝術畫冊,更是一部橫跨六十年的另類電影史,從默片時代、制片廠和明星制、好萊塢攀上巔峰,一路講到影業變遷之下黃金時代的光輝不再。9月28日,我們邀請到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常務理事湯惟杰、上海財經大學助理研究員孫哲,以及影評人、譯者伯樵,一同做客上海庫布里克書店,圍繞這本書聊一聊有關二十世紀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那些事。

上海|《自指引擎》新書分享會:如何讀懂硬科幻?
時間:9月28日(周六)16:00-18:00
地點:黃浦區紹興路7號1樓光的空間
嘉賓:陳楸帆(科幻作家、世界華人科幻協會會長)、丁丁蟲(譯者)
在日本文壇,圓城塔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受金子邦彥鼓勵而向小松左京獎投稿的小說《自指引擎》,獲得了早川書房主編鹽澤快浩的欣賞,成功出版了自己的處女作?!蹲灾敢妗穭傄怀霭妫偷玫搅撕芏嗟馁澴u,最終這本書的英譯本獲得了菲利普·迪克獎的特別獎項。本周六下午,科幻作家陳楸帆和《自指引擎》譯者丁丁蟲將為我們打開這本“燒腦之作”的閱讀秘密。

上海|民國憶舊:外公陳巨來
時間:9月28日(周六)16:30-18:30
地點: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F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嘉賓:孫君輝(篆刻家)、張偉(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
本講座由近代著名篆刻大師陳巨來先生的外孫孫君輝講授外公陳巨來的藝術生涯,并展示大量當年原照,點點滴滴均來自耳提面命,非外界以訛傳訛之記述可比。
上海|從藝術節慶看市民社會與市民精神
時間:10月6日(周日)14: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陳圣來(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國際文化學會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研究員)
藝術節作為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為展示優秀演藝作品、推進文化貿易、促進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陳圣來擔任了十二年國際藝術節的總裁,他的足跡遍布近百個國家數百座城市,又主攻城市文化的研究,著述頗豐,因此講座中他將把實務工作經驗與學者的研究結合起來,從世界各國藝術節的角度考察市民社會和市民精神的建設,尤其非常嫻熟地剖析了上海國際藝術節。
上海|長征精神與長征故事——《紅軍長征記》讀者見面會
時間:10月7日(周一)14: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劉統(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
《紅軍長征記》是毛澤東同志1936年組織編寫的長征回憶錄匯編,其底本是《西行漫記》的重要資料來源,是有關長征的最原始記錄。國慶佳節期間,我們邀請編者劉統教授來與讀者分享長征精神與長征故事。

上海|走近美國西部和印第安人文化
時間:10月9日(周三)18:30-20:00
地點:靜安區南京西路1376號上海商城東峰540室上海美國中心
嘉賓:金衡山(華東師范大學英語系教授)、夏寒(華東師范大學英語系博士生)、陳越(華東師范大學英語系碩士生)
西部美國代表了美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牛仔、肉眼所及的草原、左輪手槍以及廣袤的大地,這些都是在西部片中經常出現的刻板典型圖景。這些西部片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構建了很多人對于美國西部的理解。談論西部離不開談論美國印第安人,他們在廣闊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地繁衍生活了幾千年,是美國最早的原住民。2019年暑假,華東師范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和美國中阿肯色大學人文學院在美國聯合舉辦了名為“美國印第安人和荒野西部:意像與現實”的研討班,上海美國中心非常榮幸地邀請到華東師范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衡山教授以及兩位研究生與大家分享他們在美國為期一個月時間的生活所見和所感,以及對美國西部和印第安人文化的理解。

廣州|《廣州原點考古手記》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7日(周五)19:30-21:00
地點:天河區珠江東路6號廣州K11購物藝術中心B2言幾又書店
嘉賓:徐瑩(《廣州原點考古手記》副主編)、陳雨(《廣州原點考古手記》編委)
南越國“萬歲”瓦當、南越木簡;南漢國蝶戀花紋方磚、波斯藍釉陶片;南越國井中的南漢國蝶戀花紋方磚等——出自廣州南越王宮署遺址位置一帶的各種文物,帶出一段段廣州城市原點故事。9月27日,趣至文化攜新作《廣州原點考古手記》在言幾又K11店與各位讀者見面,屆時將會與讀者分享出版心得與趣事。

廣州|學習生活,練習愛——《聊天記錄》巡回分享之廣州站
時間:9月2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越秀區建設大馬路18號保利時光里南塔M層扶光書店
嘉賓:郭爽(作家)、彭倫(出版人)
薩莉·魯尼,“90后”愛爾蘭女作家,千禧一代的代言人,“社交媒體時代的塞林格”,她的處女作《聊天記錄》是由一個年輕人講述的故事,運用網絡語言描摹出千禧一代的社交心理和現狀。9月28日下午,上海譯文出版社、群島圖書攜手扶光書店特邀作家郭爽與本書的策劃、出版人彭倫對談,深度解析這本紅遍社交媒體的“90后”作家小說,和讀者朋友一起聊聊急速變化的時代里青年人的所思所想所遇。
武漢|張鳴講歷史——武昌起義的真相暨《大荒紀事》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9日(周日)14:30-16:30
地點:洪山區馬鞍山森林公園西門驛站時見鹿書店3號樓鹿見學院
嘉賓:張鳴(作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9月29日,張鳴教授做客時見鹿,為您呈現不一樣的、你所不知道的那段歷史——武昌起義。同時,張鳴教授帶來他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大荒紀事》,在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中,感受時代的變遷,體味人生的真諦!70余個故事,70余段人生,重新認識那段歷史,重新認識父輩的成長之路,重新審視特殊時期的絕望和希望!

武漢|孔子的智慧
時間:9月28日(周六)9:30-11:30
地點:武昌區公正路25號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講人:左克厚(青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面對社會現實中禮的僭越和變質,孔子意識到,必須為禮尋找一個可靠的根基,這就是仁,只有仁才能保證禮的內在真誠和神圣。本次講座,左克厚教授將和大家探討孔子的智慧。

武漢|天下皆為江東,河山即是父老——李修文《致江東父老》武漢分享會
時間:10月7日(周一)14:30-17:00
地點:洪山區馬鞍山森林公園西門驛站時見鹿書店3號樓鹿見學院
主講人:李修文(作家、編?。?/p>
《致江東父老》是作家李修文最新散文作品集,書中著寫的對象,是在今天敘事中越來越安放不下的典型中國式面孔:落魄的民間藝人、與孩子失散的中年男人、過了氣的女演員、流水線上的工人、不得不拋棄自己孩子的女人、愛上了瘋子的退伍士兵,靠歌唱獲取勇氣的窮人……10月7日,李修文將做客時見鹿東湖店,與武漢的讀者分享他的這本新書。

成都|遠水無痕:記憶中的老成都——翟永明《畢竟流行去》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遠洋太古里M68-70號方所
嘉賓:翟永明(詩人、作家)、西門媚(作家)、西閃(作家)
在翟永明的新著《畢竟流行去》中,歲月的沉淀成為了筆下的拓片,濃淡清掃,思緒萬千。9月28日,方所成都店,作家翟永明、西門媚、西閃將從各自的歷史經驗出發,與大家一起分享那個年代城市時尚變遷的經驗與理解。

深圳|撲朔迷離的曾國之謎
時間:9月28日(周六)14:30-16:30
地點:南山區南山大道2093號南山博物館一樓報告廳
主講人:黃鳳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級研究館員)
曾國是兩周時期南土的一個重要姬姓方國,存在約七百余年,曾創造了豐富的青銅文化,但史無記載。1978年湖北隨州曾侯乙墓發掘后,才始知曾國的政治中心應在今隨州市。但傳世文獻記載,隨州是古隨國的地域,為什么又是曾國的政治中心呢?這引起了學術界對曾國和隨國關系問題的大討論,成為一個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史稱“曾國之謎”。通過近十年的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特別是出土了大量的西周和東周金文資料,進一步厘清了曾國就是歷史上的隨國,使得困惑學界長達40余年之久的曾國之謎終于破解。本次講座,黃鳳春老師將結合自己的專業講解撲朔迷離的曾國之謎。

杭州|留住心里的光——盧思浩新書《時間的答案》讀者見面會
時間:9月2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上城區解放路225號新華書店一樓悅覽樹書吧
主講人:盧思浩(暢銷書作家)
《時間的答案》是盧思浩2019年的全新作品,也是他的首部長篇小說,故事取材于快訊和快消結合的時代,六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為了夢想、為了愛情、為了生活做出的改變與選擇,其中人物在成長中所經歷的矛盾與困惑是我們每個人的真實生活寫照。作為“90后”作家,盧思浩也是成長大軍中的一員。他愿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并和大家一起探討“成長的時間”到底意味著什么。

杭州|愛的故事,愛的騎士——《人世間多是辜負》杭州分享會
時間:9月28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
嘉賓:李偉長(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社長)、蕭耳(作家)、張定浩(詩人、評論家)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千百年來,無數作家就此作答,無數故事讓人心動且迷狂。李偉長擷取契訶夫、杜拉斯、村上春樹、北野武等人吟唱的愛的片段,從烏雞國、女兒國、黃袍怪、賣油郎等典故里讀出愛的新意。一面讀他人的故事,寸斷自己的肝腸;一面看清癡情總被人辜負,為愛神傷;一面又認清愛的本質,誓做一個愛的騎士,才不枉人間走一場。9月28日,來單向空間,與李偉長、蕭耳、張定浩一起,講述那些愛的故事,悠然神往愛的騎士。

南京|人間煙火里的生活奇趣——《吹云記》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玄武區中山路286號羲和商業廣場奇點書集3樓展演廳
嘉賓:高軍(畫家、作家)、桃花石上書生(圖書編輯)
《吹云記》精選了作者的三十八篇文章,其中收錄了《橄欖成渣》中的經典篇目,以及近幾年廣受讀者和編輯推崇的口碑新作,既有日常的熱鬧和人情世故,也有令人驚嘆的奇聞逸事。高軍的文字豁達雋永,擅長將日常小事講得吊人胃口,掰碎艱難的生活,把苦澀用幽默的方式說給你聽。傳統里有新意,亦正亦邪,《吹云記》是一場文字的狂歡,更是一次閱讀盛宴。

福州|“摩登”時代,看得見的風雅宋
時間:9月27日(周五)20:00
地點:鼓樓區三坊七巷文儒坊支巷大光里11號麒麟書局
主講人:吳鉤(宋史研究者、專欄作家)
宋,是一個風雅的時代,所以出現有“風雅宋”的雅稱。宋,又是一個極世俗的時代,傳統社會的俗文化,是到了宋代才蓬蓬勃勃發展起來的。9月27日,我們將邀請知名作家吳鉤老師作客麒麟書局,聽他來聊聊宋朝有什么,以及風雅宋朝的起居飲食和日常百態,帶領大家發現一個時代栩栩如生的真善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