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航班社交的選擇權應該掌握在消費者手中
曾被公眾質疑侵犯消費者隱私的航班數據服務APP航旅縱橫,在近日被媒體曝光再現類似問題。
據媒體報道,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她在航旅縱橫APP上選座后,有陌生人向其發送“可以約你嗎”等騷擾信息,而她發現,自己也可以通過航旅縱橫查看航班上其他乘客的名字和頭像。
問題是,消費者從未允許航旅縱橫APP調用自己的信息來匹配航班進行所謂的社交活動。在并沒有提供許可的情況下突然“被社交”,這顯然是值得商榷的。
功能類APP想要做社交,這不是問題。問題是,APP所屬企業在擴展其產品功能時,也應該考慮到用戶體驗、交互設計、隱私保護等諸多常見因素。
航旅縱橫APP可以為廣大乘客提供權威的航班信息,這是其獨特優勢。用戶使用航班數據服務,就是為了能夠方便自己的出行,數據渠道權威程度會是消費者的核心訴求。正因此,航旅縱橫就更應做好APP的功能服務,尊重消費者的隱私權。然而,航旅縱橫“輕易”地匹配消費者信息,推廣社交功能,并不能讓消費者完全放心。
作為一款擁有消費者諸多真實信息的工具軟件,企業的安全設計和隱私保護思維理應要高于對待其他功能類APP。即便航旅縱橫想要開發社交功能,也理應強行彈出最新功能的相關隱私政策和設置說明,及時告知用戶。這是一個最基本的保障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今年,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了《信息安全技術 移動互聯網應用(App)收集個人信息基本規范(草案)》,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也意味著, App收集個人信息有了“國標”。《規范》明確提出,App在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時,應該遵循最少信息和最小權限范圍的原則。乘客“被社交”與上述原則的相抵觸,是顯而易見的。
在飛行旅途中社交還是不社交,這完全取決于乘客的個人選擇。把選擇權還給消費者,而不是越俎代庖,就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議。這一原則,絕不僅僅適用于航旅縱橫Ap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