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他們用自己的經歷講述上海故事

1968年9月26日,星火日夜食品商店成為了當時上海唯一24小時開門營業的商店。
而當時上海商店的運營時間用一句順口溜就能形容,“太陽三尺高,門板都關牢;太陽一落山,東西買不到”。作為上海第一家國營日夜商店——星火日夜食品商店的經理王裕熙與同事共同決定“扔掉排門板”“今夜不打烊”,這家商店也成為了那時上海夜晚最方便的“燈”。

9月23日下午,《“致敬!勞動者”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主題圖片展》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宮開幕。
本次圖片展從超過2萬張有關勞動者的優秀攝影作品中精心挑選出300多幅,根據時間線索分為“崛起——建設新中國”、“激蕩——改革大發展”、“筑夢——奮進新時代”、“躍變——光影中國夢”等四大篇章,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新舊對比組照,從普通勞動者的視角呈現上海自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
展覽呈現的30余個勞動者的動人故事,可通過掃描展板下方二維碼聆聽。

星火日夜食品商店的經理王裕熙就是其中一個,他為星火定下了“熱情、周到、薄利、貼心”的服務宗旨。
在工作中,王裕熙“不務正業”是常事:為顧客記下首末班車時刻表,貼在商店公告欄中;自己走訪附近店鋪,制作“問路指南”提供給不熟悉路的顧客;常備打氣筒,為騎自行車而來的顧客免費打氣……這些點滴小事雖都不是王裕熙的工作職責,但在他看來,既然是服務,就應當服務到位,應當讓來到商店里的顧客都能順心而歸。
王裕熙在圖片展上回憶了后被改編成滬劇《雪夜春風》的故事原型的真實經歷——在1979年深夜,他用牛奶和雞蛋的土方幫助搶救了一名誤吞溫度計水銀的小孩。

2001年,從滬東技校的電焊專業畢業進入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十多年來,張冬偉從一名普通的畢業生,慢慢成長為高級技師、LNG船焊接骨干,如今被稱為“國寶級技術工人”。
殷瓦鋼薄如紙片,厚度僅0.7毫米,猶如在鋼板上繡花。焊接時間短了,質量不達標;時間稍長,鋼板容易燒穿,造成巨大損失。焊完后哪怕有一個針眼大的漏點,都會導致液化天然氣泄漏造成災難。短短幾米長的焊縫,需要人工焊接五六個小時,這就是張冬偉工作的日常。
張冬偉在圖片展上講述了船舶焊接技藝的傳承故事,正是這樣無私的技藝傳承,使得船舶焊接這門手藝實現“無縫銜接”,代代相傳。

智慧港口建設先鋒黃華也來到圖片展現場,他日常作業的照片被收集入本次圖片展。
洋山4期自動化碼頭“80后”橋吊遠程操作員黃華有著“一箭中的”的絕技,他單憑空間感覺,用吊具上的4個鎖頭,一把就能套住集裝箱4個鎖孔,且百發百中,成為了智慧港口的建設先鋒。2018年,黃華榮獲“上海工匠”稱號,從業10多年來,他安全起吊了大約42萬個集裝箱,疊放起來相當于123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此外,來到圖片展現場的還有“垃圾分類”宣講師嚴雪梅,她是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宣傳科長,同時是一名垃圾分類的宣講志愿者。
2019年以來,她自覺放棄“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為垃圾分類奔忙,四處宣講、關注輿情、及時回應。讓垃圾分類更好地執行,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嚴雪梅的心愿。
另外,本次圖片展特別呈現了勞動者的“勞動之手”和“最美笑臉”。“勞動之手”是用勞動者的雙手講述背后的故事,反映出千萬勞動者的奉獻精神;而“幸福笑臉”則是在展覽的尾聲部分,將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照片鑲嵌組合成一整面笑臉墻。
本次主題圖片展展出時間暫為2019年9月23日至12月23日,每日9:00-16:30,市民游客可免費入館參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