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西部多地高中免學費望留住生源,專家認為更要促進教育均衡
今年教師節當天,江西銅鼓縣官方宣布,當地普通高中今年起免收學費,“已交的全部退回”,此舉經媒體報道后獲網友稱贊。
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注意到,“高中免收學費”,甘肅玉門、河南濟源、廣東珠海、貴州仁懷以及陜西省均曾宣布實施該政策。僅在江西一省,就有九江、蘆溪、德興、萍鄉等地先于銅鼓縣做了探索。
對于實施此舉的原因,銅鼓縣等地均認為,此舉有利于“留住本地生源”。
有網友呼吁,“高中免費教育”應在全國推行。不過,早在2018年9月,教育部答復全國政協委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提案時就曾表態,“條件尚不成熟”,并提及,一些地區探索在高中階段實行免費教育,但由于財政出現困難,免費難以持續,影響高中教育的健康發展。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吳華9月17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現階段教育方面用力的重點“并不在免費,而在公平”,即“實現教育質量的均衡發展”。
“目前不少地方的情況是,學費是免了,但學校之間的差距仍然明顯。”吳華說。
中西部多地實施免學費政策
“高中教育免收學費”始于廣東珠海。2007年秋季,珠海開始對本市戶籍的中小學生實行十二年免費教育,同初中、小學一樣,高中階段的學生也無須繳納學費,這一舉措在廣東省乃至全國都屬首例。
2017年,時任珠海市教育局局長鐘以俊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曾介紹,當年沒有國內高中階段免學費的先例。“我們對這個事情很慎重,但珠海作為一個特區,應該有權限對基礎教育做出一些決定。”
按照當時物價部門核定,珠海市普通高中每學期學費為每人810元,一般中等職業學校每學期學費每人1060元,中專學校學費為每學期每人1500元至1800元。對一個家庭來說,教育投入僅“少了一兩千塊錢”,但這會拉高珠海整體教育投入,需要政府“下大決心”。
此后,有更多的地方跟進。2007年,陜西吳起開始實行高中階段免學費的政策;2008年,河北唐山免除了公辦普通高中公助在校生的基本學費;2011年秋季起,陜西省寧陜縣率先在全國貧困地區實現高中免費教育,5年后,2016年秋季學期起,陜西全省開始實施高中3年免學費政策。
其他諸如河南、甘肅、貴州、江西等省份的部分市縣,也先后實施了高中免費教育。2019年9月10日,江西新任銅鼓縣委書記江偉斌宣布,今年下半年開始,銅鼓普通高中教育全部免學費。銅鼓中學一名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從9月11日開始,“已交的全部退還”。在此前,江西省已有九江、蘆溪、德興、萍鄉等地先行探索這一舉措。
澎湃新聞注意到,除廣東珠海等個別沿海城市外,“高中免費教育”政策多落地在中西部省份,所在地區經濟較為落后。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資源縣2013年決定對高中階段學生免收學費、課本費、住宿費時,該縣仍是國家重點扶貧縣。
“相對于發達省份,在中西部較為落后地區實施‘高中教育免費’,算是一個‘看得見’的福利。”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吳華分析,經濟欠發達的地方熱衷于推行“免費教育”,更能體現政府對教育的重視。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對北京、上海等城市家庭而言,學費僅是教育支出中份額較小的部分,并非“沉重負擔”,而對于江西銅鼓等地貧困家庭來說,免費教育便有“一定的價值”。
以銅鼓縣為例,該縣共有高中在校生3355人,每人每年800元學費。作為山區小縣,當地不少家庭經濟條件并不寬裕,對于這些家庭來說,800元學費不是小數目。“高中教育具體免了多少學費,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體現了當地崇學重教的善意。”《信息時報》對此評論稱。
希望留住優質生源
對部分落后地區而言,實施“高中免收學費”政策,背后有更為現實的考慮。據人民網報道,銅鼓縣教育體育局局長李政稱,對普通高中學生免學費,有利于解決銅鼓貧困學生讀書難的問題,同時,“有利于留住本地生源”。
位于貴州的縣級市福泉市有著同樣的想法。2016年2月,福泉市決定,免除全市所有高中生學費,這在貴州屬于首例。時任福泉市委書記黃偉接受貴州都市報采訪時坦承,“這個政策能留住福泉優質生源。”
“由于歷史、區位、發展階段不同等原因,有些學生希望考更好的學校,可能會到都勻、貴陽等地讀高中。”黃偉認為,免除學費之后,有助于留下優質的學生,特別是優秀的貧困生,減少他們的負擔。
“縣域優質生源向市里流動、市里優質生源向省城流動。”對于銅鼓縣的“自救”,上述《信息時報》評論稱,免收學費對留住本地生源有一定積極作用,但不宜高估。
“最主要的,當然是城市與鄉村、大中城市與小城鎮教育資源的差距。”上述評論認為,縮小差距的首要舉措,還是要加大對教育資源薄弱地區的投入,努力促進教育公平與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吳華告訴澎湃新聞,現階段而言,教育領域用力重點并不在于“免費”,而在于“公平”。“免費和公平有一定關系,但不存在必然的聯系。對公眾而言,更重要的是‘教育質量的均衡’,即便在當地不同的高中都能夠享有同樣質量的教育。目前不少地方的情況是,學費是免了,但學校之間的差距仍然明顯。”
“全國推行條件尚不成熟”
有網友呼吁,“高中免費教育”應向全國推廣,進而希望,將高中階段納入義務教育。
“個別地方實施高中教育免費,通過當地財政努力和中央增加轉移支付,應該可以辦到,但若要全國推行,則條件不夠成熟。”吳華解釋,目前九年義務教育所用經費已經超過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一半,即便在如此高比例的情況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此時,“免費教育不宜草率地向兩頭(即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延伸”。
儲朝暉同樣認為,就全國層面而言,實施高中免學費財力尚難支撐。
西部地區某貧困縣已實施高中免收學費政策多年,每年縣里要拿出近千萬元予以落實。最初,該縣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表態時稱,“(財政)支出上擠一擠,有把握走下去”。近日,該縣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談起此事時說,彼時考慮得“不太成熟”,政策落地不順,其中即有資金問題。
2018年9月,教育部在答復相關全國政協委員“推出12年義務教育”提案時也曾表態,“目前條件尚不成熟”,“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
“延長義務教育或者免費教育年限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學生家庭經濟負擔,但也可能引發減少對教育短板和薄弱環節的投入、替代社會和家庭投入等問題。”教育部在上述答復中稱,目前,一些地區探索在高中階段實行免費教育,但這并不等同于將高中階段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而且有的地區由于財政出現困難,免費難以持續,也影響了高中階段教育的健康發展。
吳華認為,更為重要的是,教育政策應保持“靈活、彈性”,以適應社會發展,滿足不同的需求,“一旦將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就意味著‘強制性’,其靈活性就大大受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