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孟美岐粉絲數據站暴雷,受傷害的除了粉絲還有誰?
原創: 范志輝 音樂先聲
作者 | 貳叁叁 編輯 | 范志輝
9月3日,孟美岐數據站“山支數據組”被爆出涉嫌網絡詐騙超過數百萬元。其中,資金流入平臺涉及淘寶、騰訊、網易云等多家頭部互聯網公司。
根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此次詐騙案家涉及至少兩百余人,2個月內涉案金額高達幾百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涉嫌詐騙的大V博主“山支數據組”在微博顯示認證為“大連瑪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據了解,“山支數據組”的前身是“孟美岐粉奶兇數據組”,成立于2018年《創造101》播出期間,為“奶岐的數據罐”成立的下屬數據官博,并舉辦超過200次的集資活動。進一步深挖,“奶罐數據站”則與“孟美岐爆肝數據站”為聯合組織關系。
從QQ音樂《犟》的數字專輯售賣頁面可以看到,“孟美岐爆肝數據站”位列購買排行榜第一名,一共購買了94萬7千余張專輯。而“奶岐的數據罐”位列第三名,共購買了8萬余張專輯。

QQ音樂“樂幣案”
2019年6月6日,微博賬號@QQ音樂小助手 公開發文稱:經后臺系統監測,發現部分用戶存在違規獲取樂幣的行為,侵犯平臺合法權益。
為保障廣大用戶的合法權益、維護平臺秩序的公平公正,將對此類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包括但不限于回收所以違規樂幣、對違規賬號處以不同時長的封號處理等。

在iOS版本的QQ音樂客戶端上,要想購買音樂人的數字專輯,需要充值該平臺的虛擬貨幣——樂幣。通常情況下,通過官方渠道購買樂幣的話,與人民幣的兌換是1比10,也就是1元人民幣購買10個樂幣。
然而在淘寶等各種第三方非法渠道,商家利用平臺漏洞,可以以原價的5-8折低價充值樂幣。這也就為需要給偶像打榜沖量的粉絲提供了一條更具性價比的方式:按照一張數字專輯50樂幣計算,原本集資100萬只能購買20萬張,如果是5折購入樂幣,就可以購買40萬張數字專輯。
于是,有些粉絲或粉絲組織會選擇通過第三方充值樂幣,用來購買數字專輯,為自己的偶像沖銷量。然而,這種做法造成了QQ音樂后臺大量的壞賬,也就有了平臺回收違規樂幣、處理違規賬號的做法。

根據媒體報道,張藝興官方粉團@張藝興吧_Xingpark 在偶像發專輯前提前充值了幾十萬樂幣,然而QQ音樂的處理聲明一出,讓他們措手不及。
李宇春的粉絲也遇見了同樣的問題,為了盡快解凍賬戶,粉絲團迅速聯系了QQ音樂運營人員,對問題進行了匯總反饋并且上交了相應賬單。然而,QQ音樂客服要求提交身份證和銀行卡等私密信息令粉絲們無法接受。
為了彌補部分因黑產遭受損失的粉絲,2019年6月10日,“QQ音樂小助手”發布了關于打擊“違法違規獲取樂幣行為”的進一步說明,對符合條件的相關用戶給予最高8 折的補貼,返還等額樂幣。

但根據孟美岐數據組曬出的賬單來看,大量粉絲確實從多種渠道大量購買了五折左右的樂幣。

不過時隔三個月,孟美岐數據站就被爆出了“涉嫌詐騙”的新聞,也坐實了這個猜測。有網友整理出了整個時間線:


非法樂幣背后的粉絲經濟
據了解,樂幣原本只是QQ音樂針對平臺自身的增值服務而推出的一種虛擬貨幣,最主要的用途則是購買蘋果客戶端的數字專輯(安卓客戶端無法用樂幣購買專輯)、支持明星打榜、直播贈送禮物、參與各種優惠活動等。
在數字音樂時代,傳統唱片業時代的唱片售賣變成了數字專輯的形式。基于平臺變現和粉絲打榜需求,QQ音樂在平臺內開辟了多個榜單。 其中,粉絲最為看重的是“專輯暢銷榜”。 因為這個榜單一方面代表了藝人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又代表了粉絲的消費能力。

截止9月7日下午7點,QQ音樂“專輯暢銷榜”總榜第一名為蔡徐坤的新專輯《YOUNG》,銷量高達690萬張。按照每張售價5元計算,QQ音樂僅憑這一張專輯就進賬3450萬元。 如此算下來,總榜前4的銷售額已經過億。

比如,在李宇春發布《流行》之前,QQ音樂“專輯暢銷榜”總榜第一名為周杰倫的《周杰倫的床邊故事》。
在《流行》發布后,李宇春和周杰倫兩家就呈現了你追我趕的趨勢,還在豆瓣論壇內引發了大量爭吵的帖子。 最終,李宇春的《流行》銷量超過了周杰倫。

當然,打榜并不僅限于此,而是出現在各個平臺上。藝人每次的打榜,都需要消耗大量金錢,而非法第三方充值不僅為粉絲提供了一條捷徑,也成為了“脂粉”眼中的一塊肥肉。
飯圈“脂粉”的龐大利益鏈條
隨著偶像產業在中國的逐步發展,飯圈也逐漸進化成了有組織、有效率的粉絲團體,文案美工、打投數據、控評等分工細致明確。
尤其是打投數據組,每日分配的任務按人按量,有網友戲稱“混飯圈就感覺像是在上班,讓粉絲體驗提早上班的感覺”。而 利用這龐大的飯圈來“上班”的,這就是職業粉絲,即所謂的“脂粉”。
最早,“職業粉絲”被定義為在機場有償接機、吶喊的粉絲。然而,隨著粉絲圈的不斷壯大,飯圈內部衍生出了各種“職業粉絲”。而真正希望從中得利的,真的可以在追星的每一個環節里賺到錢。

去年,就曾有媒體爆出在《青春有你》錄制期間,就有數家粉絲站出現。而這些粉絲站的成立人并不是因為喜愛,而是有一種提前“占坑”的心理——“萬一之后紅了呢?!蹦沁@些成立站子的站姐就是擁有話語權的粉絲,會組織散粉集資、打投。

“前線”通常被定義為“追行程的人”,簡單來說就是偶像在哪里,前線就在哪里。接機、錄節目、跟演唱會和活動,偶像的工作行程一個不落。而他們也是最能掌握偶像一手消息的人,很多站姐自己就是“前線”。
從某種程度上講,“前線”是離偶像最近的粉絲,因此在粉絲群體中擁有極高的影響力和威望,當這種影響力達到了某種程度,也被稱作是“粉頭”。

由于有些粉絲無法到場親眼看到偶像,于是就有償委托“炮姐”順便拍圖修圖,再到后來這種模式就演變成了“職業炮姐”專門去蹲守偶像,然后將排來的圖片發給各個粉絲站。粉絲站再以集資應援的名義,將圖片制成實體冊子賣給粉絲。
同時,粉絲周邊產品也逐漸發展成了一門生意。有的粉絲利用自己會畫畫的技能,出畫冊、制作應援周邊產品如玩偶、帽子、衣服等,再售賣給粉絲,將“賺來的錢會用于應援”。不過有些售賣產品的粉絲最后被扒出將賺來的錢用于其他明星的應援,是不折不扣的“脂粉”。

在飯圈中,只要涉及金錢,就會發生有人從中牟利的情況。 而以上,也只是飯圈“脂粉”牟利套路的冰山一角。 涉及此次案件的“山支數據組”上級組織在18年就曾發布一項活動,每周收取粉絲50元用于超話打卡。

當飯圈越來越壯大之時,有些粉絲丟失了喜歡偶像的初心開始從中牟利,因此也衍生出了越來越多種類的”脂粉“。 在飯圈的運行體系中,他們甚至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環,成為粉絲和偶像之間的催化劑。
結語
粉絲經濟發展至今,越來越像一場自娛自樂的游戲。飯圈的運行規則由粉絲建立,外行人難以逾越這種圈層壁壘。 而有了人群也就有了江湖,飯圈規則下也逃脫不了世俗,衍生出了各種利益鏈。
在這種高壁壘、高門檻的相對封閉鏈條里,運行規則更容易出現漏洞。而“樂幣事件”“詐騙事件”僅僅是高速發展的偶像產業中破碎的一角,受傷害的除了音樂平臺,更是將真金白銀花在追星事業上的粉絲。
排版 | 安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