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個站到海邊的人都想這樣問一問大海 ——航海地圖中的世界

Vadim.Klevenskiy
第一次看到海洋的時候,我首先的本能反應是畏懼,畏懼它沒有邊際,遠在比遠方更遠的遠方依然是一片空茫的水域;畏懼它波濤洶涌,反復拍打堤岸的海浪像一頭困獸,我想象著,如果它掙脫了束縛自己的鏈條,跑到岸上來,會輕易讓一切粉身碎骨……
這些是來自我幻想碎片的恐懼,在恐懼的背后,是對無盡而未知海洋的好奇。
面向大海,海風從海洋中心吹來穿過胸膛,廣袤起伏的大海波光粼粼,讓人不禁想問,遙遠的海洋上到底有什么?
我相信每個站到過海邊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這就是大海的魅力。
塞涅卡說,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么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很難想象第一批揚帆出海的人,面對神秘的大海,是懷抱著怎樣堅定的決心和勇氣出發的。
最早的遠洋者

歷史上第一次有文獻記錄人類遠航事件發生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法老斯尼夫魯的書記官記錄了這樣的片段:一支四十艘船組成的艦隊抵達尼羅河三角洲,船上裝載的松木來自位于利比亞以北的布魯斯。
似乎,這并非是當時人類第一次踏上這條航線,遠航的參與者早已對行程心知肚明。可想而知,人類邁向海洋的步伐在更早之前。
另外,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一批卓越而英勇的航海者已經抵達美拉尼西亞群島,逐一探索西太平洋列島。對于他們來說,他們的航程常常意味著很長一段時間里完全看不到陸地,這些毛利人漫長的跨洋航行要面對自東向西吹來的信風,在逆風中他們抵達了湯加群島、薩摩亞群島、馬克薩斯群島……
一代又一代人憑借著在風帆下積累的經驗與智慧,在下一次航行中到達了更遠的地方。
海洋與世界

海洋探險成為探索世界的重要一環,人類在徜徉海洋的途中慢慢勾勒出世界的格局,逐漸完整了對世界的認知。

托勒密
托勒密是幫助人類向前邁進的地理學家之一,他制造了測量經緯度的儀器——星盤和后來馳名歐洲的角距測量儀。托密勒在地理和天文學方面著作等身,他的《地理學指南》用希臘語寫在紙草卷上,歸納了1000多年以來希臘關于已知世界大小、形狀和范圍的思考,為后世地圖繪制提供了基礎。

仿克勞德·托勒密,1490年,《地理》
審視托勒密作品的復制品總是讓人感到困惑。非洲海岸眾多島嶼的存在似乎證明,從遠古時代起人們就頻繁前往這些群島。但它們的位置存在不少問題,沒有顯而易見的解釋。例如,幸運群島和佛得角一帶的島嶼相互混淆,而后者當時還是未知的。有可能這是抄寫手稿的人過于熱心,犯了顛倒時代的錯誤。

仿克勞德·托勒密,1482年,《地理,內利比亞》
這幅地圖由尼古拉·日耳曼尼繪制。較之第28頁的地圖,托勒密對非洲的認知不同。圖像表達的方式和地名稍有不同,但最東邊部分的繪制仍遵守成例。

仿克勞德·托勒密,16世紀《地理學》
這幅著名的世界總圖來自托勒密,赤道上的分割線是其顯著特征,圖中體現出當時人們對印度洋的認識仍然充滿很多矛盾之處。一些元素的位置正確,例如印度河三角洲和恒河三角洲、馬來半島,但印度本身的形狀有誤。傳說中的塔布羅巴納島則不成比例地被放大。
雖然托勒密的地圖在技術層面上有很多不足,但是他展現出了在那個時代少有的誠實。他將缺乏確鑿信息的區域標注為“未知地帶”。生活在古羅馬帝國時代的托密勒引領了海上航行地圖繪制的時代,此后的人在他的基礎上漸漸繪制出了更加精準的海上地圖。
神秘的紙上海洋
隨著海上探險達到一個興盛的時代,偉大的航行者在不斷地解鎖世界上一個又一個未知領域,海上地圖繪制的區域越來越廣闊,人類對世界的認知變得越來越豐富。
如果你對跌宕起伏、充滿傳奇的探索與冒險的故事感興趣,現在我向你誠摯推薦——《紙上海洋:航海地圖中的世界史》。

《紙上海洋:航海地圖中的世界史》
有書至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揭示了航海地圖與世界文明發展的彼此相連與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將在這本書中目睹生動的航海地圖演變歷史,并且還會讀到知名的航海家奧利維耶·勒·卡雷爾對地圖背后所隱藏觀念與動機的解讀。




書內83幅法國國家圖書館珍藏版航海地圖,細致呈現了6大歷史關鍵節點,5000年的歷史文明、海洋冒險與天文學探索之旅。作者憑借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對史料駕輕就熟地敘述,巧妙融合科學與歷史,橫跨海洋、文學、占星等八大領域,展現人類探索未知的無邊勇氣。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