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釋新聞|印度為何設立國防參謀長一職?
印度總理莫迪在印度獨立73周年慶祝活動上發表全國演說時指出,印度將設立國防參謀長一職。
據今日印度電視臺8月15日報道,莫迪表示,印度的武裝部隊是全印度的驕傲,為了進一步加強印度海陸空三軍之間的協調,印度將有一名國防參謀長(CDS),這將使得軍隊作戰效率更高。
當談及這一決定時,莫迪指出,世界戰爭與安全的態勢在不斷變化,印度與其保持同步是非常重要的。“軍事方面的專家長期以來一直要求設立國防參謀長這一職位。”莫迪說,“一旦有了國防參謀長這一職位,它將有效領導印度海陸空三軍。”
莫迪稱,設立國防參謀長一職將推動印度軍事改革,為實現戰略目標提供動力。
何為印度國防參謀長?
此次印度設立的國防參謀長即各國軍隊中常見的總參謀長,其地位等同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據《印度快報》16日消息,印度的國防參謀長將成為印度總理的首席軍事顧問,負責提供軍事方面的建議與觀點。被任命為國防參謀長的軍官不僅將負責監督和協調印度海陸空三軍的行動,而且還將負責執行包括人力、裝備以及戰略在內的長期國防規劃與管理。
最為重要的是,國防參謀長將負責印度海陸空三軍的“聯合作戰行動”。在大多數國家,國防參謀長將協調各軍種間的矛盾,解決各軍種參謀長的所關心的重要問題。在戰爭時期,國防參謀長的作用將變得極為重要。
今日印度電視臺報道稱,雖然印度海陸空三軍將繼續保留各軍種自己的參謀長,但各軍種的參謀長軍銜僅為上將,而國防參謀長的軍銜則為元帥,從而使得各軍參謀長在制度上服從國防參謀長的指揮。
印度為何長期以來沒有國防參謀長?
據路透社15日分析稱,自1947年脫離英國管轄獨立以來,印度海陸空三軍各有各的參謀長,而從未有過一位統轄三軍的國防參謀長。如此的制度設立,與印度政府長期以來認為海陸空三軍軍權不能高度集中于一位國防參謀長身上有關。
《印度時報》15日報道指出,一旦軍權高度集中于一位國防參謀長身上之后,假使此人意欲運用軍權反對印度政府,那么他將非常容易成功。正因如此,印度政府一直以來擔心設立國防參謀長一職后,國防參謀長會動用高度集中的軍權發動政變,推翻印度民選文官掌控的政府。
所以,自印度獨立以來,在70多年的歲月里,幾代印度政治領袖在多次評估推翻民選政府的潛在政變威脅后,一致決定印度不設立國防參謀長一職。哪怕在發生了三次印巴戰爭后,印度政府仍不設立國防參謀長,認為分設各軍參謀長更能有效管理軍隊。
印度為何現在又要設立國防參謀長?
據路透社消息,隨著當下戰爭形態的演化,軍事行動開始涉及各軍種的緊密融合,因而許多國家的參謀制度都轉向了由單一國防參謀長指揮三軍,并直接向政府負責的體系,該體系有助于加快決策速度。
印度退役陸軍中將H.P.帕納格(H.P. Panag)指出,印度分設三軍參謀長的制度已引起過太多的矛盾。“印度每個軍種不僅都有自己的戰略思想,而且還把自己看作戰爭中的主力。”帕納格說。
正因如此,愈來愈多的人要求印度設立國防參謀長,協調三軍,而這一觀點在1999年的卡吉爾沖突后得到了更多印度人的認可。
資料顯示,1999年5月,巴控克什米爾武裝分子越過實際控制線,進入印控克什米爾卡吉爾縣,在被印軍發現后,發生交戰,之后巴基斯坦軍隊也卷入沖突。為了給前線的印度陸軍提供火力支援,印度陸軍參謀長向印度空軍求援,請求空軍派出武裝直升機進行空中支援。然而,印度空軍認為平均海拔達5000米的卡吉爾縣海拔太高,已經超出了印度武裝直升機的作戰升限,故建議改用固定翼戰斗及進行空中支援。不過印度陸軍對此予以拒絕,堅持要求出動武裝直升機。對此,印度空軍再度予以拒絕。
經過雙方多次交涉之后,印度空軍才在5月26日出動戰斗機支援陸軍作戰,此時距離巴軍進入印控克什米爾已過去20多天。
卡吉爾沖突最終的結果是印軍慘勝。據今日印度電視臺15日消息,印度軍隊在戰后專門設立了高級官員組成的卡吉爾回顧委員會(Kargil Review Committee),檢查印度國防系統不足之處。在檢查過程中,該委員首次提出了設立國防參謀長一職的建議。該委員會表示,國防參謀長應由元帥擔任。
不過,印度并未立即設立國防參謀長一職,而是在2001年設立了由三軍各自參謀長組成的參謀長委員會,由參謀長委員會主席領導。雖然名義上是領導,但是參謀長委員會主席的地位和委員會中其他的參謀長并無區別,也不具有實權,無法比肩此次設立的國防參謀長。
因而,印度海陸空三軍的聯合指揮問題長期未得到根本解決。
此次,印度下定決心設立國防參謀長一職是其軍事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提高印度三軍的聯合作戰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