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漲知識|國家機關和涉密單位應如何使用釘釘?
釘釘作為一款智能移動辦公平臺,從2015年面世至今,有超過700萬家(釘釘官網數據)企業和組織使用釘釘辦公。從釘釘官網提供的行業案例來看,中國聯通、我愛我家、海底撈等眾多耳熟能詳的企業以及一些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都在使用釘釘。
釘釘功能強大,上手簡單,它從組織在線、溝通在線、協同在線、業務在線和生態在線5個在線程度,指導企業不斷優化管理,提高效率。這5項指標下面都有相應的功能支撐,比如即時通訊、加密語音通話、考勤、審批、日程、釘盤、釘郵、智能會議室等。
此外,對于用戶信息和個人隱私的保護也是釘釘的一大優質屬性,是釘釘受到千萬用戶認可的重要原因。釘釘獲得了SOC2Type1服務審計報告和ISO27018(公有云體系下的隱私保護)證書和中國公安部“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還專門發布了釘釘《安全白皮書》,這些都實力證明了釘釘的安全水準。
因此,對于大多數機關單位而言,釘釘提供了“簡單、高效、安全”的工作方式。
那么,對于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秘密的單位而言,也可以使用釘釘嗎?對此,國家保密局所屬金城出版社微信公眾號“保密觀”近日予以詳盡解答。
微信公眾號“保密觀”在8月8日發布的《機關、單位可以使用釘釘辦公嗎?》一文中強調,無論在計算機端還是移動端使用釘釘,都是基于互聯網辦公,因此嚴禁使用釘釘談論、處理、存儲及傳輸國家秘密。
保密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禁止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禁止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
文章指出,使用釘釘的環境以及數據傳輸過程均不安全。
具體來說,釘釘主要在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和智能手機這兩個終端上使用,計算機只要連接互聯網,就難免會有病毒、“木馬”程序隱蔽植入運行,使得計算機被遠程控制,甚至被“擺渡”攻擊,造成泄密,而智能手機很有可能安裝一些帶有隱秘搜集、獲取、記錄數據信息的惡意APP,都會帶來泄密隱患。
至于在互聯網上傳輸的數據,則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安全隱患,無法保障傳輸過程的絕對安全。
那么,在不涉及國家秘密時,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秘密的單位就能否毫無顧慮地使用釘釘呢?也不盡然。
微信公眾號“保密觀”在文章中具體列舉了以下幾項需要遵守的保密守則:
認識第一位。釘釘就是互聯網辦公,強化干部職工保密意識,提升保密防范技能。
發布嚴審核。通過釘釘發布消息、通知,必須執行審核簽發制度,對擬推送的信息進行保密審查,內容嚴格限制在周知性的一般信息。
溝通不涉密。釘釘的聊天和通話功能具有通話加密、讀后自動銷毀、頭像名字打碼防截屏等保密功能,能保個人隱私,但保不了工作秘密,更保不了國家秘密;嚴禁用釘郵發送涉及國家秘密的郵件。
辦公不涉密。不使用釘盤存儲國家秘密;不使用審批功能處理國家秘密;不使用智能會議室功能召開涉密會議;不使用直播功能直播涉密活動;最好不使用臉部識別打卡考勤等功能,以保護生物信息、敏感地理位置、出行信息不泄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