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家解讀上海中小學體藝“一條龍”新政:可減輕家長經濟負擔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本市中小學體育藝術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將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根據意見,自2022年起,各“一條龍”高中開展優秀體育、藝術學生招收培養工作。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介紹,學校體育藝術項目的布局形成小學初中高中“一條龍”培養,這一新政最大的意義是改變了以往藝體類人才由專業體系培養的模式,改革后將從普通學校進行藝體類人才普及化培養,讓頂尖藝體類人才脫穎而出有更深厚的土壤。
目前各類藝術體育類的培訓收費不菲,新政后是否會增加家長的經濟負擔?
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張端鴻告訴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記者:“新政不會增加家長的經濟負擔,反而會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因為培養都在學校里免費進行了,家長不必再到外面進行收費的額外培訓了。”
《指導意見》指出,全面做好學校體育藝術工作,堅持面向人人,加強統籌規劃。
“全市65所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每所都有項目布點的要求,每個高中對應2-3所初中,每個初中對應2-3所小學,預計將覆蓋600-900所初中,1200-1800所小學,且公民辦都涵蓋。”上海市教委體衛藝科處處長陳華說,需要指出的是,“一條龍”新政的落點不是升學一條龍,而是指在體育藝術的培養上,普及、提高、深造的連續性。
有家長擔心,如果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在所屬的“一條龍”布局里怎么辦?
市教委表示,可以根據當年的細則,選擇非“一條龍”對口的中學進行報考。但“一條龍”的政策,重點在于讓孩子在校期間,興趣愛好上得到專業的訓練,增強體質、提升藝術審美能力,而并非是為了單一的選拔目的;如果“一條龍”的學校布局里沒有孩子喜歡的興趣愛好,也可以鼓勵孩子嘗試學校現有的項目。作為牽頭的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也有責任對相應的中小學進行師資、場地的共享。
上海市體育特級教師、市東實驗學校校長沈洪認為,這一新政的出臺,是幫助學生對體育、藝術全面興趣提升的重要舉措,也是學生全面發展評價制度改革很好的切入口。
上海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政策關乎于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重在普及,未來將在項目布局“一條龍”的基礎上,研究場館“一條龍”、競賽“一條龍”和評價體系“一條龍”,同時保證配齊配足專業教師,確保工作的有序推進。
根據規劃,上海將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配齊配足體育藝術教師并不斷提升專業能力。鼓勵有專長的學科教師承擔帶訓任務,引進高水平教練員、藝術家等進校園。加強學校體育藝術場地綜合開發建設,推進“上天入地”“全天候智能操場”“可移動操場”和藝術創新實驗室及小劇場等建設。建設體育訓練基地、藝術實驗基地、青少年校外體育藝術活動中心等。完善意外傷害預防、保障和應急處理機制等。
上海市教委透露,相關具體辦法將另行研究發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