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衛組織:艾滋病毒耐藥性激增,鼓勵全球向度魯特韋過渡
抗菌素耐藥性(AMR)的增加是當今對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如果不緊急處理,耐藥性問題可能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并增加新的難以治療的感染,從而推升更高的治療成本。
對全球主要公共衛生問題艾滋病來說,耐藥性問題也不例外。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最近發布的《2019版艾滋病毒耐藥性報告》中指出,兩種關鍵的抗艾滋病毒藥物依法韋倫(Efavirenz)、奈韋拉平(Nevirapine)的耐藥性激增,令人震驚。
報告中指出,與包括耐藥艾滋病毒造成的威脅在內的抗菌素耐藥性作斗爭是全球社會的一項主要目標。
艾滋病毒耐藥性(HIVDR)是由艾滋病毒中的一種或多種突變等引起,這種變化影響藥物或藥物組合阻止病毒復制的能力。目前,艾滋病毒感染者通常會接受雞尾酒療法,即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報告稱,由于耐藥病毒的出現,目前所有抗逆轉錄病毒(ARV)藥物,包括較新的藥物類別,都有部分或完全失效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人會產生耐藥性,其他人群也會感染已經具有耐藥性的艾滋病毒。
世衛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過去4年時間里,世衛組織在18個國家隨機選擇的診所中進行了調查,并檢查了在此期間開始接受艾滋病毒治療患者的耐藥性水平。

一般來說,超過這個10%閾值,就認為給其他人群開同樣的艾滋病毒藥物是不安全的,因為耐藥性可能會增加。
總部位于華盛頓的泛美衛生組織(PAHO)傳染病專家Massimo Ghidinelli說,“我認為現在已經超過閾值了。”
報告還提到,尤其令人擔憂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感染艾滋病毒的嬰兒的耐藥水平也很高。2012年至2018年間,在該地區9個國家中,約有一半新確診的嬰兒感染了對依法韋倫、奈韋拉平其中一種或對兩者都具有耐藥性的艾滋病毒。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世衛組織傳染病內科醫生Silvia Bertagnolio說,耐藥性的原因仍然難以捉摸。但她提到,當人們中斷治療時,耐藥艾滋病毒可能會發展。
舉例來說,許多攜帶病毒的婦女可能在懷孕期間服用了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以防止其嬰兒感染,但在分娩后停止服用。2015年,世衛組織建議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終生使用藥物。
數據顯示,中斷治療后重新使用依法韋倫和奈韋拉平的人群中出現耐藥性概率(21%)遠遠高于首次使用的人群(8%)。
至于攜帶艾滋病毒的人為何會停藥,Bertagnolio說,“恥辱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他們可能不想被人看到去拿他們的藥。報告還指出,診所藥品短缺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世衛組織日前已建議,根據新的收益和風險證據,推薦將抗艾滋病毒藥物度魯特韋(dolutegravir)作為包括孕婦和有生育潛力人群在內的所有人群的首選一線和二線治療藥物。
世衛組織認為,雖然曾有研究結果顯示,懷孕時使用度魯特韋的婦女可能會造成其嬰兒的神經管缺陷(導致脊柱裂等問題的大腦和脊髓天生缺陷)。但大型臨床試驗比較得出,這種藥物比其他療法更有效、更耐受性更強。
位于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德國特里亞斯普約爾大學醫院傳染病醫生Roger Paredes說,與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相比,度魯特韋產生變異并最終產生耐藥性的可能性更低。他補充道,“我們必須鼓勵全球向多魯特格拉韋過渡。”
世衛組織統計顯示,2019年,82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報告稱正向使用度魯特韋的艾滋病毒治療方案過渡。
Bertagnolio對此表示同意,但呼吁謹慎行事。如果治療實施不佳或不全面,就可能出現新的耐藥性。“我們不希望最后再次處于同樣的境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