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水平小康指標領冠全省,南京江寧尋求下一波發展機遇
在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多項綜合考核中獲得全省第一,作為南京“經濟第一強區”的江寧區,下一波發展機遇又在哪?
7月29日下午,江寧區委全會上,南京市委常委、江寧區委書記李世貴脫稿說道:“我們又迎來一次發展機會”。
他隨后指明了這些機遇所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紫東地區崛起等戰略、以及省市賦予江寧的一系列試點任務等,“為我區全方位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趕超跨越路徑。”他說。
江寧區在近期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實現程度監測結果中摘得桂冠,實現程度和達標數量均位居全省區(縣、市)第一,被評為江蘇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區。
2000年底撤縣設區的江寧區,地處南京中南部,是南京地域面積最廣的新市區。近些年的發展正如其古稱“天下望縣”那樣恰如其分——不僅崛起成為GDP第一方陣,而且常在一系列指標排名中傲視各版塊。
如科創方面,研發機構多點開花,僅2019年上半年,新簽約新型研發機構10家、備案13家——與江北新區并列第一,引進培育孵化企業突破500家,完成119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新入選獨角獸培育類企業3家、市瞪羚企業23家——總數居全市第一,等等。
營商環境方面,全區營商環境綜合評價躍升全省第二,江寧開發區營商環境評價在126個省級以上開發區中名列第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能從“3550”縮短為“2230”,并進一步向“1130”邁進,即開辦企業1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1個工作日內完成、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30個工作日內完成。
澎湃新聞注意到,區委書記點題的上述機遇,如南京創新名城建設與省市試點等,可以說正是在江寧已有基礎上的延展和深化。
南京“創新名城建設”提于2018年,擁有53所高校、83萬大學生的南京希望將豐富的科教資源轉化為創新優勢,從東西南三面環抱南京主城的江寧,在空間、高校資源等方面的富集自然也成為這一輪比拼中的優勢所在。
李世貴提出,要面向全球在高端創新資源集聚上持續發力,實施國際合作生根計劃,努力讓江寧成為全省創新資源最密集、創新力量最雄厚的領跑區。
“試點任務”則是指江寧區先后被南京市、江蘇省確立為全市唯一的“集成改革試點”以及全省6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試點”之一,其余5個分別是南京江北新區、常州溧陽、無錫江陰、蘇州昆山和蘇州工業園區。
不久前召開的南京市委全會上,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特別對江寧區的這一試點使命寄予囑托,“江北新區和江寧區要抓住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試點機遇,大膽試、勇敢闖,努力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經驗”、“回答好‘全面小康之后的路怎么走’這一重大命題。”
“對江寧而言,這些不僅是機遇的疊加,更是責任的疊加,我們必須用不懈的奮斗將機遇變成發展紅利。”李世貴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