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檢察日報刊文批用退學學生學籍申領撥款:該查!
6月24日中國之聲報道,河南省理工學校(簡稱“理工學?!保┰谡猩鷷r涉嫌夸大宣傳,承諾的“包分配”無法兌現,導致部分學生中途退學,學校卻仍使用這些退學學生的學籍信息從相關部門申請定額撥款。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學籍是學生在一所學校就讀時的唯一法定身份信息,不僅關乎學生個人權益,更是有關部門在發放相應經費和補貼時的重要依據。據報道,近年來理工學校不少中途退學學生的學籍信息仍顯示在該校。根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第18條規定,學生退學由學生本人和監護人提出申請,經學校批準,可辦理退學手續。學生退學后,學校應當及時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梢?,理工學校的問題首先是未及時上報退學信息。
理工學校學生退學和承諾“包分配”未實現二者之間到底有沒有直接關系不好妄下定論,但已退學學生的學籍信息仍在該校,學校并借此繼續獲取額外財政撥款這一事實基本“實錘”。我認為這個事件中至少有兩個主體存在過失。
其一,理工學校作為公辦中職院校本應模范遵守學籍管理和經費管理的相關規定,卻未按要求及時上報學籍異動情況并由此違規獲得財政撥款。當然,學校究竟出于何種原因未上報信息還有待調查。有可能是因為工作疏漏,導致學校在學籍管理方面存在程序瑕疵;但也有可能是有意而為之,想鉆一下政策的空子,繼而違規獲得撥款。
如果是前者,學校主觀過錯小,純屬管理的問題,那就該整改整改,該退還退還,相關人員該追責便追責??扇绻呛笳?,問題就沒那么簡單了,往小了說可能違反相關財經管理規定和紀律,學校和主要負責人要接受相應的行政處罰;往大了說,故意虛報材料騙取國家政策撥款,很可能涉嫌詐騙、貪污等犯罪,相關人員將會面臨刑事處罰。
其二,相關管理部門在審核撥款材料時沒有盡到審核義務。首先,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及時審核學校實際在校學生學籍情況,為違規領取撥款開了口子。其次,財政管理部門對經費使用情況的抽檢比例過低,難以起到監督作用。
根據《河南省深化省屬本科高校和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省財政廳要會同教育廳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每年在省屬本科高校、高職院校和中職學校中各抽查5所,進行全面檢查和績效評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河南省具有招生資格的普通高等院校共有135所,中職院校目前共有281所,總計416所。如果按照上述高校每年各5所共15所來進行抽查,抽檢率僅為3.6%。相比每生每年5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財政撥款,如此巨大的反差讓人不禁反問,這樣的抽檢真的能起到監督作用嗎?
“學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國勢所由強?!睂W校的作為影響學生的成長,學生的成長則決定著國家的未來。教育經費沒有管好學校當然難辭其咎,相關主管部門也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好在隨著媒體的曝光,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這起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已撥付的經費都被用在了哪里?背后是否有貪污腐敗等違法犯罪行為?相信隨著調查的深入,謎底終會揭開。
(原題為《用退學學生學籍申領撥款,該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