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20環境能源部長級會議在日開幕,阿曼灣事件成重要議題
6月15日,為期兩天的二十國集團(G20)能源與環境部長級會議在日本長野縣輕井澤町開幕。會談將圍繞中東阿曼灣附近發生的兩艘油船遇襲事件造成的能源安全隱患以及氫能源和海洋垃圾問題展開。阿曼灣油輪襲擊事件加劇了中東地區緊張局勢,導致原油價格飆升。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在開幕致辭中表示,G20成員國在能源和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情況各不相同,要就這些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并不容易。但是,作為會議的聯合主席,世耕弘成表示,他希望各成員國向世界其他國家發出團結一致的信息。
在阿曼灣附近遇襲的兩艘油輪中的 “Kokuka Courageous”號由東京一家公司運營。共同社評論稱,對資源貧乏的日本來說,中東地區的穩定至關重要,該國大部分石油供應都依賴該地區。
襲擊事件發生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在對伊朗進行訪問,試圖緩解伊朗和美國之間日益緊張的關系。他在14日晚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電話會談后就該事件作出表態,“無論是何人進行的攻擊,都是對船舶造成危險的行為,日本表示強烈譴責。”
出席會議的國際能源署(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它關系到全球的政治安全及能源市場,(中東阿曼灣)是全球能源運輸最為重要的咽喉點之一。”比羅爾介紹稱,根據IEA最新數據,每天有1800萬桶原油從這一咽喉之地外運,大約占據全球原油貿易的三分之一。這些原油主要來自阿拉伯地區,大多運往亞洲的主要經濟體,例如日本、韓國、中國、印度等。
“IEA的核心任務是保障能源安全。我想強調的是,我們正在密切關注這一事件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IEA已準備好在必要的情況下采取行動”,比羅爾說。
IEA也借此機會發布了該機構的首份關于氫能的深度報告。報告指出,氫能可以幫助解決各種關鍵性的能源挑戰,現在是時候將各種技術規模化、降低生產成本,使氫能被廣泛利用。
此外,會議議程還包括減少海洋塑料垃圾。據美國農業部統計,全球每年產生約3億噸塑料垃圾,其中800萬噸流入海洋。去年,日本因拒絕批準七國集團(G7)提出減少塑料垃圾的目標而備受批評,美國也沒有簽署該文件。本月晚些時候在大阪舉行的G20峰會上,日本將爭取各方支持一項在2050年前阻止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的倡議。世耕弘成說,“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公共和私營部門共同解決”,并補充說,日本將發揮自己的作用,力爭在明年4月之前讓商店對塑料袋收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