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以職業打假為名,一惡勢力團伙在上海多家超市敲詐勒索終獲刑
藏匿、要挾、勒索……一惡勢力團伙以“職業打假”為名,采用各種手段在多家超市實施違法犯罪活動。
5月31日上午,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宣判了該起惡勢力犯罪案件,對被告人陳某平、王某權、江某林、江某萍等4人以敲詐勒索罪判處一年至十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金山法院經審理查明,近年來,被告人陳某平、王某權、江某林、江某萍伙同陳某某、王某某、朱某某(均另處)等人為謀利,先后十余次至上海市、浙江省等超市進行所謂的“職業打假”。
2018年2月初,被告人陳某平、王某權伙同他人經事先預謀,至金山區朱涇鎮某超市,在未發現過期商品的情況下,以回家過年、承諾短期不再來“打假”等為由,向超市工作人員索要食用油、餅干等商品,合計價值共計人民幣1000余元。
2018年10月期間,被告人江某林至金山區朱涇鎮某超市將幾條臨近保質期的無糖口香糖藏匿于保質期較長的口香糖中,2018年11月21日下午,被告人江某林、陳某平、王某權、江某萍經事先預謀,至金山區朱涇鎮某超市,分次購買上述已經過期的三條口香糖后,向超市工作人員敲詐勒索錢款人民幣2400元。
2018年11月22日,被告人陳某平、王某權、江某林、江某萍以“職業打假”身份至金山區朱涇鎮另一家超市進行“打假”時,因超市方報警而被公安機關抓獲。
法院審理后認為,國家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對消費者權益進行保護。但是,知假買假的假應當系由經營者的過錯、過失等行為而造成,而非由所謂職業打假人員通過藏匿、夾帶等行為刻意制造,更不能以職業打假人員身份強行索要經營者財物,相關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追究其法律責任。
被告人陳某平、王某權、江某林、江某萍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向超市工作人員敲詐勒索財物,其中被告人陳某平、王某權參與金額人民幣3400余元,被告人江某林、江某萍參與金額人民幣2400余元,均系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敲詐勒索罪。
被告人陳某平、王某權、江某林、江某萍等人經常糾集在一起,以職業打假為名,采用藏匿、要挾等手段,在金山區多家超市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擾亂超市正常經營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屬惡勢力犯罪。
被告人陳某平、王某權、江某林、江某萍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陳某平、王某權、江某林、江某萍積極退贓,可酌情從輕處罰。
根據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及悔罪表現,金山法院依照《刑法》等相關法律規定作出了上述判決。
該案是兩高兩部《關于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發布后,金山法院審理的首起涉嫌以“職業打假”為名的惡勢力犯罪案件。
金山法院刑庭庭長曹雪明表示,根據兩高兩部《關于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惡勢力是指經常糾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擾亂經濟、社會生活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但尚未形成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違法犯罪組織。惡勢力一般為三人以上,糾集者相對固定,違法犯罪活動主要為敲詐勒索、強迫交易、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等類型犯罪。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至今,金山法院已經審結了涉黑惡勢力犯罪案件5件13人,加上今天審結的這1件案件,共審結涉黑惡勢力犯罪案件6件17人。
其中,金山法院于2018年12月審結的張某涉嫌綁架犯罪案件,是一起跨國涉惡勢力犯罪案件。被告人張某等人將多名被害人騙至緬甸欠下賭債,之后又用暴力勒索被害人錢財共計45萬元。最終,金山法院以綁架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沉重打擊了惡勢力的囂張氣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