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銅陵有兩幅“面孔”?督察組一走,惡臭污水直排長江干流
近期,生態環境部2019年第一輪統籌強化監督在全國25個省份展開,在今年首輪統籌強化監督當中,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是重中之重。
在此次監督中,央視財經記者跟隨專家組,在安徽的四個地級市進行了暗訪,記者發現:很多地方在黑臭水體治理的工作中已經做了大量投入,也取得了一定進展。然而“重建設,輕維護”的現象普遍存在,有的地方還存在規劃不合理、甚至應付檢查的情況。
安徽銅陵:專家組一走 溢流堰就污水漫出
在安徽銅陵,記者跟隨專家組來到城區內的一個排污口。在這里,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漫過溢流堰,直接流入了黑砂河當中。專家解釋說:正常情況下,溢流堰應當起到截流污水的作用。經過設備處理后,污水再從排水管排放到下游河道。不過,眼前的情況,和專家組一周前看到的并不一樣。








隨后,記者前往當地的另一條河——秀水河。沿河步行了一公里,河面上的浮萍夾雜著漂浮的死魚,散發出濃重的腥臭味。河畔小區的居民們,對此也是怨聲載道。



安徽阜陽:“臨時圍堰”為何變成臭水池?
在排放口使用圍堰,本來是為了對污水進行凈化,但是在安徽阜陽走訪時,央視財經記者卻發現,這里的一些所謂的臨時圍堰,已經變成了新的臭水池。
西清河是流經阜陽城區的一條河。記者來到西清河橋下時發現,這里有一條用沙袋壘成的臨時圍堰,像水壩一樣攔在河中央。





原來,根據相關的考核要求,阜陽在今年底必須要完成90%的黑臭水體消除工作。為了在年底前達到考核目標,當地就臨時設置了這些圍堰,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河中。不過,專家表示,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有風險的。

設計不足 資金有限 污水廠“邊處理 邊排污”
通過前些年黑臭水體的治理工作,很多地方在污水管網和處理設施的建設上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由于多種因素,水體黑臭的現象并未得到完全消除。就在距離淮河干流不遠的一個污水處理廠,專家組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記者 張偉杰:站在污水池旁邊,能夠很明顯感受到,污水池散發出來的陣陣惡臭,而此時此刻,污水池里的污水正在通過一道像水壩一樣的溢流堰,向下游排放。同時,污水池旁邊還有一個黑色的管道,管道里排放的水是經過污水處理過后的水,于是在這里就形成了一邊處理,一邊排污的奇怪景象。


2019生態環保統籌強化監督專家組成員:主要是設計處理能力小于我們上游排污的水量,所以出現了部分未經處理的水直接排到下游。

記者了解到,針對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今年的財政預算報告已經提出:將安排水污染防治資金300億元,消滅城市黑臭水體作為水污染治理的重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