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觀察丨闖紅燈扣信用分,信用體系建設不能泛化
近年來,城市信用建設在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在“互聯網+”等大數據技術支持下,市民信用評價產品的功能越來越豐富,被納入信用評價的因素也越來越多,相對應的,針對信用評價評分過低也有了一些懲罰措施。城市信用建設旨在約束市民的不文明行為,但如今卻有被泛化的趨勢,比如闖紅燈扣信用分。
闖紅燈的行為,在我們日常話語體系里,屬于不道德行為;而在法律話語體系里,屬于違法行為。所以,對闖紅燈行為的懲處,一方面應當依據法律條文的規定予以執行,這屬于硬約束;另一方面應當受到輿論批評等,這屬于軟約束。
在公共生活中,法律與道德各有各的邊界,但又相互聯系,一般來說,法律起到的是底線作用,規定了社會行為的底線,講求的是底線正義;而道德則是對行為規范的廣泛認同,往往高于法律規定的底線,體現了人們對社會行為的更高層次的追求。而近些年興起的城市信用體系似乎介于二者之間,是將道德更具體化了,但在信用法律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又不是正式的法律。
實際上,目前各地所提出的信用分,還都是處于探索階段的階段性成果,至于哪些行為應該納入這個考察體系,相對應的應該給予怎樣的獎勵或者懲罰,其實都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指引。在適用范圍上,也因而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人們常常將這個信用分與征信相混淆,但是在實踐中,征信是一個比較明確的概念,其主要的數據來源是金融領域,其使用同樣主要聚焦在金融領域。而信用分卻不然,目前其數據來源主要是城市公共生活,而城市公共生活又包含著方方面面的內容,國內一些典型城市個人信用分的指標設計主要考慮了自然人基礎信息、社會管理信用信息、品德信息等,具體評分指標項以及相應的權重等,各地都存在差異,也具備一些地方特色。
從信用分的應用場景來看,目前主要有像共享自行車免押租用、圖書館免押租閱以及公共交通、公共事業、衛生醫療等領域。通過將信用分與行政服務中心的對接,可以為具有良好信用等級的居民提供各項信用便民應用。將信用分作為提升便民服務水平的一個手段,這一點當然值得肯定。
但是在擴大信用分使用場景的時候,尤其是涉及懲罰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不能與現有的法律相沖突。
應當承認,隨著信用社會的加速到來,個人信用在全社會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與此同時,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給信用社會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梢灶A見的是,城市信用體系的建設還將繼續推進,而個人信用分在市民的公共生活中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在推行個人信用分建設的過程中,要謹防“過度場景化”的風險。防范“過度場景化”風險,主要需要考慮兩方面問題,一是哪些場景比較適合納入信用分的衡量體系,或者說,個人信用體系主要關注哪些失信行為,像闖紅燈、隨地扔垃圾等這些不文明行為是否應該納入,又應該分別賦予多大的權重等等,這都是在設計信用分體系時應該考慮的問題;二是個人信用分適用于哪些場景,或者說,對信用分低的懲罰可以在哪些方面予以體現,比如用在公共自行車免押資格上就比較合適。
總而言之,城市信用體系的建設具有相當的積極意義,可以期待其將在規范、便利市民公共生活上發揮重大而獨特的作用,但是城市信用體系的建設應當謹防泛化的問題,否則它不僅會因沖撞法律產生法理問題,而且很有可能起不到預期作用,甚而對市民的公共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