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來自中國的水磨昆腔,緣何讓國際戲劇節觀眾稱贊“美不勝收”

由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和上海張軍昆曲藝術中心聯合推出的這場“魅力上海”俄羅斯推廣活動暨實景園林昆曲《牡丹亭》演出,作為開場劇目,拉開了2019契科夫國際戲劇節的演出大幕。

舞臺依水而建,觀眾屏息凝神。花園中奇珍異草、流水潺潺,紗幔、霓裳,次第映入眼簾,笛聲、唱詞緩緩流入耳畔。發端于14世紀中國江南的經典戲劇昆曲,在俄羅斯莫斯科最古老的花園里精彩上演。演出結束后,全場爆發了經久熱烈的掌聲。

600年歷史的水磨昆腔,在異國的園林,征服了現場的俄羅斯觀眾。為什么一出來自中國的傳統戲劇,會成為契科夫國際戲劇節的開場劇目?契訶夫國際戲劇節組委會戲劇項目總監延雅科娃·維多利亞(Tinyakova Victoria)女士介紹,張軍團隊對于傳統昆曲的創新表達打動了組委會,她說:“實景園林昆曲《牡丹亭》仿佛‘一顆純粹的寶石’美不勝收。”

昆曲《牡丹亭》讓俄羅斯觀眾零距離地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領略來自上海文化藝術的魅力。在活動現場,上海城市形象畫冊、講述上海發展的俄文版圖書,以及“魅力上海”創意海報等,受到當地媒體和觀眾的喜愛。

觀眾給予《牡丹亭》經久熱烈的掌聲。
演出結束后,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契科夫國際戲劇節、上海張軍昆曲藝術中心在植物園內聯合舉行了“魅力上海”推廣暨昆曲《牡丹亭》演后交流會。契科夫國際戲劇節總監瓦萊里·沙德林(Valery Shadrin)對實景園林昆曲《牡丹亭》予以高度評價,稱來自上海的江南文化藝術讓人陶醉。沙德林對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此次演出是實景園林昆曲《牡丹亭》繼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法國巴黎拉塞爾圣克盧宮、德國德累斯頓薩克森州立博物館之后的世界巡演第4站。巡演讓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愛上來自中國的江南文化。“傳統藝術一定有它自己存在的價值,來自‘契訶夫國際戲劇節’的邀請正是這種價值的體現,這次相聚莫斯科,我們帶著來自上海的問候,帶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氣韻,為兩國文化交流和向全球傳播昆曲藝術盡自己綿薄之力。”張軍說。

另據介紹,為紀念中俄建交70周年,應契科夫國際戲劇節邀請,上海芭蕾舞團將在莫斯科演出現代芭蕾舞劇《長恨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