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集體崛起,看“有錢”的廣東高校
在國內高校中,廣東高校近年來發展異常迅猛,無論是國際排名、人才引進還是科研成果等,均表現驚艷。
以剛剛公布的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為例,廣東省高校的表現非常搶眼,共有7所上榜,占內地高校上榜比例接近10%,其中有4所進入了內地高校前30強。中山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進入內地前10強。特別是南方科技大學,作為一所創辦時間不足十年的高校,能夠取得如此成績,確實不多見。
此外,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進入內地前三十強,暨南大學、汕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也進入榜單。
廣東高校近年來的集體崛起,成為國內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大亮點。而廣東高校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發展,離不開充裕辦學經費的支持。
2019年4月26日,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全部在其信息公開官網中公布了2019年部門預算。那么,廣東省高校2019年的預算如何,不同高校間有哪些差異,這些差異又反映了哪些問題?近些年來,進步非凡的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更是值得關注,它們在2019年的經費預算方面又表現如何呢?
為此,青塔對廣東省13所已經公布其2019年預算經費的高校數據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從中可以一窺不同高校的經費情況以及發展的重點。
▎廣東部分重點高校經費不菲
近年來,廣東高校不斷甩出大手筆:3年超300億投入支持高水平大學建設,占地5000畝的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總投資上百億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1650畝),各種頂尖名校落戶深圳等,一切讓人覺得廣東高校真有錢。
今年,中山大學預算總數過百億,達到175.17億元,僅次于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位居教育部直屬高校第四位。相比2018年,中山大學2019年預算經費也大幅增加。近年來,中山大學雄心勃勃,不甘“嶺南第一”,希望沖擊世界一流,而剛剛公布的預算經費讓中山大學有了足夠的“底氣”。
同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華南理工大學經費同樣不菲,以70.98億元的預算總數,僅次于中山大學,位居省內高校第二位,在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也可以排進20位。
令人驚奇的是,深圳大學2019年的預算總數達到50億元左右,排在第3名,相較于于華南理工大學毫不示弱。在教育部直屬高校2019年預算經費中,深圳大學能排進第30位,超過了中西部大多數985和211高校。深圳大學近幾年在各類排行榜中快速前進,這或許是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廣州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3所高校預算總數也都超過20億元,相比外省同規模的院校,他們的預算經費無疑要高出不少。特別是廣州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今年的預算數大幅度增加,增幅比例達到30%以上。這項數據都直接體現了這些大學近年來的迅猛發展。
另外,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9年預算總數在10億元以上,而其余3所高校預算總數均在10億元以下。
在年度收入上,廣東省的13所高校格局也并沒有發生太多變化。中山大學仍舊超過了100億,位居第1名。華南理工大學和深圳大學年度收入均在50億元左右,相差甚微。
除了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這2所高校外,其他大部分廣東省高校的年度收入、支出都與預算總數相一致,僅有深圳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的支出費用高出收入,但這些高校在年度收入方面也存在巨大差距。
從已經公布的數據看,除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外,非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比非雙一流高校更“富有”。如深圳大學、廣州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的預算經費都超過了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我們將教育部直屬高校2019年預算數據統計如下(其中統計數據僅包括13所高校,包括教育部直屬高校、廣東省屬高校以及其他地方高校;統計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增長速度較快的學校有南方科技大學和廣州大學,這2所學校增長率都超過了30%。此外,中山大學、廣東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的增長率在25-30%之間。另外,有9所高校增長率在0-20%之間。

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所獲的財政撥款高于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大學獲得的財政撥款也達到20億元以上,這些3所地方高校的財政撥款占預算總數的比例達70%以上,遠高于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此外,除汕頭大學外,其余高校的財政撥款占比也高于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在30%-50%之間。表明這些地方高校的預算總數更多地依賴于財政撥款,而缺乏其他收入途徑。

中山大學的在校人數最多,達到5萬多人,但人均預算經費仍有34萬元左右,僅次于南方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深圳大學的人均預算經費相差不大,但兩者在校生人數相差1萬人左右;其他高校的人均預算經費在2-5萬元左右,在校生人數也都在2-4萬人。

▎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大學科研支出比例高
對于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這4所高校的科研支出項目進行統計,可以發現高校對于科研方面的支持力度。南方科技大學的科研支出費用達到5.9億元左右,占預算總數的20%;深圳大學的科研支出費用為2.4億元,占預算總數的4.83%;而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的科研支出費用分別為2.26和0.64億元,占預算總數的1.29%和0.88%,與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的科研支出占比相差較大。

或許從經費預算這個角度可以看出,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大學對于經費的使用有著自己的風格,會把相當一部分經費用于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的發展上,比如學科建設、科研支出、人才引進等等,雖然經費不如一些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多,但是真正做到了把有限的經費用到了刀刃上,從而取得了不俗的進步。
這也就不難解釋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大學這些年來快速發展的原因,總之,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大學的發展不可限量,可以說是另一種深圳速度。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