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半月談評論:我們的朋友圈,可能需要“滅霸”幫忙
最近,微信上線“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等新功能,引發網友對朋友圈的新一輪吐槽。對于新功能,許多人表示欣賞,也有許多人無所謂,但幾乎所有人都同意,朋友圈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的朋友圈了。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朋友圈不再是朋友們分享生活動態的小天地,而是擠滿了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各種點頭之交,各種微商和賣東西的人,各種連名字都想不起來的人。朋友圈內的關系已經變得復雜而微妙,導致許多人發朋友圈必須三思而后行。如今,仍然堅持在朋友圈發原創的人已經像大熊貓一樣稀少,許多人只是轉發,更多的人選擇不發。
朋友圈需要做“減法”了,這恐怕是微信官方和用戶的共識。用戶開始越來越多地啟用“屏蔽”功能,微信官方也推出了朋友圈“三天可見”“一月可見”等功能。只是,這樣的“減法”還太含蓄太謹慎,遠遠不足以讓朋友圈回到從前那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狀態。可能,我們需要一個“終極大招”,比如“滅霸的響指”來幫忙,讓朋友圈的“非朋友”統統消失,才能庶幾找到一些從前的感覺。
那么誰來充當滅霸這個角色,用戶嗎?其實從技術角度看,屏蔽或刪掉一多半的微信好友并非難事,但是誰能承擔起得罪這么多人的后果?我們畢竟都是良善之輩,像滅霸那樣不計后果地行事,總是存在心理障礙的吧。微信官方能當這個惡人嗎?可能也不敢,畢竟這么多用戶的流量是誰也不能小視的財富。面對朋友圈雞肋化的現實,大家都想改變,但真正動起手來又縮手縮腳,所以只能在小打小鬧的改變和一如既往的吐槽中繼續扒拉朋友圈的一地雞毛。
難道我們就此陷在朋友圈的“死局”中無法脫身了嗎?其實解決的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放下手機,告別屏幕上那些虛擬的社交工具,回到現實的真實社交中去,和朋友們面對面地交流。回歸現實要麻煩一些,要付出交通、時間等成本,沒有躺在床上刷手機那么便捷,但也因此會減少“屏社交”上許多不必要的干擾。既然沒有天降“滅霸”來終結朋友圈的困擾,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恐怕不得不做出自己的選擇,做自身“屏幕社交”依賴癥的“滅霸”。
(原題為《半月談評論:我們的朋友圈,可能需要“滅霸”幫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