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據丨500強公眾號中,有多少圖片來歷不明
數據整理 | 張詩童 周嘉珺
責編 | 沈欣
*特別鳴謝丨小張 樂樂 滿地
為本文提供選題及數據整理思路

在視覺中國事件的風波之后,對圖片版權的合理維護仍然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視覺中國式的利用圖片版權進行“惡意維權”、“勒索式維權”行為固然不當,但另一方面,市場上侵犯圖片版權的行為仍然隨處可見,其中微信公眾號盜用圖片且不標注圖片來源是其中最常見、最典型的一種侵權或不作為侵權行為*。
值得說明的是,公眾號圖片不標注來源并不完全等同于構成侵權,有可能公眾號擁有版權或者使用權但并未標注來源;而對于一些特殊的商業圖片,公眾號標注了來源也同樣可能構成侵權。但標注圖片來源這一行為仍然具有重要性,它不僅代表對圖片來源方和圖片版權的尊重,也有利于讀者辨別圖片中傳達信息的可靠程度。對于媒體而言,信源透明是建立可信度的標志,因此標注圖片來源應當成為公眾號的自覺。
在這一基礎上,我們想了解的問題是:目前微信公眾號中有多少圖片是有來源的?它們的主要來源又來自哪里?為此,我們對微信公眾號中圖片的來源標注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為方便操作與界定,我們的調查針對的圖片僅為攝影圖片,不包括動態圖片和視頻畫面截圖、插畫、表情包或漫畫等。
最后我們一共抽取了25個公眾號在過去一年中共500篇文章進行統計。這500篇文章在過去一年總共發布了3557張攝影圖片,平均每個公眾號發布了142.28張圖片。
由于采取的是系統的代表性抽樣方法,我們有較大的可能從這500篇文章推測出微信500強公眾號的總體情況。


2.無標定信源但留有水印的圖片數:文章中沒有說明來源,但本身留有水印的圖片。
3.標定具體信源的圖片數:文章中說明了圖片的來源和出處,并且來源具體明確的圖片。排除了“圖片來源于網絡”、“圖自百度”等模糊不清的來源表述。
4.圖片的信源種類:我們將標定了具體信源圖片的來源分為拍攝者、圖片供應平臺、媒體或自媒體三種,對每張圖片的來源進行編碼和統計,并且計算各信源種類占圖片來源的比例。其中,同時標注拍攝者和媒體或供應商的圖片,統一記為標注拍攝者。
5.公眾號常使用的圖片供應平臺:在統計中,我們將信源種類為圖片供應平臺的圖片進行了整理,記錄下圖片來源的具體平臺,并對使用這些平臺的公眾號數量進行了統計。


圖片水印可視為是圖片來源方對版權的保護行為。然而在這些公眾號使用的圖片中,未標注來源但留有水印的圖片總計僅372張。哪怕算上這部分圖片,仍有2422張圖片無法查詢來源,占圖片總數的68%。盡管圖片未標注來源不完全等同于侵權,但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絕大部分公眾號標注圖片來源或留存圖片水印的意識水平還相對較低,若是借用他處圖片,則很可能構成侵權。


在標注了信源的763張圖片中,大多數圖片都清楚標定了信源對象。具體來說,有15個公眾號的標定具體信源的比例大于90%,其中14個公眾號高達100%。但平均來看,在標注了信源的圖片中,有約25%的圖片使用了“圖片來源于網絡”、“圖片來源于百度”等模糊不清的表述,難以具體定位到圖片的準確來源。
公眾號標注模糊來源的原因,可能是明知來源卻沒有標注,也可能懶于追查圖片的來源。盡管標注模糊來源好過不標注來源,但仍然稱不上是負責任的行為。無論是哪種理由,都最終造成了圖片具體來源的缺失。


從總體來看,只有兩成標注了信源的圖片是來自圖片供應平臺的。圖片供應平臺使用率較低,大多數圖片還是要來自個人拍攝者供圖或者經由各類媒體提供轉載。
這樣的圖片來源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經過公眾號經營者對圖片版權問題的權衡之后形成。相比于來自供應平臺的圖片,來源于拍攝者個人和媒體的圖片更加“安全”。個人通常沒有精力去專門尋找自己的圖片進行維權,而媒體的圖片往往允許轉載和使用,因此不容易出現公眾號被“碰瓷式維權”行為。


在實際的統計過程中,除攝影圖外,我們也發現許多公眾號使用大量插畫且未標注來源和創作者的情況,但難以確認其是否擁有版權或使用權。
我們的調查的對象具有局限性,并且僅將“標注圖片來源”這一行為作為圖片版權意識的一種基本表現來進行探討,結果僅作為參考而并不等同于侵權行為的認定。但從對公眾號的各項調查結果來看,國內圖片版權意識的提升仍然形勢嚴峻。
*注釋:
1. 不作為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在某種情況下, 負有特定的作為義務而不履行其義務, 并致他人損害。不作為的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行為人應對損害結果負責。(王利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第260頁)
2. 日期與文章的抽樣:如果該公眾號在被抽取的日期當天沒有發布文章,則順延至該日期的前一天。如果該公眾號當天發布了多篇文章,則再次用簡單隨機抽樣抽取其中一篇文章進行統計。如果被抽取到的文章內沒有圖片,則統計被抽取文章的上一篇文章的情況,以此類推。
*參考來源:
1. 新榜-2018年中國微信500強年榜
2. 抽樣工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