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逝世百年,3所高校集體緬懷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4月24日,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中國鐵道學會、中國鐵道博物館在詹天佑紀念館聯合舉辦了“傳承精神 永志緬懷——紀念詹天佑逝世100周年座談會”,并在京張鐵路青龍橋車站向詹天佑銅像敬獻花籃。
消息介紹,詹天佑先生是我國著名愛國工程師,為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在積貧積弱的彼時中國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提升了廣大民眾的自信心。1919年參加遠東國際鐵路會議時,詹天佑先生舊疾復發回國就醫,4月24日病逝于武漢。
國家文物局方面透露,上述會議期間,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授予詹天佑紀念館、武漢詹天佑故居博物館、廣州詹天佑故居紀念館、婺源縣詹天佑祖居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并頒發證書。京張城際鐵路有限公司、京張高鐵設計與建設單位向中國鐵道博物館捐贈了一批與京張高鐵相關的文物和展品。
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中國鐵道學會、京張城際鐵路有限公司、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自然史研究所、內蒙古師范大學、廣州詹天佑故居紀念館、婺源縣詹天佑祖居紀念館、北京市延慶區委宣傳部等單位領導及專家學者,京張高鐵設計和參建單位代表,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湖南媒體《三湘都市報》近日報道:今年4月15日,由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中國鐵道博物館主辦,中南大學承辦的“逐夢京張,追思百年——紀念詹天佑先生逝世100周年巡展儀式”在中南大學鐵道校區舉行,緬懷先生之精神與貢獻。
報道介紹,詹天佑先生是我國鐵路事業的先驅者,是中華鐵路第一人,開創了中國人鐵路自主設計與建設的先河,為我國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1905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筑。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對全線工程提出了“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年奮斗,終于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被外國工程師視為奇跡。
此次展覽通過海報呈現詹天佑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和京張鐵路百年來的逐夢變幻,旨在紀念詹天佑先生逝世100周年和京張鐵路通車110周年,追思詹天佑先生的偉大精神和崇高風范,弘揚奮斗精神,激勵吾輩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奮斗。
中南大學副校長黃健陵認為,紀念詹天佑先生逝世100周年巡展活動在中南大學鐵路園舉行具有特別意義,園中象征著我國鐵路事業蓬勃發展的由我校83級校友捐贈的三輛機車,正如詹天佑先生對于后世鐵道領域之影響見證了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歷程。中南大學作為國務院批準入選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為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培養輸送了大批人才,如有著“天路”之稱的青藏鐵路修建過程中我校輸送了孫永福、黃弟福等優秀校友參與建設,優秀校友曹保剛大學畢業后扎根非洲,萬里之遙撒汗水,飽受贊譽揚威名。
在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南大學于2006年成立了“詹天佑班”,依托雄厚的師資力量、優質的辦學資源、完善的保障體系和完整的課程設置,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工程精英人才。詹天佑班的師生們表示,紀念詹天佑先生就是要學習并弘揚其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孜孜不倦的創新精神和科技興國的愛國精神,承擔起青年一代的責任與使命,把奮斗、創新、愛國書寫鐫刻在祖國大地上。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除了中南大學之外,華東交通大學也在近日舉行了紀念詹天佑逝世100周年緬懷儀式。
據中新網報道,4月23日下午,華東交通大學校黨委副書記肖長春、校學工處副處長王冰雪、土木建筑學院黨委書記李立玲、土木建筑學院黨委副書記龍良華、土木建筑學院學工辦主任兼團委書記閆偉、土木建筑學院團委副書記趙昕宗及土木建筑學院16、17、18詹天佑班學生在華東交通大學校北區詹天佑塑像前進行紀念詹天佑逝世一百周年緬懷活動。
為激勵同學們學習詹天佑愛國、自強的精神,革新、創業的膽略,務實科學的態度,艱苦奮斗的品德,華東交通大學校從2007年開始,在每年新入校的學生中采取公開選拔的方式,組成“詹天佑班”,通過聘請高水平教師授課,以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靈活多樣的培養機制,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著力打造華東交大“詹天佑班”的特色品牌。
舉行紀念活動的還有石家莊鐵道大學。
據科學網介紹,為緬懷詹天佑先生逝世100周年,激勵學子傳承和弘揚天佑精神,勇做新時代追夢人。4月19日至21日,石家莊鐵道大學在北京開展了“傳承詹天佑精神,做新時代京張傳人” 系列活動,為2018級“詹天佑班”35名學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教育課,使學生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