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不劇透,是觀影禮儀也是分享禮儀
電影《復仇者聯盟4》公映后,有關劇透的話題熱了起來,一篇《不是開玩笑,誰劇透<復聯4>我舉拉黑誰》的文章,表達了堅決拒絕接受劇透的立場。好在,這個觀點沒有“撕裂朋友圈”,絕大多數人都反對劇透,同時也覺得,看完作品不劇透,是對后來觀眾的一種尊重。
在不接打電話、不踢前排座椅、不邊看邊聊天等“觀影禮儀”中,不劇透是新近被加入的。在此前,劇透雖然也會讓人反感,但還未像現在這樣,形成“人人喊打”之勢。前幾天《權力的游戲》第八季播出時,也頻繁有人提醒劇透愛好者,不要在公開平臺發表劇情關鍵信息。
反對劇透,是“迷影文化”進一步擴大影響的表現,當影迷群體由小眾聚集變化為大眾群體,劇透便不再是小圈子范圍內的花邊話題,而成為影響到他人感受的冒犯行為。一定程度上,劇透可以被歸類于“個人素質”行列,成為評價一個人是否具備關照他人能力的標準之一。
不乏有人認為,自己花錢買票看了電影,自由發表觀點是自己的權利。從消費的角度來看,這個說法的確成立,但從他人利益的角度看,難免有自私的成分。針對電影的言論自由,應該把劇透單列出來看待,可以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演員表演的優劣、技術層面的高低,但當涉及劇透時,還應盡最大可能地有所控制。
據說現在網上已經有了這種服務:為了滿足喜歡劇透的影迷的需求,可以象征性地交一點錢,獲取被拉入群的資格,在這個群里,每個人都可以敞開劇透,盡情交流,沒有限制。不知道這樣的“生意”有多少人愿意支持,但從劇透愛好者的心理層面分析——劇透追求的就是尋找一種“先睹為快”的優越感,展示的是對“稀缺信息”的擁有權,如果一個群里都是劇透愛好者,恐怕劇透反而會變得沒意思起來。
當然,劇透愛好者也不是孤立無援,有一種聲音認為,“好電影不怕劇透”。這種觀點的支持者,包括《銀河護衛隊》系列的導演詹姆斯?古恩。他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如果一部電影可以被劇透給毀了,那么那就不是一部佳作。我(也)反對劇透,不過研究顯示,劇透對于觀眾的觀影娛樂效果影響有限,如果有的話(有時候甚至會提升一部好作品的觀影效果)?!眹@劇透,甚至產生了專業術語“劇透效應”,來自美國心理心理學會的研究稱,提前知道劇情,并不會毀掉看電影或者電視劇的體驗,反而在知道劇情后,會提升觀看的感受。
劇透支持者,常以《云圖》《盜夢空間》《記憶碎片》等電影為例,來證實“好電影不怕劇透”。對于“燒腦電影”,劇透是件困難的事,自然是不怕劇透的,而對于以營造氣氛、烘托共鳴的電影,劇透難免會破壞情緒。整體來說,是否怕劇透,因人而異,因片而異。
除了會遭受到一些譴責,劇透并不用承擔其他責任,這是劇透沒法得到禁絕的原因。但既然如此眾多的觀眾反對劇透,本著關照他人的原則,還是要謹慎為之。同時,也不必對劇透者上綱上線,再給“觀影禮儀”的全面普及一點時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