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特寫|鉆石聯賽上海站十年,講述中國田徑的好故事
十,在中國傳統文化里的意義,不言而喻。
而當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上海站走到了它的第十個年頭,十這個數字承載的所有意義,似乎都和這項賽事十分貼合。
“經過十年辦賽,它不僅見證了中國田徑運動員的全面提升,也為中國田徑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裁判和賽事管理者?!弊鳛閲H級裁判,呂季東教授在過去十年里擔任著這項賽事的總裁判長,也看著這項賽事一步步走來。
“可以說,它對于推動田徑在上海乃至在全國的普及和推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strong>

我們陪著劉翔一起哭
鉆石聯賽上海站的前身,其實是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在圈內人口中,那曾是一項“專門為劉翔量身打造”的國際賽事。
那些年,“飛人”正值巔峰期,他在黃金大獎賽上收獲的2金1銀1銅,就是他帶領中國田徑站上世界舞臺的縮影。
隨后,當賽事在2010年正式成為鉆石聯賽上海站,劉翔卻傷病纏身。不過,當時的這項新賽事卻因此見證了一段“涅槃重生”的故事——2012年,正是在上海的這條跑道上,那個氣溫驟降的雨夜里,劉翔跑出了12秒97的賽會紀錄。
遺憾的是,天賦和才華最終也敵不過歲月和傷病。
在家門口的鉆石聯賽舞臺上,劉翔抹著淚留下了那句,“面對對手時,我從來沒有退縮過,逃避過,害怕過,始終盡我所能去努力,去挑戰,去拼搏?!?/strong>
那一夜,45000名觀眾涌入了上海體育場,陪著劉翔一起哭。
“劉翔是這場比賽的標桿,是不容替代的。但是我們希望更多觀眾能夠在劉翔離開后去關注越來越多優秀的田徑選手?!?/p>

他們成了時代的主角
從2011年參與到鉆石聯賽上海站的管理和籌備工作至今,現任職賽事方上海久事體育賽事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運營協調部主任助理黃非就一直是賽事的主控之一。
他記得,在2014年之前,賽事團隊就已經將其定位為“后劉翔時代”,試圖通過各種方式擺脫對劉翔的依賴,這其中就包括賽事的宣傳海報上,僅以剪影來替代具體的運動員形象的露出。
那段時間,中國田徑也在經歷著缺少明星的空窗期。
“我們確實也焦慮過?!秉S非回憶,那幾年的鉆石聯賽的上座率確實會受到劉翔參賽與否和表現好壞的波動,但即便劉翔退役后,賽事也沒有因此變得門可羅雀。
2013年,在鉆石聯賽上上海站沒有劉翔的第一年,24歲的李金哲跳出了當時的世界最好成績,贏得冠軍,而張培萌則在200米中打破了塵封17年的全國紀錄。
2014年,劉翔的師弟謝文駿擊敗了多位奧運會和世錦賽冠軍奪冠。
2015年,呂會會在劉翔的退役儀式當晚,創造了賽會紀錄。
2016年,中國田徑新銳高興龍在腳踝受傷的情況下奪冠。
2017年,蘇炳添一騎絕塵,戰勝眾多日本飛人,奪下百米冠軍創造歷史。
2018年,蘇炳添再次出戰100米,并且再次跑出了10秒05的賽季最好開局……
至此,“后劉翔時代”這場賽事的新主角就此誕生,而在蘇炳添身旁,鞏立姣、呂會會和薛長銳也在分享著掌聲和吶喊……
“我很高興,在這些年里能看到越來越多中國田徑運動員成為這項賽事的主角?!?/p>
今年3月底,當賽事總監范蘭根女士來到上海時,她給出了這樣的評價。而這番對于中國運動員在鉆石聯賽上海站表現的肯定和贊揚,其實正是中國田徑在“后劉翔時代”的崛起和成長。

“有的時候,真和打仗一樣”
“賽事不再聚焦在一個運動員身上,越來越多的觀眾也愿意買票來觀看比賽。此外他們還會關注裁判的判罰、新裝備的使用,甚至是田徑的技戰術。”
這是黃非在與澎湃新聞記者交談時,說起的這十年變化給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用他的話說,“這項賽事已經從曾經略顯單調,到現在成為大型高端并且能夠讓觀眾全情融入的一項賽事。”
改變的原因很簡單,除了頂尖運動員激情四射的比拼和表演,最大的進步在于賽事細節。
“從賽場器材的設置到觀眾席的安排,從安保的布置到志愿者的配合,大到整個比賽的流程,小到中式和西式餐飲的分配,甚至是一個水杯的放置,全部都必須做到沒有偏差?!?/strong>
而這一切都要在將近半年的籌備期中完成,并且要接受鉆石聯賽國際團隊的各種跟進和檢驗,對于久事賽事來說,“有的時候,真的和打仗一樣。”

細節,屬于這支團隊
黃非還透露了一個細節,那就是差不多十年前,國外團隊要提前兩周來到上海,然后要求從“兩周倒計時”計劃表開始接受監督和驗收,“但是現在,他們差不多提前5天才來上海,主要就是負責聯絡一些國外經紀人,并且向國際田聯提交比賽項目流程,其他他們都很放心了。”
外國團隊的放心,源于團隊對于細節的近乎苛刻。
一年前,為了設計出最合理的運動員出場大門投影程序,他們在賽前一夜還在通宵修改,最終拿出了一套令外方團隊都相當滿意的設計方案。而為了更好地安排賽事流程,作為團隊核心,黃非還特意在2013年考取了國家一級裁判證。
正是因為這份情感的投入,久事賽事的運營團隊在鉆石聯賽十年的時機,又加入了更多能夠提高比賽質量以及有助于觀眾觀賽的新技術。
其中就包括田賽上的圖像測距技術,它比原本的激光測距更精確,而這將是鉆石聯賽在亞洲的第二次使用,目的是為了明年的東京奧運進行測試。還有徑賽上的運動員芯片,可以在每100米顯示運動員的名次、時間和數據,更有利于觀眾觀賞中長距離的比賽。

“我們選擇了中國品牌”
“如果說原來我們只是想著辦一場比賽,那么現在,我們把他當做一個產業在培養。”
的確,從賽道的細節就能一窺便知。
“我們做過兩版預案,如果用進口的跑道,按照上海今年的陰雨天氣,現在可能還鋪不完。但是國產品牌在接到訂單后,立刻趕工,在3月份就完成了主體鋪設?!?/p>
讓黃非感到欣慰的是,他和團隊成員的堅持,最終換來了國際田聯一級跑道的認證,“之前使用了十多年的跑道,也只有二級認證?!?/strong>

賽事助推中國裁判水平
中國的品牌在鉆石聯賽上海站得到了認可,中國的大眾運動愛好者也能在這個舞臺找到展現風采的機會。
從幾年前開始,鉆石聯賽前一周的系列賽事就鼓勵國內的大眾跑者加入其中,不管是長距離的比賽,還是時下最新的混合異程接力,或是今年新推出的“2019迷你鉆石賽—業余公開賽”,這些比賽的目的都是鼓勵更多人參與到田徑賽事之中,然后讓他們能夠有機會站上國際賽道表演墊場賽。
“這對于青少年田徑的普及和發展絕對是非常好的作用?!睆?007年開始接受這項賽事的裁判工作,呂季東教授作為總裁判長見證了從黃金大獎賽到鉆石聯賽的蛻變,“其實這項賽事對于中國田徑還有一項幫助,那就是加快了中國田徑裁判的國際化水平。”
呂季東記得過去幾年,裁判和運動員在溝通中的一些障礙,曾經造成比賽判罰和申訴中的一些不便,這也促進了裁判外語能力的加強和進步,“我們現在致力于后備年輕裁判的培養,其中口語好的裁判,我們回去重點培養,幫助他們在國際賽事中成長?!?/p>
成長和傳承,是鉆石聯賽上海站走到第十年所沉淀下來的精髓。
許周政,作為中國短跑的年輕一代,或許對于這項賽事的成長最有發言權。他曾今是場邊的一名觀眾,在2009年見證了蓋伊的9秒69,如今,他帶著當年那份觀賽的感動成為了一名百米飛人。
“這是一種夢想成真的感覺,鉆石聯賽激勵了我不斷去挑戰自己,去爭取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已經以接力成員的方式站上這個舞臺,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夠單獨在鉆石聯賽上跑一槍。”
“它的意義遠不止于比賽,他承載了中國田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strong>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