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3年她每天拍下自己做的菜,全是無法割舍的杭州味道

即將到來的5月,杭州將舉辦“知味杭州”亞洲美食節,其中,有一個關于美食的影展——“尋味亞洲”影像展。
在影像展的準備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尋找有關杭州的味道。而這個味道,在快拍小友“溢齒留香”的《老底子的杭州味道(春夏秋冬杭幫菜)》這本書里,找到了。
“溢齒留香”是地道杭州人,2006年開始,她堅持每天發布自己做菜的文章,之后,又開始用攝影,記錄她嘗到的菜和親手制作的菜。
現在的 “溢齒留香”,是一位美食專欄作者,也是旅游達人和攝影師。
“溢齒留香”小時候就住在西湖邊,每到周末,就會和小伙伴一起爬寶石山。也會和小伙伴一起在西湖邊的少年宮學自行車,或是在湖邊采野花野草、摸螺螄、釣魚蝦。還有逢年過節時,家人都會特別隆重對待“吃”這件事,無論端午清明立夏,都有每個節日的食物,到了春節,更是擺滿了糟肉、蝦油雞、醬鴨、醬肉……她所居住的大院里,還一排排曬著白菜和一缸缸用腳踩制的冬腌菜……
“溢齒留香”說,這些兒時的記憶,都是無法割舍的杭州味道。“時光可以改變,不變的是對美食的那份記憶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
在出版的這本書里,“溢齒留香”以春夏秋冬四季分類,里頭除了美食,還有媽媽的味道,還有家的味道。
其實,這就是杭州老底子的味道。
▌春

春暖花開的時節去郊縣踏青游玩,可以看到大片青綠色的草子,圓圓點點的嫩葉在陽光下散發出清新的氣息。在田里干活的老農說,這種野菜就是杭州人俗稱的草子,可以趁著開花前,采來做菜吃。以前生活困難時期,這些野菜就是平民百姓的救命菜,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吃膩味了,換換口味吃些野菜,既健康又能豐富自家餐桌。

茶香菜是杭州龍井茶對美食界的一大貢獻,用龍井茶做菜具有清新可口、去油解膩的獨特作用。著名的杭州菜龍井蝦仁就是用龍井茶和蝦仁制作的,講究的是蝦仁嫩白,茶芽碧綠,食后清口開胃,滋味獨特,在杭州菜中堪稱一絕。不過制作這道菜對于新手來說有一定難度,我這里教大家一道簡單的茶香雞翅,用龍井茶與雞翅搭配,既有濃郁茶香又香酥可口。

杭州的河鮮魚蝦很多,春天里本地的貝類小水產黃蜆兒最是肥美,價格也很實惠。老底子杭州人都是吃錢塘江的黃蜆兒的,菜場里也有賣的,價格便宜、味道鮮贊。和螺螄一樣,黃蜆兒也是市井人家喜歡的小河鮮,味道比螺螄更鮮美。

二月,空暇時去龍井、梅家塢等農家山村游玩,在茶園田埂和房前屋后的池塘水溪邊轉轉,除了常見的馬蘭頭、薺菜,還可以見到一叢叢細細長長綠色的野蔥,杭州人稱它為胡蔥,比一般的小蔥更細更長,挖出來,可見到下面圓圓的蔥頭,蔥香濃郁。洗干凈后加上鮮嫩的春筍,與雞蛋同炒,頓時香飄滿屋。
▌夏

杭州的夏天真是越來越熱了,會讓人胃口不開,不想吃飯。我媽在夏日總會炒一大碗鮮香濃赤的八寶醬丁,里面的食材也都是家常時鮮菜,有清甜的豌豆和青紅椒,有鮮香的香菇和茭白,還有嫩滑的蝦仁和香脆的花生米,有時也用豆腐干、筍丁等,配合成八樣食材,五顏六色煞是好看,吃起來也很有嚼勁,混合著濃郁的醬香,讓人胃口大開。

夏天到山林避暑,農家山后的小竹林,偶然就會發現細細長長的野筍。這野筍是做美味筍干的原材料,新鮮野筍和辣椒、雪菜同炒也別有一番清鮮滋味,是下飯好菜。我常常跟著老農一起去竹林里采挖。這野筍剛從竹林里挖出來時,還帶著竹林的新鮮勁兒,自然生長無污染!

杭州的夏日,風景最美的當數碧波蕩漾的荷塘。這個時節新鮮的蓮藕、蓮子和水生植物菱角也就成了最時令的家常主菜,西湖邊和街巷里時常看見有人在叫賣,我也經常買一些回家大飽口福。做一道解渴潤肺、清涼去火的荷塘小炒,讓夏日荷塘的清新涼爽回味于心。

老底子,一到夏天,杭州很多人家門口的小院子里就掛滿了葫蘆、絲瓜、南瓜……一方面美化了環境,另一方面這些瓜果蔬菜也成了每家夏日隨手可摘的美食原料。
我對南瓜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它全身都是寶!南瓜可以煲湯、蒸煮、炒菜,南瓜藤和南瓜葉可以炒著吃。南瓜花也是一種美味,有花托的是雌花,不能采,會結南瓜的;沒有花托的是雄花,可以采,花點時間做了一道外松里香的釀花菜南瓜花荷包菜,味道真是出人意料的驚艷。
▌秋

西湖盛產蓮藕,每逢夏秋之際,蓮藕就成為杭州人家餐桌上常吃的菜。杭州的知名甜點蜜汁糯米藕正是以蓮藕為原料,將糯米灌入蓮藕中,配以香甜的桂花醬,口感清甜,香氣濃郁,味道獨特,特別受歡迎。杭州人喜歡吃藕,不僅因為它口感清脆,有清熱涼血、滋陰潤膚的作用,還因為蓮藕內部全是洞洞,寓意路路通。

西湖的蓮藕一般是不拿出來賣的,主要用于觀賞,要吃白嫩脆生的蓮藕必須上各大農貿市場和超市。在我們家,會把藕和肉末夾在一起,放入油鍋里炸成藕夾,外脆里鮮,既可以當下酒菜又可以當零食,是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美味小食之一。我記得小時候家里每次做好藕夾,總是等不到上桌,就被幾個嘴饞的小家伙偷吃了,所以我媽每次都會多做一點。

每逢中秋佳節,杭州人的餐桌上就會有傳統家宴菜大閘蟹。一般家庭以清蒸為主,用姜醋汁蘸食,要的就是原汁原味。想吃得精致些的,可以把蟹肉挖出來,做道好看又好吃的南宋名菜—蟹釀橙,蟹鮮橙香,造型優美,會給家里的中秋餐桌帶來一份驚喜。

杭州的秋天不僅美在北山街上金黃的梧桐葉,也美在大街小巷片片楓葉紅和點點銀杏黃,更美在滿城飄香的桂花雨里。每逢節假日,我就喜歡去“滿隴桂雨”吃農家菜、聞桂花香。在農家院里,除了必點桂花藕粉和栗子燒雞外,我還喜歡那碗香甜軟滑的桂花糖芋艿,用杭州本地的紅梗小芋艿為主料,用紅糖和桂花調味,我常常會忍不住多吃一點。
▌冬

杭州人在年里年后,總喜歡吃一道清爽解膩的小菜,這就是如意素八寶,里面的八樣素菜顏色各異,賞心悅目,營養豐富,鮮香爽口,取吉祥如意、恭喜發財之意。

小時候每到天寒地凍的日子,我媽總要端出一小袋圓圓的黃豆,倒在盆里浸泡,然后買回家一些肉皮,先刮去皮上的豬毛,再切碎和黃豆一起煮,一直煮到黃豆和肉皮酥爛,湯色濃白,再倒入一個大砂鍋里放涼,凍一晚,就變成了我們家的美食——黃豆肉皮凍了。

小時候每到冬天,我家大院里的墻腳邊或長長的竹竿上就曬著長梗白菜。那時候,幾乎家家都會腌白菜,有時還會放些小蘿卜、辣椒一起腌。小孩子嘴饞,就會自己去缸里挖一棵蘿卜出來,和冬腌菜一起拌著芝麻油吃。現在,已經很久沒見我媽腌菜了,只有每年年底我公司同事在郊區的老家里的那一缸腌菜,總讓我們這些吃貨記掛。

我一直認為筍和肉是絕配,肉因為筍的加入變得更鮮香,筍因為吸收了肉的油潤更入味。老底子的杭州人將這兩者的搭配發揮到了極致,發明了這道濃香油潤、解饞下飯的臘筍燒肉,我認為其美味絕不亞于梅干菜扣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