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 +11535
維權奔馳車依法能否退換、退還是換?律師、學者觀點“打架”
此前一周,澎湃新聞持續報道“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一事,至4月16日晚,該女車主和西安利之星方面達成換車補償、退還金融服務費等和解協議。
該車是否達到了換(退)車標準?國家《三包規定》又是否存在不合理?
對此,知名法律學者朱巍和上海金茂律師事務所楊紅良律師對澎湃新聞給出了不同的觀點。朱巍表示,若該事件走訴訟途徑,是完全有可能達到(退還車)效果的,而且效果可能會比現在要更好。
而楊紅良卻認為,車主要求退回“金融服務費”及“退換車”的訴求單從法律來看難以得到支持,即“她會敗訴”。
觀點一:“《三包規定》對消費者不合理”
4月18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朱巍公開發文稱,奔馳中國總裁對西安奔馳女維權事件“不能單從法律,應從情感訴求理解客戶”的回應“缺乏基本法律常識”。
稍早前,澎湃新聞報道,奔馳中國CEO倪愷曾在某公開場合對西安奔馳女子維權一事發表意見,他稱“換我遇到這樣的問題,也不僅僅只是更換發動機”,并表示對客戶不能單從法律角度理解,更要從情感訴求去理解。
朱巍指出奔馳總裁所謂的“法律”指的是《三包規定》,此說法規避掉了包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合同法》等高位階的法律規定,讓消費者依法理直氣壯的維權,變為低三下四基于道德的乞憐。
20日下午,朱巍向澎湃新聞表示,“若此事走訴訟途徑,是完全有可能達到(退還車)效果的,且效果可能會比現在要更好。”
他解釋,如果交付的產品不合格,按《產品質量法》規定,其將“修、退和換”三個并行,消費者可以進行選擇,而按《合同法》規定,4S店未交付給車主質量合格的產品,即交付不合格,合同無效,因此也是可以退貨的。
他同時表示,若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不好說”。因為該法律下消費者是可以退,然后才是維修,但“退”有前提條件,即要按照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這里的國家規定就可能連接到了《三包規定》上面,而根據此規定,消費者出現發動機漏油需要兩次修理還沒修好的,才能免費更換或退貨。
此外,朱巍還在發文中具體指出,三包規定中家用汽車只有在60日或3000公里內對轉向失效、制動系統失效、車身開裂、燃油泄露、電池起火或絕緣失效這些情況下免費退換貨,是不合理的。
“這些對消費者而言都是致命的缺陷,一旦出現,消費者連命可能都丟了。”他說,并認為此規定是“4S店的保護傘”。
觀點二:“三包是一種‘平等的保護’”
針對上述朱巍觀點,上海金茂律師事務所楊紅良律師向澎湃新聞表示,他個人傾向于認為車主要求退回“金融服務費”及“退換車”的訴求單從法律來看難以得到支持。
他表示,該事件的焦點是發動機漏油是否導致車主獲得了合同解除權。依據《合同法》規定,該車主無法退回金融服務費,也不會得到換車的結果。
對此,楊紅良律師提出了三點理由。第一,從合同無效的角度來看,他認為《合同法》對認定合同無效規定了較苛刻的條件,關于“金融服務費”的合同能否解除,關鍵看是否違反了所謂“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而現有法規下,這樣的規定還難以找到。
第二,從撤銷合同的角度,他指出目前來看奔馳事件中不存在“欺詐”、“脅迫”和“顯失公平”的情形。客觀事實是該車主的確簽署過墊資服務合同,從法律角度來說,就不能認定為“不知情”。他表示“可能是車主簽了字但根本沒看內容,但法律只能認定其知情”
此外他還表示,從解除合同的角度,本案中主要涉及是否存在“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情形。商家收取“金融服務費”并不導致這個后果。
而關于車主是否有權退換車,還是要看車主是否有權解除購車合同、認定合同無效或者可撤銷。
根據上述同樣思路,他認為車主難以解除合同,也難以通過司法程序認定合同無效或者可撤銷。
楊紅良指出,根據《三包規定》,該女車主的情況也不在退換車范圍,因為規定是要發生“燃油泄漏”,但實際是發動機漏油,兩者不同。
而對于《三包規定》是否合理楊紅良也有和朱巍不一致的觀點。
他表示國家《三包規定》的確對退換車設定了較高的條件,但這其實也是一個“平等的保護”。
楊紅良律師向記者解釋,汽車行業比較特殊,尤其對二手車市場來說,因此若退換車的標準過低的話,也許是不公平的。
他表示,類似情況對車主來說,意味著“車修過”或其“感覺”不舒服,但對商家而言,退車或換車就意味著該車屬于二手車,即使車輛很新,其市場價值也會大幅度降低。“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律規定不允許退車,從這個行業來講只是一種平等保護的需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这个律师说:退车对卖车的损失很大,那请问,不退车对消费者的损失就不大吗?
这个律师说:退的车,即便很新,但是价值也会掉很多,所以把退车的门槛定的高。那请问,买了新车马上就修,这个:即便很新,但是价值也会掉很多的情况,对消费者的损失就不大吗?
说的都不是人话。
消费者保护法,就应该保护消费者,而不是用来保护提供不良产品的生产者的。
生产者不提供合格产品,破产也是应该的。
同样,轿车有售前和售后的责任,如果汽车问题是售前,不管是厂家问题还是经销商问题,就应该换货或者退钱,如果是售后,消费者操作不当引起,是另外的回事,就应该维修。